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劳动者周末 > 正文

编读

2015-11-14 作者: 来源:

  ■我要问编辑
  报道写出了我的心声
  朝阳区读者贾飞:看了《劳动者周末》第88期的《我在北京过得挺好的》这篇专题报道之后,我特别感动。作为一名北漂来说,尽管人在他乡,但我对家乡的牵挂却从来没有被距离隔断过。就像报中所写的一样: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在昏黄的灯光下,他们的心早已随着一封封家书,飞回了远方的家中……感谢《劳动者周末》策划这样的选题,让我们读者身临其境,产生共鸣!
  编辑:《劳动者周末》的每一期专题都是我们编辑部认真讨论的结果。《我在北京过得挺好的》是我们精心策划的选题,通过展示各个行业农民工的家书,向读者展现他们的思乡之情。非常感谢您对《劳动者周末》的关注,今后我们会在选题策划方面进一步加强,为职工呈现更好的文章。
  如何参加手机摄影大赛
  首华物业公司读者赵欣:一直想参加周末报的“北京市职工手机摄影大赛”栏目,请问现在还能参与吗?我拍摄什么主题好?
  编辑:欢迎参加我们的手机摄影大赛。小编鼓励您拍摄社会新闻、职场瞬间、家庭生活和人物肖像类的照片。社会、家庭、职场,让我们一起“拍”起来吧。
  近日有好电影吗
  海淀区读者顾维维:我最喜欢看贵报的“影视推荐”栏目,请问近期有什么好看的电影吗?可否帮我推荐几部?
  编辑:感谢您对《劳动者周末》的关注!近期有很多好看的电影, 有悬疑犯罪题材的口碑佳片《我是证人》,也有动作冒险大片《移动迷宫2》,还有温情卡通片《史努比:花生大电影》。另外,《山河故人》也是好评如潮的影片,三种画幅三个年代,意象符号直白复现,形式足够让影评人亢奋几天;弱化社会批判,理顺叙事逻辑,对故人故土的怅惋,内容也轻松勾起共鸣。在这充满寒意的季节里,看部电影来取暖,是个不错的选择。
 
  向通讯员征稿
  自《劳动者周末》创办以来,得到了本报通讯员的大力支持,衷心感谢各位通讯员的辛苦付出。现开办“我是通讯员”栏目,欢迎广大通讯员分享你与《劳动者周末》的故事,给大家提供一个总结、思考、探索、讨论的平台。
  与《劳动者周末》携手追寻:新闻总在,探索不止。
  投稿邮箱:ldzm2013@126.com
  编辑部
 
  我与《劳动者周末》
  的情缘
  □通讯员 李想
  中建一局第二建筑有限公司
  说到与《劳动者周末》的情缘,应该起源于2014年周末的一次加班。那次加班是因为要准备一个关于梦想的征文,文中写到“曾梦想中的未来是蜷在阳台的藤椅上,一边喝着咖啡,一边看报纸。”写完这句话的时候觉得沮丧,原本想象中的藤椅、咖啡、报纸而今只能周而复始的电脑、键盘、加班,于是就有了一种“小爷不写了”的任性情绪。也就是这个任性情绪,让我决定在堆成山的报纸里面,找上一份贴心的,给自己沏杯咖啡坐在窗边,好好享受一下午后的闲适。
  这份闲适在拿起《劳动者周末》后便一发不可收拾,成了我近一年来每个周末的必修课,《劳动者周末》也就成了我每周末最安逸的时光。品着咖啡,也品味着报纸中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和各行各业百态的辛酸与幸福,慢慢地觉得自己曾经憧憬的生活,大抵就是如此了,透过一份报纸,看到更多彩的生活,获得一份内心的安逸。至于为什么会一见钟情,我觉得可能是因为自己本身是个感性的姑娘吧,平时的工作看多了政治,写多了文件,大多数的报纸也多是“讲政治”的,但《劳动者周末》却独树一帜地真正唱起了每一个劳动者的咏叹调,在这里总是可以不经意地找到自己的影子。
 
  ■嗨!《周末》
  真诚感谢读者朋友对《劳动午报·劳动者周末》的厚爱。欢迎来信畅谈阅读后的感受和对报纸的意见或建议,并附上你的详细联络方式。读者的每封来信我们都会用心阅读。
  《劳动午报·劳动者周末》电子邮件:ldzm2013@126.com
  来信请注明姓名、单位、地址和联系电话。
 
  《劳动者周末》,
  我的周末“栖息地”
  读者  朱磊
  是工作拉近了我对读报的热情,是读报勾起了我对写作的激情,是写作指引我学会了抓重点看角度。文字的海洋丰富多彩,作为一名通讯员的我,无形中也使我与劳动者周末紧密相连,每次翻阅《劳动者周末》时,养生、专题人物、文娱生活、摄影写作,各类信息映入眼帘,它记载着无数劳动人民的身影,同在平凡的岗位上,用自己的朴实、勤恳撰写着一系列丰功伟绩。
  如今,《劳动者周末》已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每逢周末我都会抽出时间,静下心来认真浏览一番,同时我还呼吁身边朋友、家人一同订阅这份报纸。如今《劳动者周末》已经是我周末生活的“栖息地”了。
 
  《周末》职场栏目
  激励着我
  读者  张蕾
  作为一名工会干事,我平时主要的工作就是服务职工。我来到这个岗位不到一年,工作经验尚浅,可在阅读了《劳动者周末》的“职场”栏目后,看到那么多工会干事工作都做得那么好,我感到很惭愧。于是,根据《周末》报的内容,我给自己制定了工作计划。
      面对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做到多请教、多留心、多学习,在实践工作中增长工作经验和人生阅历。每一期《劳动者周末》的“职场”栏目我都会认真阅读,向同行们借鉴工作方法,向他们学习踏实的工作精神。现在,《劳动者周末》已经成为了我的半个师傅!
 
  《劳动者周末》
  我离不开的良师
  读者  马莉
  《劳动者周末》的内容很丰富,图片多,故事也多。它是我平时最爱看、也最关注的报纸。其中6月27日这期,正好有为“七一”专题特别开设的“党员日记”这个栏目。作为一名党龄不长的党员,这个栏目最吸引我。
  看着各行各业党员们的一幅幅照片,一篇篇日记,虽未谋面,但却感到并不陌生。一段段不长的文字,虽然只记录了他们在各自工作中的一个个小片段,但却反映出党员们敢于担当、内心宽厚的优秀品质。
  读了《劳动者周末》的“党员日记”栏目后,让我牢牢记住了这些平凡党员在各自工作岗位中所做出的不平凡的工作业绩,他们都是我学习的榜样。这些党员像一盏盏明灯,在我工作不顺利的时候,给予我力量,为我指明方向。《劳动者周末》是我离不开的良师益友。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