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劳动者周末 > 正文

专题

2017-01-05 作者: 来源:

  北京铁路局职工京剧团
  让职工学点东西  为企业做点贡献
  □本报记者 于彧
  上周四,北京铁路局党校内热闹非凡,“最美京铁人”颁奖演出排练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排练中,伴随着锣鼓点密集响起,节目《京剧串烧》登台亮相,北京铁路局京剧团的8位铁路职工用精湛的表演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今年53岁的田胜强是京剧团的负责人,作为北京铁路局沧州车务段干事,他常年活跃在局内职工文化创作中。由于出身京剧世家,受家庭环境的影响,田胜强从小就表现出京剧天赋。在父亲的指导下,他4岁开始基本功训练,8岁就登台演出了。后来参军还去过战友京剧团和中国戏曲学院“拜师”。虽然从部队转业后田胜强来到铁路工作,但他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的这个爱好,在工作之余仍坚持练习。每天要拿出2小时来练功,无论工作多么忙碌,从未间断。多年来,田胜强在京剧领域的耕耘让他获奖无数,“全国十大名票”“火车头职工艺术家”“北京市职工艺术家”……一本本证书和一个个奖杯摆满了田胜强家中的书柜。
  作为个人,田胜强在耕耘艺术的过程中载誉无数。作为干事,他也想为单位发挥自己的特长。“于是就想建立这么一个局内的京剧团,一方面能给单位挣点光,另一方面有这么一帮同事一块玩,大家也都挺高兴的。”田胜强告诉记者成立京剧团的初衷。
      2015年,田胜强向领导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在得到认可后北京铁路局职工京剧团便进入了筹备阶段。目前,该京剧团共有团员20余人,这些职工有客运员,有检票员,可以说来自各个岗位。虽然水平参差不齐,但对国粹的追求都满怀热情。田胜强便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为这些职工做指导,帮助他们成长。从微信群中言传练功走台步吊嗓子,到有活动大家聚到一起的时候亲身点拨,田胜强在京剧团的建设中下了大功夫,“因为大家是来自五湖四海,平时都有各自的工作生活,能有机会凑在一起真是挺不容易的。”
      虽然有种种困难,但是团员们的认真也让田胜强很感动。“演出中什么样的情况都可能发生,身体不好、出现伤病什么的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但不管什么样的情况他们都会坚持演出和排练。”
  在京剧团成立的短短两年来,已经进行了二十余场演出,工地里、列车中、舞台上,但凡有铁路职工的地方,都活跃着他们的身影。他们的演出不仅丰富了铁路职工的生活,也为紧张的工作带来了一丝欢愉,更让他们坚定自己作为铁路人的自豪感。
  “我是一个铁路人,满腔碧血映丹心,更有巍巍雄心在,铁打的双肩两昆仑。”在记者采访过程中,回忆起团队第一次登台表演的作品,田胜强仍然记忆优新,现场为记者唱起了当时的唱段。“以前的演出一般都会结合职工工作创作,在这次‘最美京铁人’颁奖演出中我们打算回归传统,所以做了一个《京剧串烧》的节目。”田胜强告诉记者,这次演出职工们将把京剧《穆桂英挂帅》、京剧《秦香莲》、河北梆子《大登殿》等传统戏曲选段串在一起,“从排练的反响来看,大家对传统戏是认同的,对我们的表演也是喜爱的。”田胜强说。
  “我们组建这个团队主要就是想让喜好京剧的职工们能够学点东西,也为企业做点贡献。只要职工们喜欢,企业满意,我们这个团队就是有意义的。”田胜强说道。
 
  北汽集团职工艺术团
  一个跪的动作要练几百遍
  □本报记者 马超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用来形容北汽集团职工艺术团是再恰当不过了,艺术团自2011年成立以来,拥有舞蹈队、声乐队和民乐队等多支队伍,完成了一场又一场演出。
  “大家辛苦了,咱们再来一遍。”舞蹈排练厅内,北汽集团职工艺术团舞蹈队队长杨永青带领着队员们一遍遍地排练。
  杨永青总爱说“大家辛苦了”,可不知道自己最辛苦。杨永青已有二十余年的舞蹈生涯,本身就患有腰肌、颈椎等疾病。为了让舞蹈作品完美呈现在观众眼前,为整场活动添彩助威,杨永青带着队员们反复练习、创编舞蹈动作,不断加大排练强度。一次训练中,杨永青颈椎出现严重不适,无法低头,不能扭动,医生建议不要做任何大幅度的活动,但杨永青仅仅休整了半天后,便带着颈部推升装置重返训练场,继续跟队员们一起排队形,编动作。
  艺术团舞蹈队成员是来自北汽集团各个单位的职工,都是在完成日常工作的情况下,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训练,为此牺牲了不少陪父母、家人、孩子的时间。北汽职工艺术团舞蹈队90%的人都是非舞蹈专业的,他们一个简单的跪地动作都需要练几百遍,队员们的膝盖都是青一块紫一块的。
  有好几位队员已为人母,来自鹏盛物业的侯雪微,孩子发烧住院输液,自己因排练却无法陪在儿子身边。晚上回家后,看着熟睡中小脸通红的儿子,她眼含泪水默默地说:“是妈妈不好。”在一次演出前两天,队员王潇颈椎出现不适。白天去医院检查,晚上九点多又赶到排练厅继续排练。由于颈部不能转动,她只好含泪放弃了参加《镰刀舞》的排练。可是她参演的另一个节目《快板舞》由于需要背诵大量的台词,临时更换演员根本不可能,王潇对队长说:“没关系,我会保护好自己的,不能因为我一个人的原因让我们的节目质量大打折扣。我们是北汽人,我们的北汽精神永远都在。”随后她完美参演了《快板舞》。
  舞蹈队队员如此,声乐队队员同样敢拼。《红旗飘飘》女歌手——北京现代的吴丹,在录音前一天就表示胃部不适,但她没有请假,坚持带病去录音现场完成录音。第二天上午去医院检查胃病,并被告知有炎症,需要服药调养,注意休息。即便是这样,吴丹也没有一次缺席北汽集团安排的彩排以及其他任务安排,让声乐队成员都深受感动。
  北汽集团艺术团声乐队的成员同样来自北汽集团各个单位,他们都散落在北京的各处,每一次排练,每一次彩排,他们都需要克服种种困难,从北京各地来到北汽基地。每一个音符都在严格的要求下完美发出,给观众带来了良好的听觉享受。
  在北汽第三届文化节的闭幕式上,一曲《神话》惊艳四座,余音绕梁,赢得阵阵喝彩。这是北汽集团职工艺术团民乐队成立以来的首次亮相,也是对传统民乐的全新演绎。
  由于民乐队成员来自各个单位,且都不能耽误日常工作,因此合练都定在周末时间。但大家都自觉克服困难。
      住在市区的职工自己解决交通问题,不惜扛着乐器往来奔波几十公里坚持训练。这些都是源自于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对民乐队前景的憧憬。
  舞蹈队、声乐团、民乐团……一个个队员的付出,换来了一场场北汽一线职工的完美视听享受。北汽职工艺术团展现了北汽员工不同寻常的风采,提升了北汽集团文化品牌软实力。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