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2016-12-08
作者:
来源:
捐助人
为环卫工人献爱心
我们感觉很幸福
尽管环卫工人素有“城市美容师”“马路天使”各种美好的称谓,但是环卫工人仍然面临着作业环境苦、收入低、社会地位低等残酷现实。而且一些环卫工人在遭受重大疾病或意外灾害时,整个家庭会陷入极大困境。
于是,2010年12月1日,北京市总工会、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北京市东城区政府共同发起,在北京市温暖基金会下设立“时传祥环卫工人专项温暖基金”,用于北京市环卫工人本人及其家庭成员重大疾病和意外灾害救助。环卫工人本人患大病,可获最高5万元的救助;环卫工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患大病,可获最高3万元的救助;环卫工人家庭遭受意外灾害,可获得最高1万元的救助。
据北京市温暖基金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时传祥环卫工人专项温暖基金刚一设立,北京大爱乾坤环卫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项新波就一次性捐款300万元,成为专项基金收到的最大一笔捐款。多年下来,项新波为时传祥环卫工人专项温暖基金捐款累计达到了500万元。
“我献了一份爱心,想到能为更多患大病的环卫工人送去温暖,想到能让他们在愁容满面时得到一丝安慰,我感觉很幸福!”项新波激动地告诉记者。
2016年初,项新波和北京市温暖基金会的工作人员来到了北京市环卫集团,为15名因病致困的环卫工人送去了15余万元救助款。这些职工均为一线环卫工人,其中有很多人因大病得到过时传祥专项温暖基金两次以上的救助。
“真是送来了救命钱啊!”被救助者刘兴的父亲感激地说。项新波至今记得把5万元救助金放到刘兴父亲手上时,对方十分哀伤又万分感激的神情。
通过工作人员介绍,项新波了解到,今年25岁的刘兴是北京环卫集团下属京环资源公司职员,2014年11月30日,他突然发起高烧,到医院确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极重型)、低增生性骨髓异常性综合征。其父下岗多年,其母为小学老师,医药费已经花费了100多万元。为了看病,父母把老家的房子卖掉,还向周围的亲戚借了不少钱。时传祥专项温暖基金给他送来了5万元的救助金。
“像刘兴这样遭受意外的环卫工人还有很多,他们真的很不容易啊!”北京市原环卫局局长、今年77岁的李光荣感慨地告诉记者。
李光荣多年与环卫工人打交道,他对环卫工人有着很深的感情,听说时传祥环卫工人专项温暖基金成立后,他拿出3000元捐给了基金,表达自己的心意。此外,他不拿一分钱工资,担任时传祥环卫工人专项温暖基金项目组组长4年之久,终因老伴身体不好,自己年岁又高而辞去了组长职务。
“在给遭受意外的环卫工人送救助金时,听着他们艰难处境的故事,看着他们面带愁容的神情,我们心里特别不是滋味,真的希望社会更多爱心人士能来关注他们,为他们做些事。”李光荣饱含深情地说。
“这几年默默关注时传祥专项温暖基金,看到那么多患大病的环卫工人受到救助,我特别开心。”另一位捐助者朱红说。37岁的朱红在做高校内的连锁咖啡厅,自从得知有一个专门救助环卫工人的基金后,她每个月都从工资里拿出50元钱,捐给基金会,多年从未间断。
她说:“我们每一个人捐一点,也许对自己不算什么,但对于需要帮助的人,也许就是救命钱。持续地关注公益事业,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让我充满幸福感。”
“像他们这样的爱心企业和个人,还有很多;他们用爱,为遭受意外的环卫工人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屏障,他们的爱心让我们深深的感动!”北京市温暖基金会相关负责人说。
(刘兴为化名)
经办人和管理人员
当务之急是要形成
募集资金的长效机制
“说到时传祥环卫工人专项温暖基金,我们是抱着由衷的感谢和赞美的。它对遭受意外的环卫工人来说,真是雪中送炭啊。”北京环卫集团的高级主管张景军感慨地说。
据张景军介绍,北京环卫集团有近2万名环卫工人。近几年里,时传祥环卫工人专项温暖基金救助环卫集团职工94人次,救助金额近100万元。
尤先生是北京环卫集团负责垃圾资源回收利用的环卫工人。2014年,20多岁的他不幸患上了再生障碍性贫血。几年中,自付医药费达到100多万元。他老家在辽宁本溪,为了给他看病,父母连老家的房子都卖了。得知情况后,张景军马上为其申请了时传祥环卫工人专项温暖基金,2014年和2015年,尤先生得到了两次救助,救助金额10万元。
“像这样的救助故事,在我们北京环卫集团还有很多,每一次救助,都是对所有环卫工人的一次爱心教育。后来环卫工人自发组织了‘一元捐’活动,在两次的‘一元捐’活动中,环卫工人捐了近1万元。虽然钱不多,但大家以这种方式表达对时传祥环卫工人专项温暖基金的感谢。”张景军说。
对于时传祥环卫工人专项温暖基金对环卫工人的关爱,东城环卫中心工会副主席王林玉也感受很深。近几年,共有21人次的东城环卫工人受到救助,救助金额28万余元。王林玉说,每当环卫工人遭受意外后,基层工会会立刻反馈给他们中心工会,由中心工会跟北京市温暖基金会取得联系,将申报的救助对象列为观察对象,并通知家属把药费单据保留好。当救助金拨下来后,工会第一时间送到环卫工人手上。
“能为遭受意外的环卫工人做些事情,我们也很有成就感。”在详细掌握环卫工人生病情况后,海淀环卫中心工会做得更细致。
据记者了解,海淀环卫中心下辖14个基层工会,每个基层工会都有工会负责人。在平时的工作中,基层工会详细掌握了每位环卫工人的健康状况。一旦有环卫工人患病,基层工会负责人会第一时间上门看望,并在看望过程中,告知环卫工人可申请时传祥环卫工人专项温暖基金,但需要把医药费单据保留好。在层层申报过程中,基层工会和中心工会会经过两级审核,确保患者的情况属实无误。
“环卫工人生病需要钱,所以每个环节我们都在争分夺秒,一般一周内会收集齐材料。然后我们把材料上交给北京市温暖基金会,再由他们审核。”海淀环卫中心工会干事李莉感慨地说。
1万元以上的救助金,北京市温暖基金会时传祥环卫工人专项小组工作人员会亲自上门发放。对于1万元以下的救助金,海淀中心工会的工作人员则会亲自交到环卫工人手上,并签字认领,拍照留存。“我们这么做,就是希望每一笔救助金都阳光透明地交到环卫工人手上。”李莉说。
几年来,时传祥环卫工人专项温暖基金共救助了49人次的海淀环卫工人,救助金额达到60余万元。“其实环卫工人都是非常感恩的。在‘一元捐’活动中,海淀环卫工人两次共捐了5万元。”李莉说。
谈到对时传祥环卫工人专项温暖基金的建议,王林玉说:“很多环卫工人患的病比较凶险,还在申报中,人就病故了,救助也就中止了;但是在看病过程中,环卫工人可能积累下大量的医药费,环卫工人的家属也是特别需要救助的。以后能不能考虑对这种特殊情况进行救助?”
而李莉则说:“其实有很多爱心人士愿意捐款,在捐款的方式上,温暖基金会是否能更便捷?比如开通微信公众号什么的,让爱心人士通过网络就可进行捐款。”
对于他们的建议,北京市温暖基金会相关负责人回应说,基金会一定会进一步简便手续,在最大程度上让环卫工人受益。同时,也让更多爱心人士方便参与进来。
但是,在时传祥环卫工人专项温暖基金发展上,该负责人也表达了自己的忧虑。他说,随着专项基金知晓度的提升,申请救助的环卫职工越来越多,资金支出也越来越快。当前专项基金只剩下不到300万元的结余,按现在的支出速度,只够维持1年左右的救助时间。那么如何进一步加大资金筹措力度,如何形成募集资金的长效机制,是他们要思考的问题,又是当下要解决的最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