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2016-01-23
作者:
来源:
穆林青
工会让我看到希望
我愿做工会义务宣传员
□ 本报记者 王路曼 文/摄
穆林青是密云区果园街道的一名社区工作者,一米八左右的个头,再加上一张阳光般的笑脸,初见他的人,一定很难将他与疾病联想到一起。可就是这个31岁的大男孩,在2009年被诊断为IGA肾病,随后,吃药成了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生病让我一度感到绝望,但生活还是给了我无限希望。”穆林青告诉记者。2011年,工会的温暖来到他的身边,2000元的临时救助金为他“雪中送炭”。
穆林青告诉记者,他出生7个月时,母亲就离开了人世,为了抚养年幼的自己,父亲只好背井离乡,常年外出打工,穆林青从小就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由于先天营养不良,再加上母亲的遗传基因,导致我从小到大一直疾病缠身,从上中学开始就一直在不停地吃药。”说起过往,穆林青眼中没有太多悲伤,他笑着告诉记者,“最困难的一段时间已经过去了。”
穆林青所说的“最困难的一段时间”是他刚刚被确诊为IGA肾病之后,医院下发的诊断书对于他来说犹如晴天霹雳。他每天只能靠西药片来保守治疗,而且大夫说,这个病没有痊愈的可能,只能用药物来维持,就这样持续了半年左右。在别人的介绍下,穆林青又多次辗转几家中医医院就诊,也看了很多专家,均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
这期间,穆林青的双眼还被诊断出眼角膜营养不良,先后进行了两次手术。手术费加上长期服用抗病毒药物的高额费用,光靠穆林青的工资远远不够。
“得知工会可以帮助我,也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第一次走进工会服务站时,我也没有报太多希望。”穆林青说,可让他没想到的是,工会干部们得知他的情况后,便马上开始寻找相关救助政策。
距离第一次找到工会仅仅一个月时间,穆林青的临时救助申请就通过了。随后,穆林青被来自市、区、街道的慰问和关怀团团包围了。“拿到工会送来的救助金,我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穆林青告诉记者。到今年为止,他先后两次向工会申请了临时救助,而2015年,虽然工会还在关注他,但穆林青没有再申请任何救助了。“现在,我的病情慢慢好转了,医药费可以节衣缩食地负担下来。”穆林青说,工会的温暖陪他走过了最困难的时候,他希望这些救助金可以去温暖那些更加需要帮助的人,给更多人生活下去的希望。
现在的穆林青简直成了工会的义务宣传员,他常常关注工会有什么服务、京卡有什么优惠,留心记下,然后告诉给身边的朋友和同事。穆林青笑着说,“我希望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工会,让工会的温暖,在更多的职工心中蔓延。”
刘潼
与“恩人”分享喜悦
□ 本报记者 杨琳琳
2015年7月8日上午,家住顺义区牛栏山镇的刘潼早早就起床了,洗漱完毕,便和母亲一起坐公交车来到顺义区总工会帮扶中心。今天,刘潼不仅带来一颗感恩的心,还带来一个喜悦与“恩人”分享——自己获得了英语专业八级证书。
刘潼口中的“恩人”指的是北京城建集团北方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北方公司)。北方公司坐落在顺义区牛栏山镇。四年来,北方公司累计投入资金111万元用于社会公益事业和职工帮扶工作。
和刘潼一样来到现场的还有另外9名受资助的大学生。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将题有“城建北方无私奉献,捐资助学恩情不忘”内容的锦旗送到企业负责人手中,感谢“恩人”的资助让他们完成了大学学业。
这事还要从2011年说起。当年9月份,刘潼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英语专业。拿到录取通知书之后,刘潼和家人是半喜半忧。刘潼母亲说:“穷人的孩子考上大学本是件喜事,但在喜悦之后,愁的是每年万元学费。”
正巧,2011年是北方改制成立10周年,北方公司决定拿出一部分资金来回报社会。于是扶贫助学的计划就这样产生了,北方公司工会立刻与顺义区总工会取得联系, 表达了公司的扶贫助学愿望。
在北方公司举行的10周年庆典现场,公司董事长王德国将16万元扶贫助学款交了给顺义区总工会,资助10名在大学就读的贫困生,帮助他们完成学业。这10名学生由顺义区总工会推荐,大多生活在农村,家庭困难却品学兼优。北方公司每年为每名学生资助学费4000元,直至完成大学学业。上学期间,北方公司还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给予关注;毕业后,专业对口的学生根据本人意愿优先安排到北方公司就业。而刘潼就是其中之一。
直到现在刘潼的母亲都清楚的记得接到捐款时的心情,时隔四年说起这件事她仍然很激动,她说:“幸亏北方公司慷慨解囊,才使孩子顺利步入梦想的大学校园。”在学校的刘潼也是努力学习,如今刘潼的专业英语水平已经达到了八级,还被评为学生会干部。这是刘潼选择的回报。
北方公司还经常参与社会公益和职工困难帮扶等活动。2014年,北方公司工会还对患病的4位职工家属给予了资金帮扶,并且优选康复治疗机构为其治疗,为患病职工送去一份温暖、一份关怀。
王涛
工会送的便民服务
感动了我们全家
□ 本报记者 孙艳 文/摄
去年年根儿,大兴困难职工王涛的家迎来了“贵客”,大兴区总工会的干部不但捎来了市总的大礼包,还把京卡结盟商户带来了,把修脚、理发、修锁这样的便民服务送进了家里。说是“贵客”,那可不假,王涛老父亲多年的脚疾这回可有救了!这不,一年过去了,王老先生肿胀、化脓的脚趾头好多了。
“本来应该早就彻底好了,就是怕麻烦咱好心的修脚师傅。每次都是免费给我修,不落忍啊!”上月,王老先生感觉脚趾甲又犯了以前的老毛病了,往肉里扎,一走路又开始疼了。“我还是去一趟吧,让修脚师傅再给修修。”王老先生告诉记者,当时修脚师傅说连着去四次就能修好,可怕给他们添麻烦就只去了两次,这回实在怕再恶化只好再去麻烦人家一次。
这件事情还得回到一年前。“去年送温暖,大兴区总工会带来的修脚师可是帮了我家大忙了!”王涛的父亲患有甲沟炎多年。父亲的两个脚趾甲着实让慰问组吃了一惊,特别是右脚,比正常脚趾头肿大近一倍。“修脚师傅说,脚趾甲里面全是脓,属于非常严重的甲沟炎。”王涛介绍。
“当时正赶上我不在家,下班回家,家人赶紧把这件事儿告诉我,折磨我爸多年的甲沟炎这回有治了!太感谢工会了!”家住礼贤镇小马坊村的王涛是北京长兴交通设施工程有限公司的一名保安员,自身患有残疾,孩子体弱多病,妻子患有腰椎病不能上班一直在家照顾老小。2011年老父亲因车祸如今养病在家,王涛近两千元的工资收入成了全家重要的经济来源。
去年年根儿,大兴区总工会启动了春节慰问困难职工和劳模工作。普通困难职工不但接到了市总的大礼包,区总工会还把京卡结盟商户中的修脚师、理发师、修锁师等便民服务送到了职工家里。第一站就来到了王涛家。
当时,迎接慰问组的是王涛的妻子张萌,“吓我一跳,我没想到一下来了这么多人!”张萌说,“前年工会送来了米、面、油和慰问金;去年不但有市总工会送来的大礼包,还把便民服务送到了我们家,这份心意让我们全家心里热乎乎的。”
当天,修脚师傅为老王把脚趾甲修剪圆滑后,又上了消炎药,嘱咐王老先生千万不要再自己弄了,一个月以后到店里还找师傅修,有四次就能痊愈了。
一个月过去了,王老先生的脚又该修了,还没等老先生联系修脚师傅,正好赶上修脚服务队到农村做公益活动,修脚师傅找上家门再一次为王老先生免费修脚。王老先生告诉记者,没想到修脚师傅还惦记着他修脚的事儿,知道我行动不便还登门送服务,让他们全家都特别感动。
王涛说,工会送来了温暖也送来了便民服务。看似修脚、理发这样的小事儿,但在困难职工眼中却是大温暖——工会实打实的为职工着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