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劳动者周末 > 正文

专题

2015-12-19 作者: 来源:

  刘大为
  冒大雨赴约
  和私企老板谈薪
  □ 本报记者 马超 文/摄
  “职工意见收集上来了,我们一起分析一下情况。”“工资协商的议程做好了,可以打印了。”不停的电话,不停地回复,这就是海淀区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刘大为的工作现状。刘大为1952年生,大专学历,工会工作14年。2011年8月,刘大为被聘为北京市第一批工资协商指导员。    
  几年的工资协商工作中,有些事让他印象深刻。
  去年7月,刘大为约好去北下关街道一家餐饮企业谈薪。当时正好赶上下大雨,但刘大为还是和同事一起准时来到这家餐饮公司。餐饮公司的老板很惊讶:“下这么大的雨,我以为你们不来了。”对此,刘大为说:“工资协商开展不容易,企业既然答应见面谈,我们一定得准时,不管刮风下雨。宁可别人负我十次约,我一次也不能负别人。”  
  在谈薪过程中,刘大为还碰到一些比较棘手的公司。有一家企业,公司分部在海淀区,但是总部在昌平区。“要谈薪可以,你去总部找我们领导谈吧。”这样的问题难不倒刘大为,他和同事一起赶赴昌平区,见到了这家公司总部的领导,最终促成了工资集体协议的签订。   
  谈薪过程中,刘大为还善于抓住典型,用样板来示范引领。在青龙桥街道总工会,刘大为就树立了一个酒店业的典型。这家酒店职工90余名,主要来自外地农村,且以20岁左右的年轻人居多,学历普遍较低,工作技能也有限。他们来京务工的目的更多是见见世面,多赚点钱,到了一定年龄,就回乡结婚生子,过自己的生活。该企业已经开业好几年了,由于沟通协商机制不完善,员工的想法没能得到酒店的重视,一些员工选择了跳槽和离职,员工流失率曾经连续多年超过了100%,影响了企业的稳定和经营,酒店也开始逐渐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不知道从何入手解决。
  后来,该企业建立了工会,但是由于认识不到位,也一直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仅仅在规范劳动合同方面有所突破。而工资协商就成为了凝聚职工的一个突破口。该企业还是有顾虑,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经过几次沟通,这家企业终于同意谈薪,企业工会利用宣传橱窗对工资集体协商进行广泛宣传,营造了良好的协商氛围。受此积极影响,半个多月的意见征集中,职工们主动参与,下发的90份员工意见调查表,全部有效收回,共有28名员工与职工协商代表进行了面对面单独沟通。此外,代表们还收集了北京市及青龙桥地区酒店业的人工成本、涨薪幅度、物价上涨指数、单位经营效益、上一年企业职工工资情况等信息。
  谈判前后历时五天,总共三场,最终达成协议。如今,该企业员工年流失率已经明显下降,服务质量也广受顾客好评,企业也因此受益。
 
  吕广才
  团队作战才是最佳捷径
  □ 本报记者 孙艳 文/摄
  “想有效开展工作,必须有一套完善可行的工作方法。”聊起如何更好地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大兴区总工会工资协商指导组组长吕广才立刻打开了话匣子。吕广才原是大兴区人保局党组书记,退休后受聘成为了北京市总工会的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
  “指导组就我们五个人,而且有四名都是退休返聘人员,要面向大兴区企业、单位开展指导工作,工作量之大可以想象。”吕广才说,工作之初,他就提出要打组合拳,实行团队作战才是推进协商的最佳捷径。
  如何打组合拳?和谁形成团队?吕广才把目标对准了基层企业的工会干部。他说,基层工会干部直接面向企业,相比指导员来说,他们更加了解企业情况,也能更好地去指导协商。 
  为建立一支能协商、会协商、敢协商的队伍,大兴区总工会不仅为每个单位配备2名专职工作人员,还展开了业务培训。目前,区内已经形成了百余人的工会专职社会工作者队伍,以及工会主席、工会干部工资集体协商队伍。
  去年,大兴区总工会为自己定下了工作目标:用5年时间,保持集体协商建制率动态保持在80%,集体合同所覆盖职工对集体协商的知晓率达到90%,职工对开展集体协商和签订集体合同工作的综合满意度稳步提高。无形中,对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队伍的素质又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了规整工作思路,便于指导队伍开展工作,每年吕广才都会带领指导组成员出一本工作手册。从2012年的《大兴区工资集体协商工作规范标准》,到今年出版的《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手册》、《工资集体协商规范要求手册》,汇集了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规范标准、法律法规、合同范本等内容,为指导各基层工会和企业工会的工作奠定基础。
  “这几年,区工会非常重视与企业、基层工会开展交流、指导工作,经常开展相关培训,但下来后,发现吸收效果并不好,有了这本指导书就可以避免工作中发生概念模糊和程序错误,大家想了解的内容全在里面,不清楚的随手翻书就可以了。”吕广才说,这几本书可以视为工资协商的工作手册、工具书,做到协商有依有据、可学可用。
  工作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改进。去年,吕广才提出建议,把工作重点放在行业性、区域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开展上。目前,他们已经在教育系统、餐饮行业开展了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采育镇工业区及西红门镇工业区的区域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吕广才说,通过行业、区域等形式开展工资集体协商,要比单独推进工作量大大降低,且效果理想:一方面能够将未独立建会的企业吸纳进来;另一方面保证了该行业、地区职工的最低工资标准,维护职工利益。
 
  季春阔
  每个企业都要
  协商出效果
  □ 本报记者 张江艳 文/摄
  12月7日上午,顺义区的某会展公司的会议室里,正在进行工资集体协商现场会。企业负责人和职工代表分坐开来,就工资增长、员工福利等各项内容进行规范化协商。一旁,来自北京市总工会的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季春阔认真听着大家的发言,并用笔做着记录。
  这是季春阔和搭档陈铁英今年参加的第四家百人以上企业的规范化工资协商会议。会上,企业和职工双方达成协议,职工工资增长10%。这个增长幅度在顺义区处于中上水平,受到职工认可。会议结束后,季春阔就会议开展情况对这家企业进行了总结和指导。早在会议前,季春阔就到企业了解了相关情况,并指导企业对会议召开进行了全面的准备,会议最后协商效果也比较理想。不过,季春阔最后提出,建议企业明年可以提到最低工资水平,跟全市标准相比,每年有一定的增长幅度。在季春阔细致的分析和建议下,企业工会表示了理解和认可。作为一名指导员,季春阔希望,每一个企业都能在他和同事的努力下,协商出实质性的效果。
  自从2011年7月开始,作为北京市总工会第一批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中的一分子,季春阔正式开始在顺义区基层工会中开始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工作,退休前,他在顺义区地税局当了10年工会主席,对基层工会工作比较熟悉。然而面对工资集体协商,季春阔也是从零开始。他先是仔细研究了市总工会的各项集体协商政策、方案,正如他说的,“自己吃透了才能指导别人。”上岗后,季春阔和另一名指导员陈铁英一组,负责顺义区南彩镇、北务镇、张镇等九个镇的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工作。在全市中,顺义区率先开展了25人以上企业的工资集体协商。面对辖区250家符合条件的企业,季春阔一家一家走访摸底,并指导各企业展开工资集体协商。2012年,富士特锅炉首次进行工资集体协商取得圆满成功,职工工资增长符合职工诉求,也受到企业理解和支持。这让季春阔感到欣慰,并以此为典型案例,吸取经验,继续开展其他企业的工资集体协商。
2013年底,北京市总工会提出了在百人以上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规范化的要求,顺义区总工会积极响应,季春阔更是在第一时间行动起来,制定了工作方案,在各个企业展开宣传,从前期调研指导到后期参加现场会,每个企业最少去两次,圆满完成了阶段化的规范化任务。
  多年的实践工作,季春阔已经成为了工资集体协商指导领域的专家,对其有了深层次的理解和思考。他认为,工资集体协商的提质增效,首先要企业工会,街道、镇二级工会以及区总工会三方同力,共同促进工资集体协商的落实。其次,要加强对职工代表的培训,让他们愿谈、会谈,发挥好主角作用,才能提高协商质量和效果。季春阔的想法得到区总工会的支持,在今后的工作中,他也会把这些理念变为行动,把工资集体协商落到实处,让企业和职工实现双赢。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