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劳动者周末 > 正文

旅游

2016-03-05 作者: 来源:

  昭化古城的慢生活
  □黄平安
  四川昭化,古称葭萌,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和2000多年连续建县史。我想,大多数人都是从看《三国演义》才知道葭萌关的,第六十五回《马超大战葭萌关,刘备自领益州牧》中,张飞与马超在葭萌关前大战三百余个回合不分胜负,尤其是两人在葭萌关下的夜战更是经典中的经典。这场扣人心弦的精彩战事,使葭萌关名扬天下。
  昭化古城的东门“瞻凤”,南门“临江”,西门“临清”,北门“拱极”,颇具沧桑历史味。在漫长的岁月里,古城的很多建筑屡损屡建,屡建屡损,几年前经过了一次大的整修,基本保持了原有的格局,县衙、书院、考棚等当年的主要机构一应俱全,建筑风格多为传统的榫卯结构,屋顶覆盖小青瓦,是比较典型的川北民居风格。值得称道的是,古城在恢复重建时,无论是当地民居,还是机关单位,临街的房子都是一样的风格,古色古香,清新雅致,没有现代时尚的玻璃窗,没有耀人眼目的金属门,只有古色古香的招牌幌子在风中飘着,浓浓的川音川味也从幌子下面飘了出来。行走在这样的古镇上,时光仿佛倒流了几百年。
  古城三面临水,是水,使古城更加鲜活生动起来。恢复重建古镇时,开发者也是深谙此道,他巧妙地使一渠清澈的水静静地流进了古城,给古城带来了灵秀之笔。几个光着屁股和脚丫的孩童在水渠里旁若无人地戏着水。在这样一个人流如织的古城,能有这样一渠清澈的流水穿街而过,足见古城人的环保意识有多强了。昭化还为游人营造了一方宁静的天空,每一条街巷,都是禁止机动车辆入内的,游人可尽情地享受古镇的宁静与闲适,或沉思,或购物,或漫步,或摄影,或写生,你不用担心被车撞上,也不用担心会撞在车上。我在想,禁止机动车辆进入古镇,会给古镇居民带来很多生活上的不便,但古城人做到了,于是,我更加敬佩这里的人。
  在古城人的身上,你看不到骄狂浮躁和行色匆匆的影子,倒是那些行色匆匆的游人,成了他们眼中的风景和笑柄。老人们或光着膀子悠闲地吸着烟,或天南地北地闲聊着。就是那些开店做生意的,也是那样悠然自得,你买就买,不买随便,十分地淡定和从容。但他们做生意又是很精明的,你看,卖丁丁糖的在店门外拉开架式,把原糖像扯拉面似的反复地拉扯着,转眼间,糖是越拉越白,于是店里买糖的人也越来越多。酿酒的一边酿着酒,一边装着酒,一任浓郁的酒香四处弥漫,若是饮者,大多数是抵挡不住这种诱惑的。卖十字绣的绝对算是美女,当街支个木架子,悠闲自在地绣着,任游客来去匆匆,她却始终一副“姜太公钓鱼”的神态。卖笔墨的小伙子当街支个案子,写起了书法,字写得不错,惹得爱好书法的游客一时兴起,也拉开架式写将起来……正是店老板们这份淡定和精明,吸引着大批游客围观,就是在这样的围观中,一笔又一笔生意做成了。他们快乐着游客,游客也快乐着他们,于是,古城始终洋溢着闲适、安详和快乐。也许,这正是昭化古城的魅力所在。
  还有一处古迹也是不得不游,不得不记的,那就是辜家大院。辜家大院位于古城内南门巷北段西侧,东临古城墙,由四个合院相连构成,最北端的两进院落建筑完好保存至今,其它部分为后来按原样修复的。据考证,辜家大院已有350多年的历史,足见当年的恢弘与繁华。大院在抗战期间演绎过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峨眉电影制片厂还根据这个故事在辜家大院拍摄了电影《昭和晓月》。
  车子即将离开这被誉为“巴蜀第一县,蜀国第二都”的昭化古城,我忽然想起了一句四川民谣:“到了昭化,不想爹妈”。此刻,我也有几分不舍了。
 
  卡若拉冰川,
  无法触摸的神圣 
  □林文祥
  知道卡若拉冰川,只是一个偶然。那天我与一个朋友聊到要去西藏旅行,他非常认真地对我说,你一定要看看卡若拉冰川,它是青藏高原上离公路最近的冰川,看后会有特别的感受。
  听了朋友建议,我开始了卡若拉冰川之行。巴士载着我们向江孜县飞奔,车窗外是绵延不断葱绿的青稞和金黄色的油菜花。天边显现出雪山的踪影。汽车开始爬坡了,当高度计指在5000米时,汽车停在一个离雪峰最近的山口。走下车,顿时,我为眼前的景观惊呆了:湛蓝的天穹下,从左面高耸的雪峰顶一直到右面的雪峰山口,有一幅银光闪闪的巨幕拔地而起,伸向一碧如洗的晴空。那巨幕在太阳下晶莹幽蓝,又似一条巨大无比的哈达,从空中悬挂下来,这就是卡若拉冰川。
  这使我本能地想到,它就像是造物主那把硕大的利剑,把这座冰峰从顶峰到山麓笔直地劈去了一半,而我就站在另一半的冰崖之下。尽管时至中午,对面依然寒气袭人。它不仅高不见顶,又极陡。如果你想体会征服的快感而攀顶,那注定是要失望的。
  站在这里,你会感叹道,不管你看过多少名山大川,都会觉得卡若拉冰川仿佛只能存在另一个世界,这时会意识到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当远离卡若拉冰川回首遥望,它的银色身影,就好像是闪现在天际的一道闪电。
      其实,卡若拉冰川并非冰冷无情,它也有着自己的温情。清晨,当第一道曙光抹上它酣睡的身躯,它欣然焕发出金黄的光芒。当太阳渐渐爬高,仿佛是青春的血液在它的体内奔流,它向人们展示的是在洁白的底色上透出的梦幻般的幽蓝。傍晚,夕阳西下,生命之火逐渐暗淡,它由蓝转紫,最后黯然没入在黑暗之中。生命轮回,对人,是一辈子的事。对它却是每天的平常经历。于是,它那冰肌玉骨的身躯里,就透出了一种神秘。
  见过它,你永远不会忘记。古老、奇特而纯净。面对大自然,人即是观众也是演员,被震撼,同时也被启示着。我想,像卡若拉冰川这样的自然风光已经不多了。近年来随着环境的污染,雪山面积在不断缩小,若干年后,这一自然奇观还能存在吗?所以,请让我们努力的爱护环境。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