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
2016-05-14
作者:
来源:
周末,
到长沟看水岸花田
□本报记者 博雅
上周末,2016春季北京国际长走大会的启动,让“京南水乡”房山长沟镇再次受到“走友”以及旅游爱好者的关注。细心的资深“走友”不难发现,今年的长走路线虽然与往年一样,但终点地名称变成了由西南旅游集散中心升级改造而成的北京基金小镇国际会议中心。而能够让长走的资深粉丝数度走进房山长沟,这其中更不乏众多被这里山明水秀、曲径悠然的自然风光深深吸引。
“到房山长走也是一次体验京郊游的过程。”王先生是一位徒步运动爱好者,已经连续四年参加长走大会的活动,提起这几年参与活动的感受,王先生表示“环境真是越来越好了!步道两旁尽是荷塘、芦苇、花田,尤其是这两年建设起来的湿地公园,绝对是城里看不到的好景色,边长走边赏景,一点儿也不会觉得枯燥。”
据了解,迄今为止,已经先后有十余万人因长走大会而走进房山,活动举办地长沟镇通过长走活动,生态环境、镇域面貌和旅游设施建设也一再提升。引入并建设了房山长沟泉水国家湿地公园、圣泉公园等一批市民绿色休闲场所,种植了芍药、油菜、金银花等景观作物千余亩,重点推出了“城市之外 水岸花田”、“北国泉乡 京南乐地”等一批城市文化品牌,高端要素不断涌入房山,文化创意产业、特色旅游产业和创意农业等新兴业态先后在房山落地生根。
“长沟镇生态环境的改善可以说也是房山区整体生态环境提升的一个缩影。”据房山区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十三五期间,房山区还将以“北京房山长沟泉水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和“琉璃河湿地公园”两个项目为重点,并积极尝试采取PPP模式建设琉璃河湿地公园。重点构建“一屏两带三圈”的生态空间格局,打造西部屏障水源涵养区、中部森林湿地绿化美化带、东部城市景观生态休闲区三个区域,力争在2020年实现全区林木绿化率达到60.5%,森林覆盖率达到32%,建设服务市民、全域覆盖的休闲游憩空间体系,把绿色贯穿产业发展的每一个环节,把低碳融入百姓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使生态逐渐成为房山的第一优势。
作为今年长走大会的终点——北京基金小镇,是北京市“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之一。毗邻长沟泉水国家湿地公园, 18平方公里的规划范围内,林木覆盖率达到70%以上,相当于1个半的奥林匹克国家森林公园,自然环境十分优越。
北京基金小镇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此次长走大会所设置的21公里路线,就是从整个北京基金小镇规划范围内通过,沿途小桥流水潺潺、水岸芦苇簇簇,可以让长走参与者在游走于山清水秀之中,充分感受到北京基金小镇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当然,闲暇时间到长沟长走,小桥流水、青山绿水的秀美景色,更是令人精神舒爽,放松休闲。
休闲旅游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新亮点
近日,来自农业部的信息显示,休闲旅游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新业态、新亮点,今后一个时期预计居民人均年休闲旅游将超过5次,全国休闲旅游市场规模将超过80亿人次。
据了解,目前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已进入快速发展期。面对旺盛的市场需求、较好的发展基础和国家政策的鼓励,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作为新型产业形态和消费业态,产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发展方式还比较粗放,存在着思想准备不足、基础设施滞后、服务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农业部要求各地要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认识和把握好工作方向,努力把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打造成农民就业增收新的增长极。据新华社
不文明旅游
不能止于“罚酒三杯”
上海迪士尼乐园尚未开园,灯杆上就已经被人刻下“到此一游”;广州市人民公园垃圾随处可见;郑州黄河风景区内景观被当做垃圾桶使用……“五一”小长假过后,不文明旅游行为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话题。这些新闻再次提醒我们,旅游文明的修炼任重道远。
近年来,为了革除不文明旅游陋习,各部门联手作出相当大的努力。从设立“游客黑名单”到开通“12301”服务热线,从节前发布旅游提示到景区成立巡逻队,不文明旅游行为得到一定的遏制。然而,刻“到此一游”等陋习屡禁不绝,表明文明素养尚未内化为全民的自觉行动。在这种背景下,综合利用处罚、曝光、与公民信用记录挂钩等手段,加大对不文明旅游行为的惩戒力度刻不容缓。
去年以来,民航部门针对旅客的不文明行为尝试乘机“黑名单”制,取得一定效果。此外,自去年4月6日施行《游客不文明记录管理暂行办法》以来,已有多名游客被列入“黑名单”。不可否认,各种“黑名单”制度提高了不文明旅游行为的“道德成本”,但尚未形成足够的震慑力。对严重的不文明旅游行为,止于批评教育和旅游、乘机行为限制,如同“罚酒三杯”,难言惩戒。
遏制不文明行为,与公民诚信记录挂钩是四两拨千斤的巧招,可以大大提高对不文明旅游行为的惩戒力度。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既要维护好旅游者正当消费权益,也要形成对严重不文明行为的震慑。如何把握好尺度,这需要相关部门遵循程序正义和相关法规,并广泛吸纳民意。长远看,只有建立对不文明旅游行为系统的惩戒制度,加大公开曝光、引入道德约束、用足诚信杠杆,才能以强有力的制度约束倒逼形成文明旅游的良好氛围。
据新华社
感恩骑行,从南海子出发了
上周六早8点,北京大兴十万八千里单车俱乐部的25名车友齐聚亦庄南海子公园,整装待发,一场特别的宣传“节约水源”活动在这里启动。
“为感谢南水北调工程水源地渠首和沿线人民作出的巨大贡献,我们25名车友,从5月7日开始,历时15天公益骑行北京——南阳。车队沿途经过河北保定、石家庄、 邢台、邯郸,河南安阳、鹤壁、新乡、焦作、郑州、平顶山、最后抵达南阳渠首,全程骑行预计1300公里。”活动领队宗旭初介绍说,本次除了骑行活动之外,十万八千里单车俱乐部的25名队员,还将在沿途主要城市设立宣传点,以横幅、材料发放、口头演讲等形式,进行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等方面的宣传教育。此次,还将与南阳当地民间组织跨地区组建两地节水俱乐部,5月23日集体乘火车返京。
据了解,能够组织这次骑行,组织方和每个参与者都克服了很多困难,因为要这么长时间的假期,非常不容易。宗旭初说:“咱们很多车友,都是在职的,为了这次宣传活动,自己说服领导,安慰好家人,为的是能参加这样一次非常难得的志愿活动,来宣传南水北调工程,宣传保护水源,拉近两地人民距离,感谢水源地人民。”
同时,这也是一次见证历史的过程。此次随行车友还将参观沿线大兴南水北调亦庄调水工程,南水北调中线穿越黄河工程、调水竖井、丹江湖渠首大坝、移民安置等重点工程设施。
另据了解,此次活动也是北京大兴区志愿服务联合会指导的一次志愿者项目,根据骑行俱乐部的特点,选择了环保类的主题。“骑行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南阳渠首,是我们对当年南阳人民骑行北京宣传南水北调的一次回访,感谢他们的深情厚谊,建立友好民间往来,体现北京人文精神,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大力宣扬北京志愿者的一次活动。”参与此次骑行的俱乐部成员表示,在终点南阳渠首,全体队员将与当地志愿者进行联谊活动,畅叙友情。
(其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