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劳动者周末 > 正文

专题

2016-05-14 作者: 来源:

  吴明会
  北京固废处理有限公司职工
  家风如灯  引我成长
  家训:早起三光,晚起三慌
  □通讯员 吴明会
  多年前,我在家人的送别中登上闷罐列车来到北京应征入伍;几十年后的今天,我从军人转为环卫工人。很多东西早已经物是人非,唯有从父母那里继承而来的家风如一盏长明灯,守护着我内心至今未熄的火种,成为我不断前进的内在动力。
  我是农村人,父母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靠天吃饭的农民。看到这里你或许会说,他们目不识丁,家训从何而来?我上中学的时候,正是贪玩贪睡的年龄。每天早上都赖床,总是拖到快要迟到时才起来,匆匆忙忙洗漱完,有时连饭都来不及吃就跑去上课。总是这样,差点折腾出胃病。这在今天大概就叫重度拖延症了。父亲知道后,找了一天晚上和我谈心,说不论饭好或不好都要吃,不然把身体饿坏了咋办?再说你早上为啥起不来,像我们小时候天没亮就起来拾柴、喂猪了,不拾柴就无法烧饭,都像你这样,还上学?连饭都吃不上。我和你妈没读过书,但是一直记得一句老话:“‘早起三光,晚起三慌’。老天不会薄待勤快人。娃儿,你得争口气啊……”
  那时我才突然发觉,每天我在床上还在做着美梦时,父母四五点就已经起床下地干活儿去了,为了我的未来努力忙活。的确,他们大字不识几个,但是土地教给他们最朴实无华的道理:皇天不负有心人,早起三光,晚起三慌。勤劳已经渗入了他们的灵魂深处,他们的勤劳耕耘换来粮食满仓,我是不是也该用勤奋学习来回报他们呢?父亲的教诲我一直谨记于心,不管是在学习还是工作中,我始终记得,勤劳的意义。
  几十年后的今天,我从一名军人转为一名环卫工人,感到非常的自豪和光荣,因为是一代又一代环卫工人的清扫、维护、粉刷使首都变得更加美丽,我能继续为守护北京,美化首都献出自己的力量,是我的期盼。今天,虽然我走上了中层管理岗位,但是家规、家风、家训依旧牢记,贯穿于生活中的分分秒秒。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提高党性修养,作为管理者要严于律己,务实清廉,身先士卒,带好团队,完成好公司下达的各项任务。今后,我将认真学习贯彻习总书记“两学一做”的重要指示,锻造着我的灵魂;用“早起三光”的行动为美丽北京做贡献。
 
  何建红
  丰台区长庚胡同18号丰台机务段职工
  太姥爷留下的家训
  家训:知书达礼
  □通讯员 何建红
  最早知道“知书达礼”这个词是在40年前,那时我就四、五岁的样子,常常听太姥爷跟我们念叨这句话:“做人要知书达礼,女孩们要会女红针线。”因为总听他念叨,慢慢耳濡目染它就成了我们的家训,在今后的做人做事上都无形的被它制约、规范着。虽然那时还听不懂其中的真正含义,但我们还是会被太姥爷一箱箱的线装书吸引。从小我们都喜欢围在他身边听他讲章回小说,小舅舅们痴迷于其中的三侠五义,而我对《封神演义》和《聊斋》更是又害怕又喜欢。我从小就对文字和书卷充满敬意,太姥爷就是我爱上阅读的最早启蒙老师。
  八十岁的太姥爷是村子里的老文化人,念过私塾,识文断字,懂礼法、讲道理,谁家婚丧嫁娶、买房置地、分家立户都会请他老人家去坐镇。给布排布排礼法,写写契约,做做保人,是远近闻名的品格端正本分勤勉的老农民。在我的记忆中,他就像一把标尺,衡量着家人、街坊邻居做人的尺度,大家对他尊敬有加,他对我们小辈儿的成长影响也很长远。太姥爷一生很勤奋,年轻时干农活是一把好手,心高气傲,无论做人做事都很认真,口碑特别好,只生了我姑姥爷一个儿子,太姥姥过世的早,姑老爷有一只眼睛视力不是很好。尽管这样,说媳妇的还是很多,太姥爷在选择儿媳时特别注重女孩德行,必须得知书达礼。我姑姥姥读过女子学校,这在当时农村很少见,还做得一手好针线,性格温柔,就这样尽管比我姑姥爷大了5岁,还是嫁给了当时才14岁的姑姥爷。后来生了我三个表舅两个表姨。三个表舅都很勤恳,两个表姨针线活特别好,我妈也跟我姑姥姥学了一手好女红,刺绣活灵活现,裁剪缝纫也在十里八乡很有名。姑姥姥很贤惠,不论生活多么艰苦,乡下的日子饭菜多么寡淡,总是给太姥爷做小灶,炒俩鸡蛋,再单盛出一碗大锅菜给太姥爷放自己屋单吃。后来孩子相继出生,却从没有改过这个规矩。小孩子们可以缠着太爷爷讲故事,却没有一个敢在他面前调皮捣蛋,这些孩子们后来成家立业都很孝顺,这也是家规严格的结果。
  老人活了84岁,一生品格端正、受人尊敬,活得太刚强不服老。一次不听劝告,非得下着雪出去割干草,摔了一跤后骨折瘫在床上半年。一辈子不服输,干净利索了一辈子,忍受不了炕上窝囊,又怕累别人。儿孙们很孝顺,但是太姥爷的眼睛再没看到过神采,不久就去世了。
  后来我经常回味知书达礼这个词,查阅了词典,发现还有一个知书达理。以前没有确切的区分过这两个词,知、达:懂得。有知识,通事理。礼:礼节、礼仪、礼数、礼法等。理:道理、定理、公理、情理、事理、哲理真理。
  也不知道太姥爷究竟要求的是哪个,估计兼而有之。后来我喜欢上了阅读,从小人书开始,我痴迷于这种从纸张和墨香中探寻另一个世界的活动。在自己经历坎坷时,书更成为我的灵魂伴侣,陪我度过那些暗淡无光的日子。我将把“知书达礼”作为家训传承下去,让我的孩子们品读诗书品读人生。
 
  刘欣
  北京公交广安商贸集团
  好家训伴我行
  家训:尊敬老人  有礼貌
  孝敬父母  懂感恩
  □通讯员 刘欣
  小的时候,我妈教育我,跟长辈说话要有礼貌,不能顶嘴,长辈说的话,我们都要去听;大一点了,我妈教导我做人要诚实守信,自强自立,做错事情要勇于面对,凡事要有始有终,不能半途而废。结了婚后,时常听我妈说:“当家才知柴米贵,养儿方知父母恩。”记得以前我总把父母对我的关心照顾当作理所应当,有的时候父母做得不好,我还会埋怨两句,现在自己身为母亲的我,已经能够体会妈妈那时说的那些话。
  照顾婴儿是一件非常累人的事。孩子饿了,你就要马上喂奶;一会儿又尿了,就得赶紧给他换尿不湿;有时孩子还会出现睡眠颠倒,哭闹无常的情况;刚开始的时候,我还有点受不了孩子的哭闹,孩子一哼唧,我就赶紧把他抱起来,问我妈:“怎么回事啊,他为什么要哭啊,是不是哪里不舒服啊?我小的时候也跟他一样吗?您是怎么把我养大的啊”。我妈说:“你别太紧张了,孩子就这样。世上父母也都是一样的,这才哪到哪啊,不容易的事还在后边呢。”现在想想我妈说的,确实是这样,为了孩子父母没有不能做的。从孩子生下来到现在,我们白天黑夜不错眼珠地看着他,真是捧在手心里怕摔着,含在嘴里怕化了。有时想睡个懒觉都觉得是一件很奢侈的事;以前自己不爱吃的食物,现在为了孩子奶水能够有营养也都会吃。有时我妈劝我说:“不爱吃就少吃点,不行就给孩子搭点奶粉吃。”我觉得还是母乳好,要坚持母乳喂养。记得有一次,孩子一个小时拉了四回肚子,当时可把我急坏了。我心想肯定是我吃了坏东西才导致孩子拉肚子的,我又不敢给他随便吃药,只好赶紧带他去了医院……那一瞬间,我明白了妈妈当年的心情。
  初为人母的经历,让我慢慢学着成长。在疼爱自己孩子的同时,也体会到了父母把我们拉扯大的不易。以前父母为我们做什么都好像没什么感觉,现在父母帮我们带孩子,我总有那种不忍心,看他们再为我们受累。现在看见他们干活,我就会马上跟着去干。周末在家的时候,我就会一个人带孩子,让他们休息两天。现在的我也渐渐学会了为他们着想。对他们的牵挂也成为了一种习惯,更是一种责任。虽然我的孩子现在还很小,跟他说什么他也不一定会明白,但我还是要给孩子树立起孝敬父母,自强自立的榜样,将我家的好家训传承下去。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