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劳动者周末 > 正文

专题

2016-12-01 作者: 来源:

  你前行的路上有我们相伴——北京企事业单位的助残故事
  12月3日是“国际残疾人日”。在这个节日来临之际,本报将目光聚焦在了残疾人士这个特殊群体,更将目光投向了在扶残助残道路上奉献爱心的北京企事业单位。
      帮助维修残疾专用车、设置残疾人专岗、接力照顾残疾子弟……企事业单位的助残行动不光为残疾人打开了走向社会的大门,更是用爱为他们打开了心门。
 
  公交360路慢车
  职工休息室
  成了残疾人的“家”
  □本报记者 盛丽
  北京市助残先进集体、全国志愿者先进集体、全国工人先锋号线路……公交360路慢车拥有众多荣誉和称号。多年来,忙碌在这条线路上的职工对残疾群体的关爱,不仅体现在站台上,更扩展到了车厢外。
  360路支线是360路慢车的前身,这条线路开通于上个世纪70年代。“当时360路支线运行中会经过蓝靛厂附近,那一带有个残疾人工厂。”公交客四分公司党委工作部苏春兰部长介绍,从那时开始,这条线路的公交人就开始关注残疾人了。
  设立盲人站牌、建立残疾人接待站、发放盲文监督卡……后来360路支线被360路慢车这个新的线路号所取代,但是职工服务残疾人士的方法非但没有中断,反而增加了。
  考虑到残疾乘客上下车不方便,为了便于他们等车和问询线路,在线路位于西直门的场站中,360路慢车队特意设置了残疾人接待室。“这个接待室,其实是我们的职工休息室。每次遇有残疾乘客来问路或者是需求帮助的时候,职工都会主动上前,将乘客搀扶到接待室中等车,或者是解答相关问题。”苏部长说。
  而这个小小的接待室,帮助残疾人解决了不少“大”问题。一次,接待室来了一位拄着拐杖的女士。“师傅,能不能帮我看看车啊,我的腿不方便,车又坏在路边啦,着急上班啊。”“您别着急,先进屋来再说。”公交职工边说边上前搀扶。
  原来,这位拄着拐杖的残疾人士姓林,患有肢体残疾。当天她开着残疾人专用车去上班。但是行驶到西直门附近,车子突然发生故障熄火了,怎么也无法启动。了解情况后,车队请来了技术维修师。经过一番检查,维修师傅终于找到了林女士车子发生故障的原因。“不会耽误您上班的,一会就能修完。”说罢,师傅们便修了起车来……“您上车来试试,应该能开啦。”“真快啊!”车子恢复正常后,坐在驾驶座上的林女士激动地说,“太感谢你们啦!”
  除去在车厢里、站台上,360路慢车的职工们一直保持着对于残疾人士的关注。在工作之余,他们还走出车厢和站台,来到社区、街道,将扶残助残的理念和行动带到残疾人身旁。今年5月,又准备开展走进街道助残的活动了。活动通知刚一发出,不少职工就踊跃报名参加。活动当天早上9点,大家就来到了香山街道。理发、到残疾人家中打扫卫生……大家整整忙活了一个上午,直到中午才赶回车队。“其实这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化。”苏部长说。
  不仅如此,车队还成立了助盲、助残小分队,大约有40余人。苏部长介绍,四十余年来,这里的干部职工以多种方式关注着残疾人群体,参与助残服务的人员已达上万人。“将来我们的助残行动还是会一代一代的传承。分公司也会从业务上加强对于职工的培训。比如,新职工入职都要学手语。而这种爱心助残的行动,也影响着客四分公司的其他线路,助残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
 
  中建一局三公司
  用志愿行动
  换来残疾朋友笑容
  □本报记者 马超 文/摄
  “参加助残活动最大的感受就是人要懂得珍惜,要乐观向上。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些非健全人士脸上的笑容,真的感觉到有种深深的感染力,他们的笑容很不一样,能够感染人,传递着阳光。”中建一局三公司志愿者刘洋说。
  刘洋今年25岁,在地处望京的湖光壹号项目担任安全员和团支部书记。他曾经当过学校和公司各类活动的志愿者,给贫困山区的孩子捐赠过衣物、书籍,今年首次参与助残活动。 
  刘洋告诉记者,在参加助残活动中,他了解到残疾人曹雁的故事。她从出生6个月起就患了小儿麻痹后遗症,双下肢严重残疾,只能依靠双拐行走。但曹雁通过努力,实现了自己的梦想。真没想到她经历过如此多的挫折,那些挫折哪怕一件放到普通人身上都难以承受,在场的听众心里都是由衷地敬佩,她演讲的时候很多人都被感动得流下了泪水,“我的心情也久久未能平静”。
  志愿者孙文今年24岁,在公司技术部工作,大学期间组织过“洁净校园”志愿者活动,参加过校青年志愿者支教活动。
  在助残活动中,孙文为残障人士系围巾,与他们牵手,拥抱合影,蹲下身来倾听他们的故事。
  孙文告诉记者,在助残活动中,他感受很深:“残障朋友李辉,是一名拥有舞蹈家梦想的舞者,中途意外创伤造成高位截瘫,但这并没有阻挡他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奔跑。当一曲《鸿雁》响起,李辉在轮椅上翩翩起舞,在场的每一名志愿者不禁被深深地震撼与感动了。”   
  孙文说,助残活动是先锋志愿队的新启程,希望能有更多的爱心人士参加志愿活动,让爱心传递,让温暖传播。近期,公司又拍摄了一部以关爱留守儿童为主题的微电影《让爱不再留守》,大家觉得不仅对残障人士需要关心,还有更多的弱势群体,需要去关注与关爱。    
  刘洋、孙文……他们都是90后,作为中建一局三公司先锋志愿队队员,他们在助残活动中帮助残障人士,与残障人士热情互动,给残障人士送去了温暖,他们也被残障人士的积极进取所感动。
  “中建一局三公司先锋志愿队自成立以来,就关注社会,积极参与各种志愿活动。去年公司的20余名先锋志愿者还走进宛平城,为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游客提供志愿服务。”中建一局三公司工会副主席常利红说。
  常利红告诉记者,助残是先锋志愿队的一项重要活动。今年10月29日,公司以“残建融合 做自己生命的冠军”为主题,20名先锋志愿者走进西城的生命阳光站点助残,给残疾人送去了暖宝宝和围巾,并与他们一对一沟通交流,给残障人士录制小视频,传递他们想对世界、对社会说的话。在12月3日,国际残疾人日来临之际,中建一局三公司加入了阳光敬老助残公益联盟。“今后,我们先锋志愿队将在志愿服务活动的路上走得更远,传播更多正能量。”常利红说。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