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劳动者周末 > 正文

旅游

2016-01-23 作者: 来源:

  比较原味的建水古城
  □伊夫
  在乌镇或周庄这样的古镇早已被游客踏烂之际,寻找新的古城处女地就成为成熟游客的必然选择了。而中国之大古城之多游客往往会不知如何选择。近日本报将陆续介绍几座笔者亲历的古城或古镇,或许能为您的出行提供一些借鉴。
  漫步精致小巧的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古城,发现这是一座保存修缮相对完好的古城。古城最值得一看的是素有“西南边陲大观园”之称的朱家花园。此豪门大院建于清末,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
  作为历史文化遗产,朱家花园的建筑艺术、布局、雕刻和彩绘等,至今仍然有许多内容值得继承和借鉴。整组建筑陡脊飞檐、雕梁画栋。庭院厅堂、空间景观层次丰富且变化无穷,形成“迷宫式”建筑群。虽然在所谓文革时期,朱家花园被破坏得惨不忍睹。门窗、木壁等全部被盗,大量雕刻、楹联、匾额也不复存在。
  朱家花园跟千百年的中国历史体制有很多的牵扯,当然也是千年历史的归结,这从朱家的兴衰史就可以看出来。盛极一时的朱氏家族,在一个新旧世界交替的乱世中灰飞烟灭,所幸的是历经百年沧桑的朱家花园留了下来。
  如今,朱家花园成为云南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更是深受欢迎的旅游景区之一。但最让当地人引以为豪的是,县城那座古老的朝阳楼,年代比天安门历史还要悠久!尽管它没有皇家的血统。
  从清代的朱家花园出来,穿过修葺一新的老街,是古城郊外另一处明朝时期的团山民居。始于明代的张氏家族,在600余年的历史长河中,族人日益壮大,衍为巨族、成为富甲。挣得巨额钱财,皆回乡建盖豪宅,光耀门庭。
  团山民居建筑风格代表了滇南民居的典型特征,代表了云南地方本土建筑发展的最高水平。目前,这里被列为世界纪念性建筑遗产,确认团山古村是“世界上极为罕见的未经触动的人类珍贵遗产的典范”。
  可喜的是,至今保持良好自然生态环境的团山民居,住户基本以张氏为主(这与商家为主的古镇景区形成鲜明对比)。张氏族群生活于此,保持了文化的原汁原味,当然,他们其中也有不少人从事手工艺品制作供游客选购。
  伊夫:独自在各大洲100多个国家之间行走的旅行家,活跃的自媒体人。 
 
  来重庆必到大足
  □李一然
  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是重庆市大足区境内、摩崖造像石窟的总称,其完成于唐末、宋初期。大足石刻群有石刻造像70多处,总计10万多躯,主要分布在大足区境内的北山、宝顶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上,其中以宝顶山和北山摩崖石刻最为著名。
  初冬的一天上午,我从重庆火车北站旁的长途汽车站,乘长途车前往大足。经过近两个小时的车程,到达了大足区的长途汽车站。
  刚一下车,当地一位男子就过来说:“包车去大足吧。就50块钱。”因我不急着赶路,于是摇摇头,继续向前走。“30块钱去吗?”又走了几步,男子自动降价了,但我仍摇摇头。
  出了长途汽车站,我很快找到了通往宝顶山的公交车始发站。一辆待发车上只有司机,自动投币,到宝顶山,三元钱。
  坐在不新不旧的公交车上,望着柏油路边的田野、池塘、农舍,很快走完了从大足汽车站,到宝顶山十多公里的路程。
  买票进入大足石刻宝顶山景区后发现,这里的摩崖造像,十分细腻且内容丰富、姿态各异,六道轮回图、释迦涅槃圣迹图、父母恩重经变相、地狱变相、十恶罪报图、社会生活情景等图文并茂。
  由于此时属于旅游淡季,游客稀少,我能静心地游览。在刻像133尊的地狱变相石刻前,我停下了脚步。眼前的石刻逼真、恐怖。十八层地狱有刀山地狱、油锅地狱、寒冰地狱、剑树地狱、拔舌地狱、毒蛇地狱、坐锥地狱、锯解地狱、火床地狱、扒皮地狱、穿肚地狱、截膝地狱等,令人生畏。以此警示世人行善,莫做恶。否则转世投胎后,就要下十八层地狱。
  在大足石刻宝顶山,还有一处石刻,让人记忆犹新。
  一只硕鼠,站在弯弯的竹尖上,看着地上的一只胖猫;而地上的胖猫,则仰头盯着上面的硕鼠。一位解说员告诉游客,鼠,想逃生,但下面有猫,下来怕被猫吃掉,这就叫求生不得;而猫太胖,想吃老鼠,却吃不到,这就叫求食不得,就比如现在的……解说员开始说古喻今,临场发挥了。由于石刻的猫和硕鼠,离地面不高,伸手可及,都留下了被人触摸得痕迹,只不过硕鼠通身,已被人摸的油光锃亮:而猫,只是被人常摸脑袋而已。古往今来,都有什么人摸过猫和鼠,无从查找。但从触摸痕迹深浅程度上分析,我感觉更多的人喜欢鼠,而不喜欢猫。因为鼠求生不得,是外界形势所迫;而猫求食不得,完全是自找。已经吃得很胖的猫,因为贪得无厌,陷入了求食不得的痛苦和烦恼。至于这个石刻的创意人,赋予了该石刻怎样的寓意,只有其本人知晓。
  那天,我只到了大足石刻的宝顶山,走马观花地游览了三个小时。而要登上大足石刻的北山、宝顶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至少需要两天的时间。
  来重庆必到大足。不然会永留遗憾。顺便说一句,大足镇上小店特有的美味烧公鸡,味道很好。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