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2015-11-07
作者:
来源:
北汽志愿者总队
已有30个分支
万余人参加志愿服务
□本报记者 马超
26年前,北汽第一支贴心人服务队正式成立,北京汽车贴心人服务队的旗帜第一次飘扬在职工的面前。理发、修理自行车、照顾孤寡老人、一支支来自北京汽车系统的贴心人服务队以一颗热心投入到了志愿服务中。
随着北汽的发展,有些企业面临着调整改制,但企业的志愿服务却从未间断过。今天,在顺义、在昌平、在大兴、在市区、甚至在湖南株洲,都可以看到北汽志愿者的身影。
2013年,北汽集团全系统已经有30支成建制的志愿服务队伍,万余人次投入到志愿服务中来。
去年3月3日,北汽集团职工志愿者总队成立,这也是本市首个职工志愿者总队正式成立。
2001年以前,北京汽车系统困难职工达1100余人,而当时北汽系统职工总数只有不到4万人;今天,北汽集团职工总数达到118000人,困难职工却不到百人。北汽的志愿服务已经从对困难职工的帮扶步入了“大帮扶、大奉献”时代,参与北京市大病救助基金、古树认养计划、暖疆基金、爱心邮包、首都职工绿色行动……北汽志愿服务已经渐渐成为一种习惯,北汽志愿活动已经渐渐成为一个品牌。
“我们要在企业倡导人人争当志愿者的时代风尚。”北汽集团党委常委、工会主席张辉说。
北汽集团职工志愿者总队成立以来,北汽集团系统内各种志愿服务活动一直不断,北汽职工志愿者的活动惠及职工、社会。
去年,北汽集团职工志愿者总队成立后3天,即3月6日,一场主题为“光荣绽放,爱传递”的特殊庆祝活动在北京汽车产业研发基地举行。此次活动一改传统节日颁奖表彰的形式,北汽集团工会将获得上一年度女职工先进个人和集体的奖励变成“母亲邮包”,定点捐赠给湖南省贫困地区母亲。
今年,北汽集团延续了去年的做法,再次邮寄出母亲邮包,捐赠给江西革命老区贫困母亲。
“把奖励变成母亲邮包捐赠,这非常有意义,也能让贫困母亲感受北汽的温暖。我们还填写了回音卡,上面有我们的详细地址。定向捐赠的贫困母亲收到邮包后,会给我们一个反馈。”捐赠结束后,三八红旗手们纷纷表示这样的活动有意义,能够展示企业正能量,展现负责任的企业形象。
“母亲邮包”是由全国妇联、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承办,以关爱贫困母亲为主题,发动社会各界通过“一对一”的捐助模式,将主要由日常生活必需品组成的“母亲邮包”准确递送至贫困母亲手中,帮助贫困母亲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困难的大型公益活动。
“你们笑了就有意义!”这是今年六一一位北汽工会干部发到微信朋友圈的话,更是全体北汽职工志愿者的心声。当天下午,北汽集团志愿服务总队来到“五彩鹿”行为矫正中心,为孩子们送去精美的文具、体育用品等“六·一”礼物。与自闭症儿童唱歌跳舞,共度了温馨又愉悦的“六·一”儿童节。
首都职工志愿建外街道服务大队
让年轻人既收获爱情又感受志愿服务
□本报记者 闵丹 文/摄
7月5日,在建外街道总工会举办的“相约在建外、见面别见外”的交友活动中,出现了一批首都职工志愿者的身影,统一的天蓝色制服在现场为青年职工们传递情感,他们像夏日的一丝清凉串起了职工的甜蜜事。在当天的活动现场,有5对青年职工向心仪的对象表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真爱,还有60多名职工在现场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加入了首都职工志愿服务的队伍中。
活动正式开始前,北京职工服务中心凌昊副主任为建外街道总工会授予了首都职工志愿建外街道服务大队队旗,正式开启了首都职工志愿建外街道服务大队的运行和服务。
在当天的交友活动中,主办方首都职工志愿建外街道服务大队为在场的100多位单身男女设置了丰富的互动游戏和交友环节,慢慢拉近了现场职工的陌生感。而首都职工志愿服务运行中心在会场一侧分别设立了信息采集、情感传递和深入了解三个区域,力争为现场职工提供类别清晰、内容丰富的志愿服务。“幸福对对碰”、“8分钟约会”、“挤眉弄眼”、“爱情大援救”等近十个游戏环节下来,现场的欢笑声也一浪高过一浪,青年职工踊跃的参与到游戏中,充分展示了各自的风采和才能。在以往的交友活动中,往往有些职工参与活动的热情比较高,但比较羞于向心仪的对象表现自己的交友意向。在情感传递区,单身男女可以将自己想要表达的情感以小纸条的形式交给信差志愿者,志愿者们会现场帮助职工交到其心仪的对象手中。
“现在交友活动中有的女士比较主动,会和就近的男士互相交换手机号或者微信,但有的会比较内向,这样现场传递情感的方式比较好,如果被拒绝也不会太尴尬。”一位在场的男士将一张写有自己联系方式的小纸条送到了志愿者的手中,希望得到他们的帮助。志愿者收到纸条后,也顺利将这份情感传递了出去。
在最后的真情邀约环节,现场共有5对男女嘉宾向自己心仪的对象表白,获得了现场观众的一致祝福。“感谢这次工会的活动,不仅能收获爱情,还能收获到志愿服务,以后有空闲的时间和志愿项目,我也会积极加入,动员更多的人加入到志愿的活动来。”现场成功牵手的陈先生感叹,当天的活动不仅收获了爱情,更让自己能有幸加入到首都职工志愿队伍,收获巨大。
“共建美丽通州”志愿者服务队
340余志愿者细分出8类服务项目
□本报记者 李一然 文/摄
从2015年3月下旬开始,在美丽的通州大运河畔,便开始活跃着一群“红马甲”——340余名志愿者组成的服务队。他们或在安置房交付前的小区擦拭门窗,或在路边绿化带捡拾垃圾,或在敬老院为老人义诊、理发,或在居民楼内清理小广告。他们就是由通州房地产开发公司、通州市政工程公司、中建三局北京公司联合组成的“共建美丽通州”志愿者服务队。
志愿者服务队成立的第一天,340余名志愿者分成三组,分别来到通州区梨园镇敬老院、通州一片新安置房项目现场、一大型居民社区,进行志愿服务。在通州区梨园镇敬老院,志愿者为老人义诊、理发、剪发,为敬老院擦门窗。130余名志愿者为迁新居的农民擦玻璃,把房屋打扫的干干净净。140名志愿者则清理城市小广告,受到居民的欢迎。
服务队根据志愿者的不同情况,制定了8项志愿服务项目。一是清洁家园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对社区、街道、公共场所等进行清洁服务;二是健康志愿服务,组织具有医疗卫生专业知识的志愿者开展“青春健康火炬行动”,定期到村镇、社区开展健康咨询、医疗义诊、卫生讲座等志愿服务,面向困难家庭开展送医送药送健康入户志愿服务;三是安全宣教志愿服务,防火、禁毒、治安、应急等专业志愿者深入群众开展安全知识教育、防灾减灾宣讲、应急救助、安全巡逻等志愿服务。在各类纪念日期间开展集中宣教服务;四是交通文明志愿服务,在交通繁华路段、公交地铁站台进行秩序维护,开展“排队日”、“无车日”以及日常交通文明劝导志愿服务;五是环境保护志愿服务,积极参与“绿满通州”平原植树造林行动、关爱山川河流行动,开展植绿护绿、垃圾分类、环保宣传等志愿服务;六是关爱少年志愿服务,关注低保重残青少年、社区矫正青少年,开展节日慰问、亲情陪伴、“一对一”帮教等志愿服务;七是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参与“同在蓝天下——通州区关爱农民工子女行动”,面向农民工子女学校学生开展课业辅导、亲情陪伴、心理辅导、爱心之旅等志愿服务;八是尊老敬老志愿服务,参与“青春伴夕阳——通州区尊老敬老行动”,利用周末节假日等时间前往敬老院看望老人,开展周末亲情陪伴志愿服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