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2015-12-19
作者:
来源:
徐小明
要让更多职工
从工资协商中受益
□ 本报记者 余翠平
“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是我人生的第二份事业!” 2015年,徐小明被聘为北京市工资协商指导员,到北京市服务工会工作。虽然他从事政治工作30多年,但对工资协商工作知识了解相对肤浅。作为工资协商工作的一名新兵,他需要从头学起。
2015年他参加了北京市总工会权益部组织的四次学习,先后参加了南京工资协商指导员的培训、北戴河培训、工资协商现场观摩会,系统学习了工资协商专业知识。
今年3月至4月,在北京市服务工会王丽明主席的带领下,徐小明对北京市清洁行业劳动关系状况进行了调研。在调研过程中他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通过召开企业经营者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深入清洁行业走访典型企业与职工面对面座谈等多种方式进行调研。
“我认真听取企业家和一线职工的意见和诉求,并根据北京市清洁行业企业和职工调查表数据分析,结合企业家、职工座谈会反映的情况,撰写了北京市清洁行业劳动关系情况调查报告。”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根据他的调查报告,写出的专报,引起了市总工会领导的高度重视。
为开展北京市餐饮行业工资协商工作,徐小明有针对性地对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股份制企业、美食街区不同类别企业开展调研。
“我们专题调研的重点,就是为了了解企业职工工资标准、加班工资、工资增长的幅度、职工社会保险的缴纳及支付保障等方面的问题,并征求职工的意见和建议。”
徐小明说,在座谈和调研中,他们发现,眉州东坡和大董烤鸭店作为具有代表性的北京私营企业,每年签订工资专项合同来保障职工的权益,职工在企业享受包吃、包住、工资、加班费按时发放,并享受带薪休假,企业发放的福利。职工工资增长的幅度在10%以上,职工收入稳定在3000元左右。对工资收入职工比较满意,他们也很欣慰。
2015年在服务工会的带领下,徐小明参与了餐饮行业工资专项合同集体协商的全过程,从发出要约,确定劳资双方协商代表,工资协商,到签订工资专项集体合同。
徐小明说,餐饮行业工资专项合同文本制定,前期调研分析,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对国企、私企不同类型企业调研,了解餐饮行业工资状况。根据数据分析制定合同文本草稿,与各区县、开发区相互沟通、上下交流,反复征求意见,文本三易其稿,经律师、外聘专家把关,最终形成餐饮行业的工资专项合同正式文本。在继续执行2014年女工保护条款基础上,今年文本中增加了防暑降温费条款内容。
“截止到11月22日,全市共有确认签约餐饮企业835家,覆盖企业923家,覆盖职工46347名,这让我充满成就感,以后我会再接再厉,让更多职工从工资集体协商中受益!”徐小明感慨地说。
辛大雄
能坐下来谈就是胜利
□ 本报记者 陈曦 文/摄
“通过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可以搭建职工与企业的沟通机制,化解矛盾,所以现在,我认为,只要能坐下来谈,谈不谈得成,都是一种胜利。”说话的是北京市工资协商指导员辛大雄,他负责指导西城区北片地区的工资协商工作。从事这项工作5年多来,他传授给他人的不仅是格式化的工作程序,更是自己对于这项工作的深层理解。
“开始,我也是两眼一抹黑。”说起2006年刚接触这项工作的情形,辛大雄直摇头。那时,他还在什刹海街道工会工作。参加了几次区劳动局的培训,又看了文件样本,才明白了一点。辛大雄说,也正是因为有了相同的工作经历,他才更加理解基层工会工作者们现在遇到的困惑和难题。
“在企业开展集体协商工作,关键要获得党政、行政一把手的支持。国有改制企业组织基础较好,对工会工作比较支持,工作相对好开展,可是民办私营企业就难了。”辛大雄说“因为很多老板都觉得,一切都是自己说了算。”
辛大雄介绍,民营企业北京基业达电气有限公司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经历就很“巧”。虽然他跟基业达的老板并没有私交,可负责过什刹海北片地区人大代表的选举工作,而基业达又是辖区企业,老板又被评选为了区人大代表,他们就这样认识了。“作为区人大代表,老板很支持工会工作。事实也证明,他们尝到了甜头,不然不会培养出刘军这样的全国劳模。”
“拉近与企业的距离和感情很重要。”辛大雄说,对于一些难以突破的企业,他会想些特别的点子。比如联合街道城管、劳动科等“强势部门”一起开会,向企业部署集体协商工作。但是当企业遇到困难求助的时候,他们也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
虽然名为“工资协商指导员”,但是这几年,他做了很多“额外”工作,比如建会。辛大雄介绍说,2012年,西长安街街道总工会想在西单婚庆一条街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可是却发现工会方没有主体。但是如何建立工会联合会,街道总工会没有经验,无从下手。在了解这一行业的特点后,他制定出成立工会联合会、推进工资协商和召开职代会3项工作同时推进的工作方案。
那段时间,他每天骑着那辆破旧的自行车往返于家和西长安街,与企业方代表沟通协商内容,起草有关建会、工资协商的各种文件。经过几个月的努力,西单特色街婚庆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协议》终于签订了。
采访中,记者发现,以前,都是亲自“上阵”的辛大雄,现在正逐渐转向“幕后”工作。多次开展工资集体协商讲座、模拟协商,扩大工资协商工作影响力,培养新人。“今年开始工资集体协商规范化建设工作,需要大量专业的工作人员,光靠我们几个指导员,可能很多工作无法开展。所以现在有活儿了,我尽量让工会服务站的工作人员在前,我在后面指导,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辛大雄说。
范秋香
不怕“跑断腿”
敢啃“硬骨头”
□ 本报记者 边磊
从2011年开始负责东城区总工会的工资集体协商工作,范秋香已经在这个岗位上埋头苦干了近5年。她是北京市第一批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当年与她一同竞聘上岗的指导员,很多中途退出了,离开的原因,都是“受不起这份儿罪”。但范秋香却踏踏实实地将这份“受罪”的活儿做到现在,她跟不断加入的新同事们一起克服困难,想方设法完成任务。
“现在工会工作已经成了我的特长,所以别的工作薪酬再高,我也会选择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这个工作。”范秋香告诉记者,自己刚退休时正好赶上市总工会招聘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她想都没想就报名了。
范秋香身上有所有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的特征:知法律、懂政策、通业务、会维权、善协调。在基层,大家喊范秋香为“范老师”,因为真真正正有许多问题等着她来指导。
工资集体协商每年的任务不同,东城区在这方面的工作一直名列前茅,这离不开指导员的专业能力。
范秋香谈工作从不说挨冻、挨饿、受累、受气的事儿,也不提自己的病痛。她一开口,说的多是哪个单位如何开展工资集体协商,遇到什么问题、怎么解决。从行业工资协商,到楼宇企业工资协商,再到百人以上企业协商,范秋香一个一个破解着难题。
她善于总结,总结出了进一步开展工资协商的几个瓶颈问题:一是缺乏有关的法律依据和强制力,一些难啃的“骨头”攻不下来,如果老板就是不同意协商,一点办法没有;二是员工的心态、观念还不到位,有的企业工会主席甚至觉得自己没资格跟老板谈工资,“不符合身份”;三是由于全国开展工资协商的程度不同,对一些总部不在北京的企业开展工作总有“鞭长莫及”的无奈。
不过无论遇到什么问题,范秋香都会积极面对。
今年,范秋香指导了龙潭街道和东花市街道两个街道美容美发行业联合谈薪。借东花市街道美容美发行业联合工会的优势,弥补了龙潭街道美容美发行业协商主体缺失的问题,体现了“大行业”协商的发展态势。
范秋香说:“东花市、龙潭街道跨地区联合行业协商,以大带小,扩大了协商覆盖面,覆盖企业由原来的11家增加至37家,职工由91人增加至300余人;跨地区联合行业协商,加强了同行业企业间的交流,减少了职工的盲目流动,避免了行业内的不正当竞争。”
今年东城区总工会在工资集体协商中的重点是程序规范。无论大小企业、什么行业,谈薪时一定要体现出正规化。在龙潭和东花市街道联合协商当天,双方12名协商代表对两地区美容美发行业职工共同关注的年度平均工资调整幅度、最低工资标准、个人计件流水提成比例、福利待遇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平等协商,最终形成了共识,通过了2015年度美容美发行业《工资专项协议(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