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劳动者周末 > 正文

专题

2016-04-09 作者: 来源:

  让市民一出门就有鸟语花香
  ——首都职工造林护绿故事
  经过60多年的绿化造林,北京市的林地面积已经达到1600多万亩,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50倍,创造了震惊世界的北京造林速度!首都的林木覆盖率也从1950年的1.3%增加到去年的59%;北京地区森林覆盖率则达到41.6%,位居世界特大城市前列。在北京城区,森林公园已经达到30多个,市民一走出家门就能听到鸟语闻到花香,正在逐渐由梦想变成现实。这其中饱含着一代又一代首都园林绿化职工的心血与汗水。为了造林,他们甘愿风餐露宿;为了护林,他们在荒郊野岭昼夜守候;为了让首都人民都能享受到醉人的绿,他们付出什么都愿意……
 
  概 况
  到2015年底,本市累计完成平原造林105万亩,植树5400多万株,超额完成了规划任务。平原地区森林覆盖率由14.85%提高到25.6%,增加了10.75个百分点,显著提升了城市生态承载能力,完善了首都生态空间布局。
       近五年来,全市新增城市绿地4850公顷,建成了11个新城滨河森林公园以及158个城市休闲公园和森林公园。全市注册公园达到395个,精品公园达到100个,公园面积达到1.3万公顷,基本形成城市休闲-近郊郊野-新城滨河-远郊森林的圈层式公园布局。建成市级健康绿道450公里,小微绿地102处;完成居住区绿化188万平方米、老旧小区绿化改造370处、胡同街巷景观提升240处,实施屋顶绿化90.7万平米、垂直绿化380公里,不断提高了市民的幸福指数。
 
  精心规划设计
  让首都环境更宜人
  □本报记者 李睦/文
  彭程/摄
  “北京园林绿化规划设计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但面对这老百姓及社会各界对生态环境的新要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如何与时俱进,是摆在所有首都园林绿化人面前的一大挑战。”今年刚刚31岁的程晋川,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城市规划专业。与园林绿化规划设计专业打交道的12年来,他始终执着于园林绿化规划设计的创新与管理。目前担任规划发展处副主任科员,主要承担的协助处室领导进行公共绿地设计方案审查、组织各区县及小城镇绿地系统规划编制、协调规划部门落实全市城市绿线划定有关工作等评。
  艰苦协商在工作中是家常便饭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次规划都需要综合各职能部门意见。为此,程晋川练就了一身谈判的本领,用他的话说就是“艰苦协商在工作中是家常便饭”。在谈判中他既要坚持原则,又要灵活处理协商的具体环境,在反复沟通中实现城市绿地规划的最理想效果。程晋川记得,为落实建设部《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在北京实现绿线管理,在处领导的指导和帮助下,他草拟了贯彻建设部《城市绿线管理办法》的实施意见。该《意见》经过了长达将近一年的艰苦协商和会谈。“园林绿化工作始终需要得到各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很多兄弟单位的领导原先对这项工作的意义和价值并不了解,但通过反复沟通,最终还是最大限度地给予了配合。”就这样,2011年成功就城市绿线管理办法的实施意见与市有关部门达成一致,并提请以市政府办公厅的名义出台了《北京市政府办公厅关于执行<城市绿线管理办法>有关工作的通知》。这标志我市城市绿线管理工作进入正规化和法制化的轨道。《通知》出台后,他又协助处领导协调规划部门,开展规划绿地绿线划定的具体工作。截至目前,本市城市中心区绿线施化工作已经全部完成。
  同样的,程晋川参与草拟的北京市建设工程附属绿化用地面积比例计算规则,经过与有关部门艰苦协商,反复磨合,终于在2012年出台了《北京市建设工程附属绿化用地面积比例计算规则(试行)》。对长期困扰建设工程附属绿地面积计算的一系列新问题做出了明确的解答,同时还对旧城平房区改造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补充,使涉及这些问题的规划管理工作得到加强。
      程晋川还参与建立了代征绿地规划核验三方现场交接的工作机制,协助相关技术人员开发了建设工程园林绿化技术服务系统,实现了区县两级联网。
  率先推动海绵城市集雨型绿地建设
  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进一步提高城市绿地利用雨洪能力,近年来,程晋川代表市园林绿化局多次组织行业内有关单位就该问题进行认真讨论,研究可操作性及可行性。尤其是组织城市绿地雨水利用技术专项研究,形成《北京市园林绿地雨水控制利用工程设计指南》,明确和规范了城市绿地中雨洪利用相关技术及设施的术语名称、绿地雨水控制目标、雨水设施的利用、绿地内植物材料的选择以及相关投资分析。同时开展了集雨型绿地规划建设地方标准的研究工作,争取形成地方标准,指导集雨型绿地规划建设。
  对于“我们提出绿地内雨水雪水的控制利用问题的时候,国内还没有海绵城市的提法。”谈到形成《北京市园林绿地雨水控制利用工程设计指南》的过程,程晋川可谓记忆犹新。不少兄弟部门的领导认为很好解决,只要把融化后的水排到绿地里就行了。但程晋川和他的同事们明白,冬季北京的雪水由于混入了大量的融雪剂,贸然排入道边绿植,不仅不会改善环境,更会加快植被的死亡。但由于并不掌握具体数据,协调一度陷入僵局。为此,局主管副局长带领科研团队人员,亲自到全市多个路口采集样本,连续实验1年,最终通过详实的数据,为《设计指南》的出台赢得了主动权。
  此后,为了掌握海绵城市集雨型绿地技术研究,程晋川还主动承担并参与多项规划发展处的课题组织和协调工作。如:城市绿地地下空间开发现状及相关问题研究、城市绿地雨洪利用技术研究、公园规划设计中游人需求情况调查研究等课题的研究,从技术层面为北京当前的园林绿化新情况提出了新的思路和办法。
  规划论证需要着眼市民需求
  对公共绿地规划设计方案进行论证,尤其是公共绿地的功能布局、种植、竖向等内容的合理性进行论证,是程晋川的一项主要工作。五年来,作为经办人的他,共参与论证了约270余次公共绿地设计方案。从规划上,对我市公共绿地重要建设项目进行技术服务。
  据程晋川介绍,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仅今年,北京将新增城市绿地400公顷,完成造林绿化面积17.4万亩。根据规划,今年北京将继续围绕非首都功能疏解,着力加大城区规划建绿。其中,将新建城市休闲公园10处、小微绿地40公顷,完成市级健康绿道200公里,着力提高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将有效满足市民就近休闲娱乐等新要求。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