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
2016-05-07
作者:
来源:
剑门关
三国文化的名片
□黄平安
一脚踏进四川,酒未沾唇,心却醉了!
时值中伏,骄阳似火,然而,行走在天下雄关——剑门关景区的林荫道上,却是凉风习习。抬头四望,但见四处都是断崖绝壁,直耸云天。山下、山腰皆树荫,山顶却是粉红的“裸体”,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剑门关千姿百态的丹霞地貌。
这里是三国时期魏、蜀交战的主战场之一,我又深爱着三国文化,因此,置身于剑门关下的蜀道上,虽草木已不是三国时的草木,步道亦不是古老的蜀道,关隘已不见当年的石头,路人也非当年的身影,但我却能时时处处感受到浓浓的三国味。松风声里,仿佛千军万马奔驰而来,呐喊声,战马嘶鸣声,金鼓齐鸣声响成一片。路边高落差的泉水,弹奏着欢快激荡的音响,仿佛万箭飞过,又好像山上的滚木雷石打将下来。密林中,鸟儿们竞相卖弄着婉转的嗓音,高亢的,激越的,低婉的,抒情的,应有尽有,合奏时,仿佛是诸葛丞相指间流出的美妙琴音。
步道沿着小溪逆流而上,两岸由数座设计古雅的桥相连。因为有桥,我们一会儿在溪左,一会儿在溪右,时时变幻着视觉,时时便有新鲜画面刺激着我们的眼球。溪流虽小,那桥却很有些气势,每一座桥风格一致,凌空飞越,木板铺面,铁索为栏,行走其上,十分平稳与舒适。于是便想,当年若有这桥,诸葛丞相的统一大业也许更加顺利。
山路拐过一道弯,剑门关楼赫然跳进了眼帘,它就在两山之间的垭口间耸立着,像一位威猛的勇士,昼夜守候着这咽喉要道。遥看四周的山,仿佛呈垂直状,直耸云天,又仿佛直向头顶压来,那气势,令人心惊胆战。关楼前,有一段陡峭的石梯路,左侧是万丈深渊,右边是绝壁接天,难怪李白当年发出了“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感叹。石梯左边,立一巨石,上刻“剑门关”。关楼分三层,虽不高,但立在险要之处,便显得十分的雄伟。据介绍,现在看到的关楼是5·12地震后恢复重修的,下层为砖石结构,正前方石刻“剑阁”;二、三层为木结构仿古建筑,飞檐翘角,分别悬挂木刻“天下雄关”、“眼底长安”,关楼数处雕刻作品风格不一,气势有别,且均出自名家之手,于自然飘逸之中透着雄浑大气,恰与这雄关相映生辉。
据说诸葛亮见此处“穷地之险,极路之峻”,便在此以石筑门,建关设尉,从此有了“剑门关”之称。《寰宇记》和《舆地广记》等史料,也证实了剑门关就是蜀汉丞相诸葛亮设立的。诸葛亮经剑门六出祁山,北伐中原,数次经过此道。沿途及关楼附近,一幅幅精美的群雕,再现了当年一场场波澜壮阔、金戈铁马的龙争虎斗;一尊尊石雕像展现了李白、杜甫、陆游、孔明、刘备、姜维等名流英豪的雄姿;仿真的木牛、流马、战鼓、刀枪、剑戟等再现了古兵器的概貌。这些,都为剑门关平添了浓郁的文化氛围。
伫立于剑门关前,望云卷云舒,听瀑声鸟语,剑门关曾经的刀光剑影烽火狼烟仿佛过电影一般在我眼前飞速闪过——葭萌关下,张飞与马超杀得难解难分,蛇矛和银枪演绎了一场大战三百回合的传世佳话。牛头山下,姜维在郭淮、陈泰的围攻中拼死鏖战,终因寡不敌众,留下了“兵败牛头山”千古遗恨。崎岖的蜀道上,蜀兵驱动着满载粮草的木牛流马,碾碎了魏兵妄图困死蜀军的阴谋。嘶杀声里,但见诸葛丞相端坐于战车前,挥动着那把带着神秘和传奇的鹅毛扇,顷刻间,魏兵灰飞烟灭……
美哉,剑门!壮哉,剑门!
剑门关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为国家AAAAA级景区,是感受三国文化的好地方。京(北京)——昆(昆明)高速公路、宝(宝鸡)——成(成都)铁路、西(西安)——成(成都)高铁穿境而过。剑阁县的豆腐很有名,豆腐宴价廉物美,很有特色,值得品尝。
上海豫园走读
□林国强
一个春日的下午,与朋友走进了坐落在上海著名城隍庙内的豫园,我们在一片繁华闹市中取得了优雅静处。
豫园,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是曾任四川布政使的潘允端为孝敬父母而造。取意于“愉悦双亲,颐养天年”,因为愉和豫同音,便以豫为园名。豫园规模不大,可整体布局紧凑巧妙、疏密有致,可谓小中见大,深谙曲径通幽之妙。园区景色旖旎,有华堂朱轩、嘉树奇石、曲水回廊,尽显“江南名园”雅韵。
入豫园先要过九曲桥,桥是花纲岩石所造,也是前朝旧物,桥下一泓碧水顾盼流辉。园内主体建筑为“三穗堂”,现在看到和其他堂内布置也无大不同。只是三穗堂更显得宽敞些,倒是堂的匾额有点意思,系清代颇有政声艺名的陶澍所书“城市山林”四字,确是切合眼前景。
在豫园各堂中,数由清代两江总督、浙江湖州人沈秉成书写堂匾的“点春堂”的名气要更大些。当年这里是小刀会起义军的城北指挥场所。“点春堂”取苏东坡的词句“翠点春妍”之意,点春在此暗喻点看戏曲的意思。过了点春堂,就是由明代吴门派书画泰斗文徵明所书的“玉华堂”。玉华堂的对面,即是豫园的镇园之宝——“玉玲珑”,此石相传是宋代皇帝花石纲遗物,那石透、漏、瘦中所氤氲的悠悠旧梦和缕缕幽情,令人感叹不已。“玉玲珑”高三点三米,石上天然有七十二孔洞,从下面燃烛香,自下而上孔孔冒烟,从上面浇水,自上而下洞洞流泉。与苏州留园“瑞云峰”、杭州花圃“皱云峰”并称为江南三大名石。
豫园深处围墙也值得观赏。围墙上饰五条游龙蜿蜒起伏,龙首高昂吞云吐雾,瓦片组成麟状象征龙身,有两条龙,龙头相对中间有一颗珠,凑为“二龙抢珠”。围墙把园林30多亩的地方分隔成不同的景区,以虚隔作障景,似隔非隔透出园林丰富的景层,成为园内一大特色。
据传,豫园在建龙墙时已是清末,当时满清已自顾不暇,早就没心思维护这些细节了,当然建筑时候还是小心做了一些规避的,龙墙上的龙爪只有三或者四个爪子,避去“五爪金龙”之嫌。围绕龙墙赏玩一圈,意味阑珊,这时可踱步出园,去园外湖心亭里泡上一壶东山碧螺春茶,耳边丝竹缭绕,眼落粉墙青瓦,清幽与闲趣兼备,自有一番惬意闲适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