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劳动者周末 > 正文

文摘

2016-04-02 作者: 来源:

  老北京元城墙为白色?
  在《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了元代老北京城墙,令人惊讶的是,他明确地写道,它被涂成白色。
  元大都城墙东西7400米,南北长6650米,周长28.6公里,高约10至12米,完全由夯土制成,外面没有包城砖,采用的是宋代筑城法,即在墙内先设永定木,然后再加横向的纴木,然后加土夯筑。
  由于北京夏季多雨,土城墙容易被雨水冲刷浸泡、导致倒塌,因此在建城之初曾议以砖石包覆,但因财力不足而作罢。后元廷专门抽调军队,负责收割芦苇、编织苇席,每年入夏以苇席覆盖城墙墙体,民间俗称“蓑衣披城”。后因怕起义百姓放火焚烧苇席,改为每有墙体松垮塌方时临时征调民夫修补。
  元城墙从建设到今,已有700余年,经长年雨水剥蚀,所剩无几,目前只存西段、北段遗址,共计12公里,高仅剩2.7—7米,为植被所据。可见,这种土墙就算涂成白色,遇雨也会被冲刷干净,且中原历来没有给城墙涂白的习惯,因白有丧的意味,老北京唯一涂色的城墙是紫禁城,用的是红色。
  难道是马可·波罗看错了?其实在他的传记中,类似错误层出不穷,比如他说“整个城市按四方形布置,如同一块棋盘”,事实上,元大都是长方形;他说“城墙底宽十步,愈向上则愈窄,到墙顶,宽不过三步”,显然也不准确;他甚至说宫廷的窗户中使用了玻璃,更是匪夷所思。
  最奇怪的,是马可·波罗对卢沟桥的描写,说它有24个拱,可卢沟桥只有11个拱,还说它桥墩用石狮子装饰,但去过卢沟桥的人就知道,它桥墩上没有石狮子,只在桥柱上刻有石狮子,马可·波罗还说桥面上铺了雕刻花纹的石头,这亦不符合事实。这些离奇的细节,让人怀疑马可·波罗是否真的到过卢沟桥。
  曾有人认为,马可·波罗说的是另一座桥,并非今天的卢沟桥,可按他游记记载的方位寻找,却没发现新的古桥遗迹。可见,他说北京元城墙涂成白色,恐怕也不靠谱。
    到目前为止,中文史料中还找不到马可·波罗的任何证据,很多人怀疑其作品中所写的种种,并非亲身经历。当然,《马可·波罗游记》原本已佚,目前留下的抄本多达140多种,不同人在抄写中可能添入了新内容,但这也说明,这本书记载的内容未必可靠,引用时应小心。摘自《北京晨报》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