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2016-08-27
作者:
来源:
司鹏飞
北京市隆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十年免费提供电话咨询8千余次
□本报记者 杨琳琳
司鹏飞是北京市隆平律师事务所的一名律师。2006年,隆平律师事务所加入北京市“12348”法律服务专线,于是司鹏飞就成了一名接听法律专线的志愿律师。十年来,司鹏飞接听的咨询电话已经达到了8000多个。
2013年8月初,司鹏飞像往常一样坐在法律专线的另一头接听法律咨询。这时,一位年轻的女士打来了电话,哭诉2013年4月中旬发生在她身上的一段经历。
原来,这位女士和几个朋友聚会后在回家的路上,路过某公司铁栅栏门时,身体突然感到不适,便扶门呕吐。结果该公司院内饲养的一只大狗冲了出来,咬伤了女士的嘴部,经医院医治后,共缝合28针。伤口愈后留下了明显伤痕,这给她的日常工作和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而且该女士与该公司交涉后,该公司态度非常强硬,拒绝赔偿。电话里,这位女士告诉司鹏飞,她是一名来京务工人员,在北京举目无亲。现在遭到毁容后又失去了工作,感到无助的她便拨打了热线进行法律求助。
在咨询过程中,司鹏飞了解到,这位女士在医院治疗期间的花费已经是家人东拼西凑的,现在又没有了工作,后期治疗更不敢奢望,她甚至产生了轻生的念头。“我当时立刻紧张了起来,在电话里不断地鼓励她。”司鹏飞说。
为不耽误其他咨询人打进电话,司鹏飞请同事帮忙接听法律专线。自己则给这位女士回拨了电话。“我们聊了很久。一块电池聊的没电了,又换一块新的继续聊。慢慢的,她的情绪稳定下来,我又从法律角度为其进行详细分析,告知其需要保留哪些证据,并建议她以饲养动物损害责任纠纷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告诉她应该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得到这位女士的肯定回答并表示不再放弃自己后,司鹏飞才放心地结束了这次咨询。
本以为这次咨询像别的咨询一样,是两个陌生人唯一的一次联系,但让司鹏飞想不到的是很久之后,在司鹏飞值班时,他再次接到了这位女士的电话。“这次她已经不再是第一次来电时的那个沮丧、绝望、无助的小姑娘了。她起诉了那家公司,用法律维护了自己的权益,获得了法官的支持,得到了18万元的赔偿。她用赔偿款做了整容手术,又重新获得了生活和工作的信心。”司鹏飞激动地说。尽管有些事实已经无法挽回,但是法律是公平的,故事还可以向好的方面发展。这是司鹏飞从中体会到的感受。
每一天,司鹏飞要接数十个咨询电话,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理智的、也有埋怨的,甚至有时候会遇到谩骂,但司鹏飞都耐心倾听,详细解答与之相关的法律知识。电话开始时有些不理智的咨询人,在结束的时候总不会忘记说一声“对不起”。“每一个电话的咨询人都是带着疑惑来寻求我们的帮助,我一定要尽我所学地帮助他们。”
作为一名志愿律师,虽然有很多辛苦、很多委屈,但司鹏飞在乎的是回馈社会的成就感和荣誉感。司鹏飞说,他会一直坚守在法律专线的另一头,随时为需要的人提供法律帮助。尽管他们素不相识,但司鹏飞的爱心却随着无线电波传向了千里之外……在这条法律服务专线上,司鹏飞和他的同事将一直走下去。
王琳
北京市李伟斌律师事务所律师
帮受伤孩子拿到应有赔偿金
□本报记者 李一然 实习生 吴嘉莉 文/摄
一对来京务工夫妻的六岁儿子小俊,在租住院外玩耍时,不幸被随意堆放的工字钢砸伤右脚,达到伤残十级,十几万的住院治疗费也让这个家债台高筑。在与房东、房屋实际管理人、工字钢所有人协商赔偿未果后,小俊父母一纸诉状将他们告上了法院。
几经周折,最后在法律援助律师王琳的帮助下,小俊父母终于拿到了被告赔偿小俊经济损失的10余万元。当得到这一消息的时候,小俊的母亲忍不住喜极而泣。
小俊的父母都是来京务工人员,租住在丰台区大红门南路的市政大院,院外堆放着一大堆工字钢,其中还半悬着一根12米长重900多公斤的工字钢。2014年6月的一天,小俊和其他小伙伴在工字钢附近玩纸牌,一不小心一张纸牌掉进了工字钢间隙里。小俊为捡拾纸牌不听同伴劝阻尝试搬动工字钢。结果半悬的工字钢滑落,砸伤右脚,被鉴定为“伤残十级”。
为给小俊治脚,小俊父母已借了十几万元的债务。经过几次与租住房屋的所有权人及工字钢所有人、租住房屋的实际管理人协商赔偿未果后,小俊父母一纸诉状将他们告至法院,选择通过法律途径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
第一次起诉时,因写错了被告名字被法院驳回。再次起诉时,被告不承认小俊是被工字钢砸伤,而小俊父母又拿不出有力证据证明是被工字钢砸伤的。结果法院只判被告赔偿小俊5000元。
小俊的父母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二审法院审理后撤销原判,发回重审。一审法院再次审理时,小俊父母在一位律师的帮助下,收集了事发时的视频录音等有力证据。最终,法院依据新证据审理认定被告承担侵权责任,而小俊父母亦有未能尽到的监护责任,按照7∶3的比例,判决被告赔偿小俊医疗费等用共计10万多元。
官司赢了,小俊父母以为漫漫维权路终于走到终点,谁知这次被告不服,提出了上诉。而此时尚未拿到赔偿款的小俊父母,加上小俊高昂的医疗费已经让他们吃不消了,他们再也拿不出钱来请律师了。面对长时间的诉讼历程,小俊父母已经心力交瘁。万般无奈的他们甚至想到放弃诉讼,回老家生活了。
一个偶然的宣传信息,小俊父母了解到北京市法律援助中心可以为生活困难的人员提供法律援助服务。小俊父母抱着试试的想法走进了北京法律援助中心的大厅。
小俊父母提交申请之后,经过北京法律援助中心的审查,小俊获得了法律援助的资格,法援中心指派北京李伟斌律师事务所律师王琳无偿为小俊父母提供法律援助。
王琳接手案件后,在充分了解案情、梳理证据后,理清了开庭代理的整体思路意见。二审庭审时,王琳指出工字钢堆放区没有设置警示标志等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进行答辩,取得了较好的庭审效果。
2016年3月23日,法院二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当王琳第一时间将这个好消息电话告知小俊父母时,电话那头的小俊父母忍不住哽咽了。
“这件看似普通的民事案件实际上关乎着一个孩子的未来和一个家庭的幸福。能够通过法律援助的桥梁为受援人解决实际困难,维护法律的公平正义,维护受援人特别是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我们法律援助团队、法律援助律师最大的满足。”王琳说,“我会尽我所能,用专业的法律知识和严谨认真的服务,通过法律援助,帮助更多有困难的人。”
从2006年至今,王琳接手过很多法律援助案件。“申请法律援助的多是弱势群体,我能帮一把是一把。”王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