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劳动者周末 > 正文

专题

2016-07-28 作者: 来源:

  武丽君
  十年免费为官兵普法维权
  □本报记者 盛丽
  武丽君是北京谦君律师事务所主任 ,她连续十年无偿为部队官兵普法维权,被官兵称呼为“法参谋”。她也荣获过“首都拥军优属先进模范个人”“北京市律协十佳专业委员会主任”“丰台区优秀公益律师”“法律援助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并获全国双拥先进模范个人和全国优秀律师提名。
  武丽君认为,律师具有哲人的智慧,诗人的激情,法学家的素养,政治家的立场,四者统一于科学的使命和职业良心与社会正义之中。
  而说到和部队的“情缘”,武丽君表示要从中学开始说起。初中时,武丽君就有着“参军梦”,她梦想能有一天穿上军装,保家卫国。于是,在高考的时候,她在志愿上填报了军校。但是,最终还是没能如愿。
  2007年的一个偶然机会,武丽君被邀请到部队做公益普法讲座。“我是一名律师,可以用法律专长,来为官兵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讲座后,她萌发这样的想法。说做就做,为了让普法讲座更贴近官兵实际需要,她来到多家部队开展调研。
  一些部队政治部的领导听了武丽君的讲课后,感慨地说:“没想到这些课这么贴近部队生活和部队思想政治教育;没想到部队官兵这么爱听,武律师结合生动鲜活的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法律,不枯燥,不教条,非常实用;没想到效果这么好,能调动官兵积极性,进行互动,讲课有激情、有感情、有热情,非常具有感染力、亲和力。”
  后来,武丽君不仅组织编写了涉及婚姻家庭、预防违法犯罪、复转安置、劳动就业和创业、人身损害等各个方面的《法治思维下军人军属涉法维权系列讲座》,武丽君还自费出版了《军人常用法律知识解答》这本书,并且免费赠送部队官兵。据统计,她已累计向官兵赠送包括自编书籍在内的法律书籍数千本。
  每到新兵入伍、老兵退伍的时候,武丽君还会组织法治宣讲课,每星期至少一至两场法治课。因为官兵爱听,有些部队还特别邀请她每月至少讲一堂法律课。截至目前,武丽君已为十几家部队,提供了数百场次法律授课,受益官兵上万名。
  不仅如此,武丽君还专门设置热线电话,为部队官兵咨询法律问题提供便利。目前,她已解答现场和热线法律咨询数(百)人次。
  2013年,为更好地开展法律拥军工作,武丽君又做出一个惊人的举动。她离开一家名气较大、百人规模的律所,在兵种最全、驻军较多的丰台区建立新所——“北京谦君律师事务所”。
  在无偿为官兵普法维权的过程中,武丽君不断思考探索各种方法。她与北京二中院刑事庭沟通协商,将一起刑事案件的庭审搬进部队,千余名官兵旁听庭审。不仅直观的进行了警示教育,还使部队官兵了解到法院审理刑事案件的程序等内容。
  武丽君认为,军人“舍小家为大家”,默默无闻的付出,应当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尊敬和认可。当部队官兵需要法律援助的时候,她作为法律工作者,理应为官兵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支持。
  在丰台区民政部、武装部和司法局的支持鼓励下,武丽君积极开展拥军优属活动,长期深入部队为官兵提供公益法律知识讲座和咨询,协助部队处理涉法难题,受众官兵越来越多,覆盖面越来越广。为了更好开展拥军优属活动,武丽君还携手律协及其他专委会“送法进军营”。
  武丽君所到部队,官兵上下都把她当成“最亲的人”。武丽君也把部队官兵当成自己的亲人。“我要把拥军优属作为律师事业的一部分,为更多部队及官兵、军属提供更多更好的法律服务和帮助!”
 
  史淑英
  忙碌在社区中的“兵妈妈”
  □本报实习记者  闫长禄
  最近,房山区拱辰街道北关东路社区社工和居民又忙了起来,为了排练一台精彩的八一节目。“社区之所以有这样浓厚的拥军氛围,得益于社区党支部书记史淑英。”社工孙佳说。
  2002年,史淑英来到北关东路社区担任党支部书记。到如今已经是第14个年头,而她的“拥军史”也整整14年。“我丈夫曾经是一名铁道兵,他经常给我讲在军营的光辉岁月,还有当地百姓的拥军故事。所以我对军人,对部队有着别样的情感。”史淑英说。
  在北关东路社区,史淑英不论多忙,每年都会给新来的战士们开一次“军龄生日会”。为了能让战士们感觉像是回到了“家”,史淑英会熟悉每一个战士的籍贯、爱好,尽心尽力地编排表演反映战士们家乡风俗的节目。每每看到这些精彩的节目,战士们都激动不已。
  一到星期日,战士们会来到空巢老人、优抚对象、孤老户、残疾人困难户家中,帮助打扫卫生、理发等。而居民们也把这些战士,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问寒问暖。这其中就包括史淑英。每个月,史淑英都要带领社区的社工和居民们到部队坐一坐,为战士们洗衣、缝被、帮厨。
  不仅如此,北关东路社区每个月还要和共建部队家属召开座谈会,了解他们的需求,在生活上给予关怀和照顾。今年的6月,一名战士家中突遭变故。得知情况以后,史淑英号召居民为战士进行捐款,帮他解决了燃眉之急。战士们每每想到这些总是说:“这里就是我们的家,史书记就像妈妈一样疼爱我们!”
  为了更好的做好双拥工作,史淑英还自创了“五情联动法”,以此来加深军民之间的联系互动。每到传统节日,史淑英都会深入开展“社区邻里节”系列活动,邀请部队官兵与社区居民一起包饺子过小年、摇元宵猜灯谜、包粽子话端午。
  每年的建党节、建军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北关东路社区都要与部队举办联欢会。社区居民与部队官兵齐聚一堂。比如,社区邀请共建部队6名战士参加拱辰街道举办的庆“七一”合唱比赛,共同演唱了《军民团结一家亲》,最终以全场最高分9.60分的成绩从20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
  社区里还定期与共建部队就“田园型社区”建设开展座谈。在部队支持下,挪走了北关东路社区居委会北侧变压器,兴建起了多功能活动室、图书阅览室、乒乓球室等400多平方米的活动场所,让社区居民感受到双拥共建的实效,促进了社区和谐。
  每年3月,社区还与部队联合开展“学雷锋活动月”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理发、磨刀、修车、按摩、修理电器、测量血压、测量体重等多项便民服务,累计服务社区居民5000余人次。
  “部队有什么困难我们都会帮着解决,同样我们遇到困难部队也会伸出援手。”史淑英说。在北关东路社区双拥共建绝不是一纸空谈,多年来史淑英带领社区群众为连队战士送温暖,发动社区力量帮助部队解决各种困难。
  “现在自己还有使不完的劲儿,只要官兵们需要,我就一定坚持下去,为官兵们干实事、做好事。如果自己有天干不动了,也要把这份拥军拥属的事业传承下去。因为,这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史淑英说。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