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2016-12-30
作者:
来源:
耿昕然
首开集团方庄物业公司客服主管
用心工作才能收获肯定
□本报记者 孙艳 文/摄
心
“没想到,当兵的时候学着玩的方言,工作第一年就派上了用场。”耿昕然是首开集团方庄物业公司第十分公司客服主管,1992年出生的她,去年8月份才来到方庄物业。
经过系统培训后,今年年初,她和同事被临时派到贵阳的一个花园洋房项目,为业主办理交房、入住手续。在办理现场,一位70多岁的老人拄着拐杖,操着一口当地方言,情绪激动地说着什么。现场都是北京来的工作人员,大家正茫然听不懂的时候,耿昕然和战友们学的方言派上了用场。
原来,每家每户从主干道进入到花园洋房内的一段四五米长的路是鹅卵石铺就的,这位老人腿脚不方便,走鹅卵石路很费力,因此拒绝收房,这已经不是老人第一次找到物业了。他找过开发商,开发商认为不是自己的责任,他又找到物业,由于情绪激动加上方言浓重,工作人员以为他对小区内所有的道路都不满意,要求重铺,而没有答应。
这次,经耿昕然一翻译,大家才明白,原来他要求的是家门前的一小段路。物业经理当场答应,给他换成同样颜色的瓷砖,既不影响整个小区的美观,又让老人能方便行走。
“一定要用心。对工作用心,用心倾听业主的诉求,这在物业管理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虽然参加工作时间短,但耿昕然已经总结出了工作技巧。
回京后,她被分到了房山区的北京理工大学家属楼项目。这个项目业主都是老师,很多老师长期在城区居住,很少时间回到房山的小区居住,每次到物业费的收缴季节都会让物业人员很头疼。
一次聊天中,耿昕然提出能否到老师们课程更多的本校区,上门服务,倾听他们对物业的建议和意见,以此促进物业费的收缴。经过物业经理和校方的协调,这真的成为了现实。校方为他们安排了一间办公室,还发布了通知,老师们可以在休息时间,随时来。谁家墙面开裂了,谁家下水不太通畅,谁家房子里边的纱窗不太好用等等,耿昕然和同事们把反映的问题都记下来,并约定时间,上门维修。
对于一些年龄大的退休老教师,她们也会上门倾听意见。“你们的服务挺好,我就是腿脚不好,现在不怎么过去了。既然你们来了,我正好把钱交给你们。”一位老教授当场说道,耿昕然记忆犹新。
上门服务获得大家的认可后,她们又开发了上门收费。今年9月份,耿昕然被提升到客服主管岗位。不仅领导看到了她的进步和能力,她的小伙伴们也感受到了。“以前跟你说话,你一着急就打断我,现在踏踏实实地听我说,然后有条理地帮我分析。”耿昕然告诉记者,她的一个发小这样说过她。
“虽说我是90后,在家里是比较受宠爱,有时候缺乏耐心。但工作以后就不一样,我们是服务行业,业主们需要得到好的服务,我需要倾听,只要业主肯把问题讲出來,就一定有办法解决。”耿昕然说。
刘杨
中建三局正大侨商项目技术总工
施工速度快
前提是技术要精
□ 本报记者 马超/文 通讯员 黄凯/摄
快
“2016年,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我们做到了施工速度快!”提及2016年的施工,中建三局北京公司正大侨商项目技术总工刘杨这样说。
刘杨今年38岁,高级工程师。他身上有着诸多“光环”:住建部执业资格注册中心专家、国家建筑师管理委员会专家、中国建筑业协会调解中心成员、《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编委、全国注册建造师资格考试用书《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副主编等。
正大侨商项目地处北京CBD核心区,工程总建筑面积31.6万平方米,地下6层,地上两栋45层塔楼及裙房,建筑总高度238米。在CBD核心区施工,场地狭窄,技术创新势在必行,作为项目技术总工,刘杨常常琢磨技术引领施工。
2016年,刘杨和他的技术团队在正大侨商项目施工中使用了“爬模+铝合金模板体系”。“这套体系属于我们自主创新,在北京地区少见,模架每爬升一次,我们就把下面的模板面板拆掉装到最上面施工层,4天一个循环,我们配置一套模板+3套竖向支撑周转使用,可以加快模板的周转使用效率。”刘杨说。
整套体系总高16.5米,覆盖4个层高,架体共有6层操作平台,上面两层作为钢筋操作平台用来绑扎钢筋,中间两层作为支撑操作平台完成合模、拆模、清理模板等工作,最下面两层则作为爬升操作平台。
刘杨告诉记者,制造铝合金模板前,团队运用了BIM技术在电脑上进行虚拟拼装,然后再进生产厂家实际拼装,最后每一块模板都打上编码,在正式的施工中做到完美拼装。使用该体系后,项目施工进度得到保障,可以实现4天一层楼的施工,相对于超高层平均5.5天~6天一层的施工速度大幅提前。得益于项目使用了“爬模+铝合金模板体系”,正大侨商项目施工速度不仅得到保障,还大大提前了,
北塔预计元旦封顶,南塔预计春节后封顶。
在施工过程中,刘杨和团队还经过多次反复试验,实现了1.9米×2.4米大截面构件清水混凝土的施工。“这在同行业中少见。”刘杨说。
“项目封顶后,整个工程进入后期,更多是机电、装饰和幕墙同时施工,现场平面管理和工序部署一定要讲究精度才行。”刘杨说。
基于项目追求精度施工的特点,刘杨准备在2017年和他的团队利用互联网技术和BIM技术进行事前进行工程推演。推演完毕后,项目根据管理人员的经验提出现场可实施的工序安排,用于指导现场实际施工。
张苏
大兴区总工会权益部部长
虚心学习
是最好的入门途径
□本报记者 孙艳 文/摄
学
现在,不管是在工作岗位还是回到家中,大兴区总工会权益部部长张苏一有空就抱着书看。而回望2016年,用“学”这个字来总结则最为准确。“今年调动了工作岗位,为了尽快适应新的环境,担起这份职责,虚心学习是最好的入门途径。”张苏说。
今年以前,张苏在大兴区总工会职工劳动争议调解中心做了5年的调解员,大兴区劳动争议案件的调解现场,总能看到她的身影。5年的工作实践,向来做事认真的张苏对调解工作已经非常熟悉了,工作开展起来也比较顺畅。在大兴区的“工会圈”,凡是有调解方面的问题需要咨询,都知道找张苏准没错。
今年9月,张苏调整到大兴区总工会权益保障部,担任部长一职。“换了工作环境,我就像个学生一样,步入了新学校、新学期。”来到新的工作环境,张苏拿自己当一名学生,边学边工作。她暗下目标,要以最快的速度进入角色。
说到角色,张苏一开始真有点儿发憷。当初在调解中心工作,张苏觉得自己就像一名消防员。遇到有劳动争议案件,赶快出动去“灭火”,去调解纠纷。而权益部却不一样,虽说都是为职工维权的部门,但权益部是从源头来维护职工利益,指导工资协商、协助企业开展厂务公开民主管理、普法培训,这些工作都是在预防纠纷事件的发生。“我觉得权益部更像一个全科医生,要从各个方面着手预防疾病的发生,所以工作范畴不仅涵盖调解中心,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来到了权益部,张苏首先给自己找齐了相关书籍。在她的办公桌上,新《工会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手册》……这些工具书随手就能翻到。手里拿着这几本书,张苏说她心里特别踏实,遇到犯含糊的问题就马上翻翻看。“这几年,区总工会对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指导力度非常大,成效也很大,这与工资集体协商指导组几位老师的认真负责分不开。老师们专门为企业、基层工会打造的工具书,内容既实用又全面,是我的‘工作宝典’。”张苏说。
翻开张苏手中的《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手册》,这本书对协商中经常使用的名词术语、基础概念、工作规程进行了详细的规范。“3+N”的协商内容、30字工作法则、把握协商的关键点“四谈”、大兴区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流程简图……别看仅有百余页,却覆盖了工资协商工作的方方面面。
转眼到了年底,张苏正在做工作总结。她告诉记者,近几年,在前一任部长的带动下,权益部做了大量工作,使得大兴区的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已经步入了正规,比较规范,协商覆盖率达到了96%。新的一年即将开始,权益部将进一步深化协商工作,争取百人以上协商企业中,60%能够达到选树培育示范典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