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劳动者周末 > 正文

专题

2015-12-05 作者: 来源:

  韩国强
  北京城市照明管理中心
  2015年北京市“职工技协杯”职业技能竞赛冠军
  比赛工种:配电线路
  不是笨鸟  也要先飞
  □本报记者 张江艳 文 通讯员 张超 摄
  近日,北京城市照明管理中心传来捷报,在2015年北京市“职工技协杯”职业技能竞赛配电线路比赛中,中心职工韩国强获得冠军。而且,比赛前10名中,有7名选手来自该中心。韩国强是一名1987年出生的年轻小伙儿,参加工作仅仅7年,却在竞争激烈的比赛中拔得头筹。韩国强的经历告诉我们,不是笨鸟,也要先飞,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在高高的电线杆上,28岁的小伙儿韩国强从容地进行配电操作。这是2015年北京市“职工技协杯”职业技能竞赛配电线路比赛决赛现场。经过5个月的训练,韩国强用汗水练就高技能,最终脱颖而出斩获了大赛第一名的桂冠。
  从今年的7月份开始,大赛正式开启。此次比赛分为初赛、复赛、决赛三个阶段,每场比赛分为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两部分。其中,理论知识比赛成绩占总成绩的30%,技能操作比赛成绩占总成绩的70%。按总成绩排名,前30%的选手将晋级下阶段比赛。
  从进入初赛以来,韩国强将自己全部精力放在比赛上,每天利用休息时间进行练习,白天进行实操练习,晚上学习理论知识。“说实话,压力很大,不管是理论还是实操方面,我的师哥他们都很厉害。一道选择题,他能说出在哪一页。”这次比赛参加人数本来就多,能力也很强,总成绩要达到前30%才能进入下一场比赛,对于韩国强来说,无疑是“压力山大”。
  “压力就是动力,别人背一道题,我背三道题,别人练一遍,我练五遍。即使不是笨鸟,也要先飞。”韩国强不仅下了更多的功夫,还与有经验的师哥“打”成一片,学习师哥的操作方法。通过努力,他在初赛获得第九名,在复赛获得第七名。
  决赛前夕,正赶上国庆假期,韩国强选择在单位训练,他不是不想回家,而是没有时间回家。照明中心工会特别为选手请来老师,带他们去大兴集训。“有时,一身崭新的工作服,经过一天的训练,干了湿、湿了干七八遍,就不能穿了。尤其是手上增添的伤已经不知道疼了,好多人睡觉时候说梦话都是在背题。”韩国强把这次比赛总结了八个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一次蹬杆培训,从早上8点开始训练,一直到傍晚太阳落山。对于韩国强在内的6名新生来说,相当于一场困难的攻坚战。傍晚,6人的脚好像已经不会走路,累得瘫倒在地。韩国强没有顾上歇着,他记得班长说过,蹬杆是一名配电线路工人的基础,如果不打扎实,别的工作根本完成不了。于是,他利用晚上休息时间主动请教师傅,将他们的“绝招”一一掌握。就是这样,通过学习、观摩、请教、总结,韩国强熟练掌握了电缆的T接、灯具接线、“三遥”系统、变压器操作等等每一项工作。
  此外,他利用周末时间报考华北电力大学,对电力专业知识认真学习。“我觉得人生就像一个充电宝,就是要不停地进行充电,时刻要保证自己电量充足。”韩国强说道。
  除了技能过人,韩国强还在工作中勇于担当社会责任,在中心参与救灾任务时,他主动冲在前面,为老百姓用心服务。
  2012年11月3日,延庆县境内遭遇60年不遇的一场暴雪,造成全县境内近两万余棵树木折断,致使全县道路交通基本处于瘫痪状态,延庆需要援助。中心共产党员服务队第一时间奔赴了受灾现场,韩国强主动请缨参与其中。
  为期8天的抗击冰雪、援助延庆应急抢险工作,每天工作近12个小时,平均温度在零度以下,下雨、下雪、大风等恶劣气候更加剧了救灾困难。韩国强等服务队抢险救灾人员分4组配合园林局工作人员对受灾树木进行截枝。他们踩着泥泞的道路,虽然穿着高帮靴,但还是经常有泥巴夹杂着雪水掉进鞋里,雪水打湿了鞋和袜子,他们的脚一整天泡在雪水里,感到钻心的凉……
  在一次抢险中,韩国强一组负责延庆中学区域的去树工作,为了保证第二天学生正常上课,他们从早上7点一直干到晚上10点。15个小时,夜里韩国强回到宿舍时身体已经麻木,躺在床上5分钟便睡着了。
      他和同事这样的奉献,换来的是保证了延庆城区及时恢复供电。
 
  姚洪磊
  地铁机电分公司
  2015年北京市“职工技协杯”职业技能竞赛冠军
  比赛工种:地铁屏蔽门
  为乘客的安全我甘愿当“夜猫子”
  □本报记者 阎义 文/摄
  记者是乘坐地铁的常客,在采访地铁机电分公司一级维修师、北京市“职工技协杯”职业技能竞赛地铁屏蔽门工种冠军姚洪磊之前,先乘坐的是地铁一号线,再转乘地铁环线,再转乘地铁十三号线到上地站。记者发现,地铁一号线和环线都没有安装屏蔽门,十三号线则安装有屏蔽门。在上地站屏蔽门室里,28岁的姚洪磊告诉记者:“目前。北京的地铁线上,只有一号线和环线没有安装屏蔽门,十三号线安装的屏蔽门也是正在试运行中。我就是负责屏蔽门的维修工作。屏蔽门是乘客的安全门,地铁运行的保障门。在维修屏蔽门时,我们不能有丝毫的马虎。”
  “2008年我从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毕业,被分配到了地铁机电分公司,做维修电工。”姚洪磊说。从此,姚洪磊的工作时间便进入到三班倒的阶段。令他难熬的是上夜班,别人都进入了梦乡,可他却在检查机车、轨道等各处的复杂电线。
  2012年,地铁迎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十三号线要安装屏蔽门。为了更好地熟悉屏蔽门设备的知识,这年2月,姚洪磊与5名同事到5号线天通苑北站学习屏蔽门设备知识。姚洪磊说:“经过两个多月,我们比较全面地学习了屏蔽门设备的基础知识及计表维修作业。”2012年年底,姚洪磊全程参与了十三号线安装、调试屏蔽门设备的工作。这期间,他对屏蔽门设备的机械系统和电气系统的运行情况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时,单位又对他们进行了封闭式的培训。培训时,厂家技术人员从屏蔽门设备的样机到屏蔽门的中央控制柜(PSC机柜)、驱动电源柜、控制电源柜和电池柜一一详细地介绍给姚洪磊和同事们。姚洪磊更加全面系统地学习了屏蔽门知识。
  因为屏蔽门设备是全新的设备,以前从未接触过,所以姚洪磊对屏蔽门设备的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培训中,姚洪磊做了大量的学习笔记,把每项专业知识和学习心得进行详细地记录,回到家中,再进行复习,对搞不清楚的问题记录下来,向厂家的技术人员询问,直到问清楚为止。单位成立屏蔽门专业技师组后,姚洪磊还将不懂、不会的问题向老师傅询问。他说:“同样是新设备,老师傅比我们年轻人学习、领会得就快。老师傅有丰富的工作经验,非常强的工作能力。陈凤桐师傅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积累的屏蔽门设备维修经验告诉了年轻人,使年轻人获益匪浅。”
  屏蔽门设备安装后,姚洪磊投入到屏蔽门设备维护工作中。白天屏蔽门设备随着机车的运行而开关;夜晚,机车停止运行,而屏蔽门还没有“休息”。因为这时正是姚洪磊和同事们对屏蔽门进行安全检查的时刻。他说:“我也成了‘夜猫子’。我对自己所管辖的屏蔽门设备都有详细的检修和发生故障的记录,总结了处理故障的方法。我还把一些疑难故障记录下来,向老师傅和技术能力比我好的同事请教。”姚洪磊把单位每个月召开屏蔽门设备故障分析会当做一次学习的机会。他对自己提出的学习要求是“不松懈,不倦怠,求突破”。
  也正是对自己严格的学习要求,成就了姚洪磊在职业技能竞赛上摘取地铁屏蔽门工的冠军奖牌。他非常得意地对记者说:“这次竞赛中的很多题,我在工作中都遇见过,感觉似曾相识,所以,我解题时感觉没有什么难度。”
  在姚洪磊单位的板报上,设立了“一周一题”的学习专栏。姚洪磊指着学习专栏对记者说:“一周一题!一年后,我能从这个专栏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技术肯定也能够得到提高。”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