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劳动者周末 > 正文

专题

2015-11-19 作者: 来源:劳动午报




丰台区教育工会

旅游采风学会了获奖歌曲
  “优美的歌词、欢快的旋律……我们仿佛来到了云南大理,化身成了白族的青年男女,彼此倾诉衷肠,表达着对美好爱情的赞美之情,同时用充满阳光的心向往着美好的生活……” 就在今年由北京市总工会举办的“劳动者之歌”歌咏比赛中,丰台区教育工会以优美动人的白族歌曲《唱歌唱到心相合》赢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获得了比赛的二等奖。
  为了满足丰台广大教师对音乐的爱好,2013年教师节,丰台区教师合唱团成立,参加合唱团的,有丰台各个学校的音乐老师,还有非专业、爱好音乐的老师,他们有教语文的,数学的,体育的,物理的,等等。
  “我们丰台教师合唱团最多的时候达到了80多人,每周五下午,我们会在丰台区少年宫组织唱歌活动,这次一共有近70名的教师合唱团成员参加了北京市总工会举办的‘劳动者之歌’歌咏比赛呢。”丰台教育工会孙桂荣老师感慨地告诉记者。
  孙桂荣说,选择《唱歌唱到心相合》作为参赛曲目还有一番故事呢。原来,教师合唱团的一名指导老师到云南大理采风时,听到了白族青年演唱的《唱歌唱到心相合》,立刻就被充满民族风情的歌曲内容、轻盈欢快又充满自然美感的旋律吸引了。他马上跟当地人学唱了这首歌,并四处寻找曲谱,最终手抄了曲谱带回了北京。在组织丰台教师合唱团的老师们练习歌曲时,他把这首歌推荐给了大家,立刻受到教师们的热烈欢迎,于是每周五的唱歌活动中,练习这首《唱歌唱到心相合》成了活动内容之一。
  “怎么说呢,这首《唱歌唱到心相合》难度很高,因为它里面的高音多,而且有着独特白族风情的旋律很难掌握,虽然听起来非常美,但是对很多没有经过专业声音训练的老师来说,训练起来困难很大。”
  为了唱好这首歌,丰台教师合唱团的老师开始去了解和熟悉云南大理白族人的风土民情和日常的生活,从了解他们的生活入手,逐渐在唱歌的过程中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唱歌时投入的感情也就更饱满,更有感染力了。
  有了情感的支撑,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老师们又开始练习旋律,此外,背歌词,每句的旋律怎样唱得更优美等……他们开始了漫长的训练。
  “从练习到参加丰台区五月的鲜花歌唱比赛,我们整整训练了一年,终于凭借完美的舞台表现,赢得了丰台区五月的鲜花比赛一等奖,这对我们是极大的鼓舞!” 孙桂荣激动地说。
  很快,7月中旬,丰台教育工会参加了“劳动者之歌”歌咏比赛,参赛曲目包括必选歌曲《北京晨曲》和选唱歌曲《唱歌唱到心相合》。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练习了那么久,当站在舞台上的时候,是一种很兴奋的激情状态,跟随着欢快的旋律,我们仿佛来到了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大理,在自然的美景里,尽情倾吐着自己对心上人的爱恋,那种喜悦,那种欢乐深深吸引了我们,我们用歌声唱出了白族青年的美好爱情。”最终丰台教育工会凭借出色的演唱,赢得了二等奖。
  □ 本报记者  余翠平
齐秋萍
和家人吃海鲜时聊出的笑料 成了微故事灵感
  爸爸边给儿子剥皮皮虾边给儿子灌输知识,说皮皮虾算是海底的小霸王,但是致命伤是味道鲜美。虽是个字数极少的微故事,但其中却融合了对人类的讽刺、父母对孩子溺爱等多个角度的社会问题。
  说起编写这个故事的缘由,首开集团方庄物业公司的职工齐秋萍说,这是自己和家人在聚会吃海鲜的时候聊出来的笑料。“吃皮皮虾的时候,我弟弟说起他看过的一个电视节目,里边介绍皮皮虾不仅有坚硬的铠甲,还能发起大力的攻击,把猎物击晕。我们就在后边纷纷接话,说还不是成了我们口中的美味。”
  本是一笑而过的谈资笑料,却被有心的齐秋萍记在了心里。没过多久,齐秋萍就对这个笑话进行了改编,写成了微故事。“因为这个小故事让我印象太深刻,我觉得人的力量太强大了,海底小霸王也扛不过人。”齐秋萍笑着说。
  在编写过程中,齐秋萍还将情景设定为了父与子的对话。“文中的父亲就如中国大多数父母一样,任何场合都不忘给孩子灌输文化知识,却忘了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齐秋萍说,如同皮皮虾有致命缺点一样,自理能力的缺乏也有可能成为日后孩子的致命缺点,遗憾的是很多家长在灌输着这样的知识,自己却在做着相反的事情。
  齐秋萍看到自己身边的很多家庭都是这样宠溺孩子的,不仅帮很大年纪的孩子剥虾皮,还巴不得喂到嘴里去。“这还不算什么,家长觉得这是很正常的事。孩子的致命伤可能就是家长造成的。”齐秋萍认为,这样的做法养成了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因此将其融入到故事中,将本是简单的故事含义进行了升华。
  “社会上的负面新闻太多,有很多事不用特别在意。看多了负面新闻,会让读者的心理变得不健康。”齐秋萍说自己是个乐观的人,每天乐乐呵呵的,总是能够记住有意思的事情,不好的事情不想记,也记不住。
  工作和生活中难免遇到和家人、同事有矛盾的时候,这个时候越往下说,会让双方越生气,其实没有什么真正的问题,只是双方的角度和立场不同。往往她会很幽默的说上一个小段子,双方一乐,事情也就过去了。
  能够把微故事改编的如此成功,这和她平时爱阅读密不可分。每两周齐秋萍都会去一次首都图书馆,她爱看《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少有人走的路》等经管类、心灵鸡汤类的图书,也爱看各种的期刊。“杂志中间有插页笑话,看过之后我会记在心里,虽然短小,但是反映了一些社会上的事,没事的时候想起来也能自己乐一乐。”齐秋萍眯起眼睛笑起来。
  □本报记者 刘欣欣

丰台区教育工会
旅游采风学会了获奖歌曲
  “优美的歌词、欢快的旋律……我们仿佛来到了云南大理,化身成了白族的青年男女,彼此倾诉衷肠,表达着对美好爱情的赞美之情,同时用充满阳光的心向往着美好的生活……” 就在今年由北京市总工会举办的“劳动者之歌”歌咏比赛中,丰台区教育工会以优美动人的白族歌曲《唱歌唱到心相合》赢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获得了比赛的二等奖。
  为了满足丰台广大教师对音乐的爱好,2013年教师节,丰台区教师合唱团成立,参加合唱团的,有丰台各个学校的音乐老师,还有非专业、爱好音乐的老师,他们有教语文的,数学的,体育的,物理的,等等。
  “我们丰台教师合唱团最多的时候达到了80多人,每周五下午,我们会在丰台区少年宫组织唱歌活动,这次一共有近70名的教师合唱团成员参加了北京市总工会举办的‘劳动者之歌’歌咏比赛呢。”丰台教育工会孙桂荣老师感慨地告诉记者。
  孙桂荣说,选择《唱歌唱到心相合》作为参赛曲目还有一番故事呢。原来,教师合唱团的一名指导老师到云南大理采风时,听到了白族青年演唱的《唱歌唱到心相合》,立刻就被充满民族风情的歌曲内容、轻盈欢快又充满自然美感的旋律吸引了。他马上跟当地人学唱了这首歌,并四处寻找曲谱,最终手抄了曲谱带回了北京。在组织丰台教师合唱团的老师们练习歌曲时,他把这首歌推荐给了大家,立刻受到教师们的热烈欢迎,于是每周五的唱歌活动中,练习这首《唱歌唱到心相合》成了活动内容之一。
  “怎么说呢,这首《唱歌唱到心相合》难度很高,因为它里面的高音多,而且有着独特白族风情的旋律很难掌握,虽然听起来非常美,但是对很多没有经过专业声音训练的老师来说,训练起来困难很大。”
  为了唱好这首歌,丰台教师合唱团的老师开始去了解和熟悉云南大理白族人的风土民情和日常的生活,从了解他们的生活入手,逐渐在唱歌的过程中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唱歌时投入的感情也就更饱满,更有感染力了。
  有了情感的支撑,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老师们又开始练习旋律,此外,背歌词,每句的旋律怎样唱得更优美等……他们开始了漫长的训练。
  “从练习到参加丰台区五月的鲜花歌唱比赛,我们整整训练了一年,终于凭借完美的舞台表现,赢得了丰台区五月的鲜花比赛一等奖,这对我们是极大的鼓舞!” 孙桂荣激动地说。
  很快,7月中旬,丰台教育工会参加了“劳动者之歌”歌咏比赛,参赛曲目包括必选歌曲《北京晨曲》和选唱歌曲《唱歌唱到心相合》。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练习了那么久,当站在舞台上的时候,是一种很兴奋的激情状态,跟随着欢快的旋律,我们仿佛来到了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大理,在自然的美景里,尽情倾吐着自己对心上人的爱恋,那种喜悦,那种欢乐深深吸引了我们,我们用歌声唱出了白族青年的美好爱情。”最终丰台教育工会凭借出色的演唱,赢得了二等奖。
  □ 本报记者  余翠平
齐秋萍
和家人吃海鲜时聊出的笑料 成了微故事灵感
  爸爸边给儿子剥皮皮虾边给儿子灌输知识,说皮皮虾算是海底的小霸王,但是致命伤是味道鲜美。虽是个字数极少的微故事,但其中却融合了对人类的讽刺、父母对孩子溺爱等多个角度的社会问题。
  说起编写这个故事的缘由,首开集团方庄物业公司的职工齐秋萍说,这是自己和家人在聚会吃海鲜的时候聊出来的笑料。“吃皮皮虾的时候,我弟弟说起他看过的一个电视节目,里边介绍皮皮虾不仅有坚硬的铠甲,还能发起大力的攻击,把猎物击晕。我们就在后边纷纷接话,说还不是成了我们口中的美味。”
  本是一笑而过的谈资笑料,却被有心的齐秋萍记在了心里。没过多久,齐秋萍就对这个笑话进行了改编,写成了微故事。“因为这个小故事让我印象太深刻,我觉得人的力量太强大了,海底小霸王也扛不过人。”齐秋萍笑着说。
  在编写过程中,齐秋萍还将情景设定为了父与子的对话。“文中的父亲就如中国大多数父母一样,任何场合都不忘给孩子灌输文化知识,却忘了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齐秋萍说,如同皮皮虾有致命缺点一样,自理能力的缺乏也有可能成为日后孩子的致命缺点,遗憾的是很多家长在灌输着这样的知识,自己却在做着相反的事情。
  齐秋萍看到自己身边的很多家庭都是这样宠溺孩子的,不仅帮很大年纪的孩子剥虾皮,还巴不得喂到嘴里去。“这还不算什么,家长觉得这是很正常的事。孩子的致命伤可能就是家长造成的。”齐秋萍认为,这样的做法养成了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因此将其融入到故事中,将本是简单的故事含义进行了升华。
  “社会上的负面新闻太多,有很多事不用特别在意。看多了负面新闻,会让读者的心理变得不健康。”齐秋萍说自己是个乐观的人,每天乐乐呵呵的,总是能够记住有意思的事情,不好的事情不想记,也记不住。
  工作和生活中难免遇到和家人、同事有矛盾的时候,这个时候越往下说,会让双方越生气,其实没有什么真正的问题,只是双方的角度和立场不同。往往她会很幽默的说上一个小段子,双方一乐,事情也就过去了。
  能够把微故事改编的如此成功,这和她平时爱阅读密不可分。每两周齐秋萍都会去一次首都图书馆,她爱看《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少有人走的路》等经管类、心灵鸡汤类的图书,也爱看各种的期刊。“杂志中间有插页笑话,看过之后我会记在心里,虽然短小,但是反映了一些社会上的事,没事的时候想起来也能自己乐一乐。”齐秋萍眯起眼睛笑起来。
  □本报记者 刘欣欣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