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劳动者周末 > 正文

专题

2016-01-30 作者: 来源:

  让温暖汇聚回家路
  ——为1000名农民工拍摄“最美笑脸”幕后的故事
  春节临近,劳动午报社成功举办了“把微笑带回家,为最美建设者点赞——关爱在京外来务工人员”大型公益活动。包括北京市劳模摄影俱乐部成员、报社摄影记者在内的10名志愿者,深入到京城建筑工地,免费为1000名农民工拍摄肖像照,并装上精美的相框,让他们把“微笑”带回家,把幸福带给亲人。 
  一张张笑脸洋溢着农民工对工作的热爱、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一幅幅精美照片的拍摄、制作饱含着志愿者对首都建设者的敬意和赞美……
 
  寒冬绽放在建筑工地上的
  1000张笑脸
  □ 本报记者 马超/文 邱勇 万玉藻/摄
  “爸爸真帅!真像大明星!谁给爸爸拍的照片?”11岁的女儿看着照片,连声惊呼并询问。
  “这可是北京的劳模给我拍的!”来自河北的木工魏永朝看着女儿好奇的眼神,这么回答。
  临近过年,在北京建筑工地上打工的建设者陆续返乡了。与往年不同,今年他们除了给家里带北京礼物外,还多了一张自己的相片。
     这是“把微笑带回家,为最美劳动者点赞”活动主办方赠送的。今年春节前,在北京有1000名像魏永朝一样的建设者获得了免费的肖像照。
  历经辛苦拍摄千张笑脸
  农民工在北京过得好不好,从哪里可以看见?
  人们常说,有图有真相。看看这一千张笑脸,就知道他们在北京生活的心情。这些照片,是劳动午报社组织包括劳模摄影俱乐部成员、报社摄影记者在内的摄影志愿者,深入到施工现场拍摄而成。   
  本次活动由劳动午报社、北京市劳动模范协会、北京工会传媒协会主办,活动自今年元旦以后启动以来,劳模和摄影志愿者先后前往8个工地,拍摄了上千张笑脸。
  劳模和摄影志愿者的拍摄活动,每到一个工地都得到了项目的支持和农民工们的热情回应。在北京的地标建筑——中建一局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国贸三期B项目上,农民工们利用施工的间歇,在54层260余米高的空间绽放了笑脸。在中铁十六局北京地铁16号线15标项目现场,在隧道里施工的农民工们望着镜头发出了欢快的笑声。在中国中铁六局长安街西延引起丰沙铁路改建工程数百米的施工线上,摄影志愿者们在寒风中举起相机,随机拍摄了一个又一个正在工作状态的农民工……就这样,劳模和摄影志愿者们在历时近一个月的拍摄中,拍摄下了1000张笑脸。    
  在拍摄过程中,让人感动的是,在寒风中,志愿者们为了让拍摄效果最佳,不戴手套,手虽然冻得发红,但按快门时依然不会发抖,拍出了一张又一张自然的笑脸。
  千张笑脸背后千个故事   
  泥灰工何守君的笑,表达的是对未来生活的期盼,他的儿子正读研,毕业后可以改变家庭的命运;
  电焊工时元云的笑,畅想的是回家陪9岁女儿过生日的情景,女儿过生日正好在春节前,希望能买一辆自行车;
  王勇的笑,则是儿子给他买了机票,今年过节坐飞机回家,不用再挤火车了;
  钢筋工龚小轩的笑,带着一丝忧郁,他4岁半的女儿得了严重贫血,他得在工地上给女儿赚救命钱。
  每一张笑脸背后,都有一个不同寻常的故事。1000张笑脸,背后是1000个家庭,有1000个不同的故事。微笑是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可以感染家人。春节,农民工们“把微笑带回家”,也给家里带来了正能量,在新的一年里工作生活得更加幸福。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