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劳动者周末 > 正文

专题

2016-02-27 作者: 来源:

  广外医院医护人员
  医疗专家
  上门服务“老糖友”
  □本报记者 陈曦
  “以前都是小年轻们来的多,这次大专家竟然都来了。他们想得太周到了。”说起春节前,广外医院医护人员们对自己的慰问,家住三义里的“空巢老人”张大妈就开心得合不拢嘴,一个劲的说着感谢。
  健康宣讲、入户义诊、情感陪伴……记者了解到,广外医院多年来一直在开展针对老年群体的志愿关爱活动,其中很关键的一个项目就是对空巢老人的服务和关怀。
  就拿张大妈来说,她虽然有儿有女,但是孩子们常年居住国外,工作繁忙,很少回国陪伴她。孩子为张大妈找了保姆,照顾她的生活起居,但还是放心不下,因为她的身体不太好,不仅有糖尿病,还有高血压。张大妈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常常会选择到附近的广外医院就诊。一来二去,医院医护人员和团总支都了解了她家的情况,张大妈也就成了他们的重点服务对象。
  “年前我做了一次检查,查出了蛋白尿、血尿。说实话,我这心里有点不放心,可是又不愿意去医院。正纠结着,广外医院的孩子们就来看我了,还带来了一直给我看病的白主任。”张大妈高兴地说,白主任仔细看了她的报告,告诉她没有太大问题,以后注意合理用药,把血压控制平稳,减轻肾损害就会慢慢缓解。“针对我身体的整体状况,她说,现在就是要维持血压的平稳,避免并发症,提高晚年的生活质量。”听了专家的讲解,张大妈这才舒展开眉头。
  “这是我们第一次邀请医院专家与我们一起进行上门服务老年人的活动。”广外医院党办主任、团总支书记张晓茹告诉记者,以往,他们更多的是组织青年团员、党员在医院、社区,或者是老人家里开展服务。今年,他们希望将为老服务活动进行升级。“我们发现很多专家都有这方面的意愿,只是苦于工作忙,没有时间,所以就利用午休时间,开展了这次活动。”
  除了张大妈,这次,广外医院的医护人员一行还看望了三义里社区的“抗糖”明星张大爷。张老爷子身患糖尿病几十年,但是血糖平稳,多年未出现任何并发症,受邀参加了很多“糖友”交流会,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俨然成了众多“糖友”的榜样。广外医院的医护人员针对他的疾病及用药,编写了合理用药小常识,内容涉及骨质疏松常用药物的选择、胰岛素的储存方法等,让张大爷倍感惊喜。
  张晓茹说:“其实,除了就医保健方面的需求,这些空巢老人很需要情感的陪伴。所以,临走前我们都会再留下联系电话,告诉他们有需要可以随时给我们打电话。”
  张晓茹透露说,除了医院附近的几个社区,今年他们计划将服务扩展到广外街道更多社区,而在服务人员方面,除了医院自身的医护人员,还将吸纳一些学生志愿者队伍。“很多学生都希望参与我们的服务活动,他们可以通过唱歌、跳舞等文艺表演的方式,丰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
 
  八里庄街道
  “家音老伴”热线
  通过电波传递温暖
  □本报记者 孙艳
  志愿者拨打电话3000余次,主动联系老人1400余人次,化解老年人危险约94次,电话记录超过两千页……2014年5月,朝阳区八里庄街道专门为空巢老人开通的“家音老伴”热线服务,两年来,已经成为辖区2400余户空巢老人离不开的“关怀热线”、“解难热线”。
  “喂,王大爷!我是小梁啊!这些天身体怎么样?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吗?”八里庄东里的王凤鸣老人每次听到来自“家音老伴”的热线心里都热乎乎的。电话另一端,是八里庄街道志愿者服务队队长梁会兰正在向老人送问候,征需求。
  和王大爷一样,辖区内2400余户空巢老人定期都会接到来自“家音老伴”的问候。记者了解到,朝阳区八里庄街道在辖区开通的“家音老伴”服务热线“53201890”,是一部不仅能打进来、更多是打出去的服务热线,它的主要功能是给辖区空巢老人打电话,主动了解老年人身体状况,询问老年人生活所需,想尽办法帮他们解决。
  “辖区老年人口比重非常大,空巢老人数量多,而且增幅快。”八里庄街道办事处主任张福来告诉记者,辖区内60岁以上老年人约占辖区常住人口的21.6%,约26000多人,空巢老人有4300多名,其中更有将近1000位是急需帮扶的老人。“空巢老人的心理问题同样让人担忧。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服务热线,在以精神慰藉为主,辅以其他社区便民服务,来关注空巢老人的身心健康问题。”
  张福来介绍,热线的“电话员”全部来自地区老年协会的志愿者,他们与被服务对象的年龄相当,聊起家常来更能引起共鸣。这些“电话员”负责定期与空巢家庭联系,陪同他们唠家常,排解孤独情绪。同时,在了解到老年人在健康、安全等方面有需求时,会及时通知社区,由社区工作者或具备专业技能的志愿者入户提供专业帮扶。
  刚开通的时候,“家音老伴”服务热线覆盖八里庄地区的红庙社区、红庙北里社区、延静里社区、华贸社区四个社区,为地区1200余户的空巢老人提供“问需”帮扶服务。如今,街道根据试点的运行效果,进一步扩大了服务范围,实现了“家音老伴”服务热线在八里庄街道的全覆盖,惠及辖区2400余户空巢老人。
  截至去年12月底,志愿者拨打电话3000余次,主动联系老人1400余人次,化解老年人危险约94次,电话记录超过两千页,并积极向街道、社区反映很多空巢老人的需求,使得许多空巢老人的需求得到解决,通过“家音老伴”服务热线充分体现了八里庄街道对地区老人的关怀。 
  张福来表示,下一步,街道还将对“家音老伴”服务热线进行不断升级,将对空巢老人征集的各类服务需求进行梳理归类,并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资质良好的家政服务公司进行对接,为老年人提供各类志愿服务和生活服务,实现老年人“社区养老”的目标。
 
  来广营地区立城苑社区
  社会单位与社区
  共建帮扶老人机制
  □本报记者 周美玉
  2010年3月,朝阳区来广营地区立城苑社区联合周边的社会企业,建立了社会单位与社区残困家庭帮扶机制。目前,立城苑社区共有4户空巢老人,9户残困家庭,每个月都能从居委会领到300元钱,这些钱全部来自社会单位的捐助。社区还有党员服务队,为老人测量血压,陪老人聊天等服务。
  社区居委会主任钱凤雪介绍,帮扶机制已经实施6年了。“我们辖区单位较多,最初社区走访了多家单位,确定了7家单位愿意参与帮扶,并达成帮扶协议。”钱凤雪说,“这些单位根据自己的情况,捐资的额度不同,但是保证空巢老人每个月最少能拿到100元的捐助款。”
  捐助单位中的百草厅大药房就在小区旁边,已经经营十几年了。“大爷大妈把我当孩子,支持我的生意,我现在日子过好了,为他们付出也是应该的。”百草厅大药房的张志鹍经理说,“作为社区的一家企业,我们应当承担社会责任,帮助几个困难家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由于有的单位搬走或者效益不好的原因,退出了帮扶机制,但地质勘察技术院、百草厅大药房6年来雷打不动的定时捐款。有的单位更是越来越积极。去年,北京天易宏福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魏天易表示,将捐助金额从2万提高到5万元。魏天易说:“人要有公德心,企业也要有爱心,我们应该积极回报社会。”
  有的空巢老人生活确实比较困难。就拿今年70多岁的郭子茹阿姨来说,老人年轻时支援边疆建设,因为档案丢失的问题,目前没有退休金。老人独自居住,身体又不太好。每逢过年过节,居委会带着日常生活用品前去慰问。居委会除了每个月定期送去的300元钱,还向有关部门申请帮困政策,让老人生活的更好些。
  社区党委于2013年成立了“578”党员服务队,谐音就是“我去帮”的意思。“队员有退休医生,社区购买了血糖仪、血压计等,定期上门帮助老人测量检查。”钱凤雪说,“我们还会组织老党员上门陪着老人聊聊天,为老人打扫房间。有的队员是从企业管理岗位退休的,比较善于沟通,毕竟精神的抚慰也是很重要的。”
  对于社会单位的捐款,居委会都有明细账,每一笔捐款都有详细记录。目前,除了每个月给老人定量的捐款外,还会根据个人的情况,对其进行特别帮扶。“比如有的老人得了大病,会提高捐助款。”钱凤雪说。
  对于今后怎么更好的帮扶这些空巢老人,居委会也有打算,钱凤雪介绍了初步的想法:“除了捐助钱款。还会发动不同的人群,去关爱和陪伴老人们,让他们有家的温暖,真正实现居家养老。”钱凤雪说。社区打算以“578”党员服务队为依托,提倡队员们轮流为老人做一次饭,在生活上多照料他们,组织党员义务理发队上门为老人理发,组织青少年志愿者们上门陪伴聊天,用实际行动关心老人、温暖老人,不断提高老人们幸福指数。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