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劳动者周末 > 正文

专题

2015-10-31 作者: 来源:

  莱锦文化创意产业园:
  昔日纺织沃土 今日创意产业聚集地
  □本报记者 刘欣欣 
  最近的热播剧《琅琊榜》是由儒意欣欣影业投资公司投资的电视剧。而这家公司恰恰入驻在北京纺织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的莱锦文化创意产业园。而这家产业园是在京棉二厂旧址上改建而成。
  在改建京棉二厂时,职工提议要保留京棉的记忆、保留独具时代特色建筑结构。为此,这家产业园聘请了国际知名的日本设计大师隈研吾,在充分保留原有建筑特色的前提下,采用结构分割、天然采光、立体绿化等措施,将旧厂房改造成为庭院式的工作园区。
  纺织厂房特有的锯齿形屋顶不仅得以保留,其锯齿形的“工业设计”还被用在了园区的各建筑造型上,既延续了国有老纺织企业半个世纪的厂房建筑风格,又让园区的第一视觉中充满了对阳光充分采集的合理设计。
  走进园区大门,迎面是国家“一五”时期,前苏联援建的中苏结合式样的办公楼,而它今天的身份已变为综合服务楼。穿过综合服务大楼,能够见到成片的京棉二厂老厂房特有的锯齿形屋顶。京棉集团工会副主席张俊华向记者介绍,由于保护厂房遗址是园区改造的底线,也是前提,隈研吾先生决定就地取材,提炼厂房原有的设计元素。就这样,锯齿形被用在了园区的各个角落。
  据张俊华介绍,目前,园区内共有170家传媒类、创意设计类、广告类、动漫类等创意企业,近1万名创意人才。园区分为A、B、C区。A区是文化创意产业交流中心和产品展示交易区。该园区建立了政策信息服务平台、展示交易宣传平台和培训招聘服务平台。B区是建国初期我国自主设计的标志性优秀建筑,在保留原有建筑风格的基础上,内部进行装修改造,形成了会议、餐饮配套服务的创意服务中心。C区由46栋300至5000平方米独栋花园式低密度工作室组成,是文化创意企业开展创意工作、制作创意产品的场所。
  在北京纺控的推动下,下属企业铜牛信息科技与莱锦文化创意产业园实现了“联姻”,共同开发网络服务项目,为园区内的客户提供互联网、电信等业务服务,实现了内部资源的融合与共享。产业园不仅入驻企业舒适别致的物理办公空间,还为入驻企业提供了网络技术平台和数字化服务平台,提高了入驻企业资源获取的便利性,为入驻企业提供了更多增值服务。
  “搞创意产业的企业往往都非常重视企业形象,这是他们看中这里的原因之一。”张俊华笑着说,很多入园企业都感到,能有独立的办公楼或工作室,可以把公司的标识清晰打在建筑外立面上,这对公司来说都是实力和地位的象征。
  园区入驻企业有广州唯品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央视创造传媒有限公司、中国领先的综合广告和媒体服务商昌荣传播、中国最大的工程仿真技术提供商安世亚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内目前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民营影视企业之一浙江华策影视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办事处、蓝海电视台等行业内知名公司。
  如今,园区产业年营业收入已经超过200亿元,入园企业中上市公司5家, 2014年园区实现运营收入1.36亿元……这些醒目的数字,构成了北京莱锦文化创意产业园骄人的业绩。
  昔日京城棉纺业的沃土,变成如今的创意产业聚集地,北京莱锦文化创意产业园用浓厚的城市记忆、优越的园区环境和雄厚的文化实力,保护和挖掘了工业遗产,走出了一条独特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之路。
 
  751D·park北京时尚设计广场:
  曾是北京三大气源之一 转身吸引全球游客
  □本报记者 马超 文/摄
  老式的火车头、一排排高大的裂解炉和锈迹斑斑的铁塔、纵横交错的管道、巨大的发生罐、高高的烟囱,在色彩斑斓的北京秋天里,751(又称:北京时尚设计广场或751D·park北京时尚设计广场)焕发出迷人的色彩,吸引来自全球各地的游客驻足参观。
  老厂房是如何华丽变身文化创业产业的?近日,本报记者走进751,探访751的前世今生。
  在寻访中,记者碰到了一位前来参观的刘老先生。这位老先生告诉记者,这里曾经是北京正东电子动力集团有限公司(原751厂),以生产煤气为主,煤气厂生产的煤气曾是北京市煤气行业三大气源之一。2003年退出生产运行,但厂房和机械设备得到了完整妥善的保存。集团公司利用厂房资源优势,结合北京市政府决心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契机,建成了北京时尚设计广场。
  现在的751以时尚设计为主题,展示、发布、交易为核心、产业配套、生活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创意产业集聚地和时尚互动体验区为定位;以时尚设计为引擎,不断推动原创设计及国际交流,打造设计产业交易平台,引领时尚潮流。按照国际化、高端化、时尚化、产业化的发展目标提供全面完善的服务与配套为发展目标。
       在老炉区内,记者看见伫立着四根大烟囱。它们与背后的裂解炉、管道纠结成一体,构成一组雄浑有力的工业雕塑。老炉区建于上世纪70年代,这里记载着煤气生产的焦炉时代、裂解时代。厂区内还有始建于1979年北京市煤气生产历史上第一座低压湿式螺旋式大型煤气储罐。大罐直径有60多米,内部是巨大的圆形会场,内壁经特殊处理后,依然保留着铁锈的颜色,已经成为展示多种活动的时尚场所。在北京的历史上,这样类似的大罐共有7座,现存的仅有北京时尚设计广场的这两座。
  厂区内还有7000立方米煤气储气罐,直径为24米,曾在煤气生产线上立下不朽的功勋,退出运行后,由于框架结构代表性强,吸引了众多时尚界人士的光顾。全国精舞门街舞大赛的9场复赛选在这里举行,这里是一处影视艺术展示的交流场所。   
  火车头广场是751的一张名片。上世纪70年代初由唐山机车制造厂制造,至今历经40多年的风雨,为了铭记这台老机车的功绩和融入一代代751人对它的感怀,特将其更名为“上游(SY)0751”。火车头的到来,意味着原751厂这个产业老厂向文化创意园区“华丽转身”。配套的车厢内和站台上设置有咖啡厅、酒吧等休闲场所。当步入站台,走近火车车厢时,能回味到在逝去的岁月中气势磅礴的蒸汽机车带给人的历史厚重,也能真切地感悟到时代的变迁与创意气息赋予老火车新的生命的延续。如今这个“火车头温馨体验区”不仅展示了园区工业文明和休闲娱乐活动,更是成为园区内很多服装设计师拍摄和新人婚纱摄影的首选外景地。 
  北京时尚设计广场A座是利用腾退出的工业库房改建后,由老厂的金属储藏库改造而成,墙面、窗体的改造都是在原有老厂建筑的基础上进行的。A座共4层,包括时装发布中心和办公区,一楼是1057平方米的中央发布大厅,内部可随意拆卸的T台,两边可移动的椅子,可容纳300至500名观众,全新的一流音响和设备,屋顶专门的吸音处理,使这里成为北京第一个时装发布专用场所,标志着北京市向国际时装之都又迈近了一步。而相对低廉的场地费用,独特的创作空间,完备的硬件设施,政府及专业协会的大力支持以及美好的发展前景,既是设计师们发布作品的理想场所,也是他们梦想的创作之地。室内大厅经常进行时尚展演、展示、发布、庆典等各类活动。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