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劳动者周末 > 正文

专题

2016-10-09 作者: 来源:

  工会金秋助学
  情暖寒门学子
  金秋,是开学的季节。莘莘学子带着家人的希望走进校园,开启了新的求学之路。然而,在这条上学路上,有些困难职工家庭却在为孩子的学费发愁。正在他们面对校门望而却步时,工会“不让一名职工子女因贫困上不了学”的承诺为他们带来福音。
     “金秋助学”活动是工会组织帮助寒门学子完成学业的一项长期性工作,已成为工会服务职工的品牌工程。
      又到金秋时节,工会温暖依旧……
 
 
  金秋助学
  伴我和妹妹度过
  最困难的那几年
  □本报记者 陈曦 文/摄
  “我和妹妹都是金秋助学的受益者。现在我工作了,我妹妹也开始实习了,非常感谢工会,帮助我们度过最困难的那几年。”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护理员艾梦伟动情地说。
  艾梦伟介绍说,她家共四口人。父亲艾仲陆是首农集团巨山农场的一名普通职工,母亲没有正式工作,在家务农。她和妹妹虽然相差两岁,可是就差一个年级。去年,艾梦伟大学毕业,目前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还处于试用期。
  “之前,我们家有3亩地,主要种玉米,每年秋天收获后卖掉,一般能卖3000多块钱,行情好的时候,能卖到4000多块钱。因为我爸在农场工作,每个月只能回家几天,所以玉米地平时都是我妈在管。农闲的时候,我妈也会在村里打打零工,可是不太稳定。我爸的工资收入,可以说,是我们家唯一有保证的收入来源。”
  艾梦伟说,大学报考专业的时候,她在幼师和护理两个专业间举棋不定,但是本心里更心仪幼师专业。“因为师范类的免学费,自己只用交伙食费。”之后,她咨询了亲戚家的哥哥姐姐,大家都建议说,虽然护士今后的工作辛苦点,可是未来发展前景好,而且工资高,所以她才下定决心,报考了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专业。
  “可是我们的学费要6900块钱,我觉得太多了,就有点担心,家里没有这些钱。我妈就跟我说,这不是你该着急的事,妈供得起你。”艾梦伟哽咽着说,“我父母挣得不多,日常生活也很节俭,不讲究吃穿,但是如果说为了我们的学习,他们一定会倾尽所有。”
  临上大学的那个暑假,艾梦伟自己找了一家餐馆打工,想减轻家里的负担。“那个时候,我在餐馆做服务员。遇到的客人,有态度好的,也有不好的,当时会感到委屈,可是现在想来,这都是人生的经历,多吃苦,才能成长。只是,我们的工作时间稍微有点长,尤其是晚上,九点半才能下班。有一次,晚上下班后,正好赶上下大雨,我边打伞边骑自行车回家,整条马路上,就我一个人,可把我吓坏了。”艾梦伟笑着说,“好在,我坚持了下来,两个月的时间,我挣了3500块钱。”
  艾梦伟说,没过多久,妈妈就告诉她,爸爸为她申请了金秋助学项目,工会发放给她2000块钱的助学金。而她那颗悬着的心,才终于踏实了。“这个项目连续资助了我3年,妹妹考上大学后,就同时资助我们俩,一直到我开始工作,有了收入,而且我爸的收入也提高了,就没再给妹妹申请。”
  “实话说,第一次享受了金秋助学之后,我心里是有期待的,希望每一年都能享受到。但是同时我也觉得,北京这么多的家庭里,还有更需要帮助的。所以上学的时候,我会利用周末和假期的时间到连锁快餐店打工。上班了,我就好好工作,多多挣钱,帮助妹妹早日完成学业,把受资助的机会留给更需要的家庭。”艾梦伟坦率表示。
 
  贫病交加时
  工会带来温暖和希望
  □本报记者  余翠平
  “工会的金秋助学,给了我们一家人很大的帮助啊!”北京北整长欣公司车间的一线工人李孟深情地说。
  今年33岁的李孟,出生在丰台长辛店镇,患有小儿麻痹症,走路一瘸一瘸的,手还经常发抖。康复后,腿好了些,手也抖得没那么厉害了。后来,他娶了媳妇,很快还有了儿子,李孟以为终于要过上幸福日子了。可是,谁知磨难才刚刚开始。
  儿子3岁的时候,李孟和爱人带着它去外面游玩,晒得时间一长,儿子眼睛就发红,不断流泪,还哭着喊疼。给儿子拍照时,闪光灯一闪,儿子眼睛又发红,开始疼了。去医院检查,李孟才知道儿子患有角膜炎。从此,李孟一家开始踏上了为儿子治病的漫漫长途。
  西医治完,中医治,辗转了多个医院,换了多个医生,儿子的眼睛始终无法治愈,只能是孩子眼疼起来时,就去治疗一下,医疗费用到现在每个月也得几百元。
  就在孩子读幼儿园后,李孟的爱人开始走路不稳,腿没劲儿,还越来越疼,去医院确诊,竟是小脑萎缩!于是,又开始给爱人治病。这些年,光给爱人治病就花去了10多万元。全家仅靠李孟不高的工资维持生活,家里接连几个病人,经济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如今,李孟的爱人需要在旁人的协助下,生活才能基本自理。每天早上,给爱人做好饭,等她吃饱,然后李孟送孩子上学;家里每隔一米的地方,李孟都设置可扶的物件,让爱人扶着走路,中午自己煮点面吃。
  在李孟一家最艰难的时候,公司工会、长辛店镇工会、丰台区工会纷纷为他送来了关怀。各项困难补助、逢年过节的慰问,以及工会的助学举动,都让这个贫病交加的家庭感受到了无比温暖。
  李孟所在的北整长欣公司还给了他额外的补助,来解决他家的经济困顿问题。
  除了让李孟的孩子享受工会的金秋助学政策外,长辛店镇总工会还跟企业结对,引入爱心企业的力量帮助李孟一家——丰台一家爱心企业每年给予李孟孩子3000元的资助,并承诺可以资助孩子到大学毕业。“解决了孩子上学的费用,我心里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地了!这都得感谢公司、工会和社会爱心企业啊。”李孟感激地说。
  有了来自社会爱心企业、公司、工会的关怀,李孟一家人充满了乐观的态度,李孟工作也越来越努力了。
  “让我欣慰的是,如今上小学3年级的儿子十分懂事。我加班时,他会给妈妈煮面或蒸饭,在家里,也会干些力所能及的事。”
  说到儿子的成绩,李孟也非常自豪,“儿子虽然眼睛有些问题,但是他学习还是很努力的,成绩也在班里排中上,我跟他妈妈都很为孩子骄傲。”(文中李孟为化名)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