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劳动者周末 > 正文

专题

2015-11-07 作者: 来源:

  向善行善
  人生因奉献而精彩
  ——探访首都职工志愿者
 
  立善心,他们进社区,为老人修脚,为市民义诊;
  存善念,他们到工地,辅导农民工子女,矫正不良少年;
  行善举,他们植绿造林,帮助垃圾分类,维护交通秩序;
  他们服务社会,助人为乐,爱岗敬业。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首都职工志愿者。他们的善言善行犹如涓涓细流,汇成大河,已经成为京华大地一股强大的暖流……
 
  清华池社区志愿服务队
  35年为十几万老人治疗脚病
  □本报记者 阎义 文 通讯员 王立华 摄
  清华池社区志愿服务队成立于1980年,是以全国劳模李金明为发起人的志愿服务队。35年来,人员更换了几代,先后有近百名青年员工参加服务队。李金明对记者说:“服务队的宗旨没有变。从当初用三轮车接送老人进店洗澡,到现在配备了8辆汽车,面向全市开展志愿服务;从服务清华池附近的天桥社区,到现在走向远郊区县、全市500多个社区、敬老院、干休所,累计消除十几万老人的脚病。”2015年,志愿服务队被评为“北京市模范集体”。
  由于清华池位于南城的虎坊桥,所以许多其它城区的老人来店修脚困难。为此,从2000年开始,服务队从最初接送清华池周边行动不便老人进店修脚,扩展到走进社区,送修脚服务到老人家门口,逐步实现了“老人不出社区享受清华池专业修脚服务”。
  记者看到一张《社区服务、上门服务信誉卡》。李金明指着这张卡说:“2011年,服务队实施‘放心服务到您家’的服务工程,推出了这张卡。每一位老人在享受了清华池专业修脚服务后,都会收到这张卡。上面注明,社区负责人姓名、联系电话和温馨提示‘您修脚后如有不适,请拨打电话4000100026及时反映’。”第一位收到这张卡的是月坛街道的铁英老人。她激动地对服务队员说:“你们把服务送到我们身边了,还想着提醒我们修脚后如有不适怎么打电话,真是为老人想得太周到了。”
  服务队的热情服务拉近了与老人的关系。党员刘军梅带领五姐妹寒来暑往,走访全市街道社区,联系、安排、组织服务队为社区老人修脚服务,为老人宣传护足知识,脚病常识。老人们亲切地叫她们“闺女”。30多年来,服务队换了一代又一代,全心全意为顾客服务的精神也在传承和延续。服务队良好的成长环境,培养出六位全国和北京市级的劳模。青年修脚师马玉龙对记者说:“李金明老师岁数大了,他不可能独自一个人一直干下去,我们年轻人要跟上来,把志愿服务这个大旗接过来,继续扛下去,让更多的老人享受到清华池修脚的品牌服务。”
  孙雪超是大学生修脚师。他2010年加入服务队后,多次利用业余时间到敬老院义务修脚,他从李金明师傅身上学到了“我把顾客当亲人”的劳模精神和一丝不苟为顾客服务的认真精神。2011年重阳节前,孙雪超随服务队来到亦庄开发区为老人修脚。由于社区大、老人住的分散,他拿着工具箱、工具灯,一天连续上下楼为10位老人服务。一位92岁的奶奶曾经是电影演员,她坐在窗前细心地观察他修脚,不时夸道:“小伙子修脚真细致,手又轻,态度又好,解决了我的大问题。我脚疼走不了路,儿子工作忙没时间带我去修脚。今天孙大夫给我修好了,我又可以下楼晒太阳了。”每当听到老人对他的夸奖时,他说:“能用小小修脚刀为老人解除脚病痛苦,实现了我的人生价值——做一个有手艺,自食其力,对社会有用的人。”
  在服务队里像孙雪超这样的年轻人有很多,他们在为老人修脚的同时,传播了脚病预防知识,弘扬了清华池为老服务的精神,铸就了清华池品牌服务的金子招牌。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