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劳动者周末 > 正文

专题

2015-09-26 作者: 来源:

  关键词:思亲情  念友情
  《今日科苑》杂志主编  陈家忠
  千里回家
  只为团圆饭 
  □本报记者 博雅 文/摄
  已过不惑之年的陈家忠是《今日科苑》杂志主编。他告诉记者,他过了45个中秋节,唯独对2011年那个中秋节记忆犹新,永久难忘。
  15年前,陈家忠在江苏苏北一个县文学工作者协会任秘书长。为了在文学上谋求更大发展,他辞去公职,做了“北漂一族”。由于北京距离苏北有千里之遥,每到中秋节,虽然单位放假,但是他却因为假期短、工作忙,加上路途遥远,不能回老家和家人团聚。
  2011年中秋节前夕,陈家忠的母亲给他打来电话说:“儿呀,妈妈都80多岁了。自从你到北京工作,家里过中秋节的饭桌上唯独缺席你一个人,妈妈每年中秋节都在想你呀,妈妈和爸爸岁数一年年大了,和你们团聚的日子也一天天见少。妈妈不图你为家里做多大贡献,就是希望我们还在人世间的时候,多和子女团聚在一起……”陈家忠接到母亲的电话后潸然泪下,40多岁的大男人竟然在编辑部里痛哭流涕。这时候,杂志社总编辑老刘了解到他的情况后,也为之而动容。老刘当场表态:“这个中秋节,我开车送你回老家!”
  那时候,交通部门发布了中秋节期间,所有机动车辆不限行,所有的过桥、收费站也不收费的消息,这对于回老家度假的陈家忠大喜过望。但回老家的旅途可不是鲜花和美酒铺就的坦途。当车开到北京六环外时,前面排起了长龙,愣等了2个多钟头,前面的交通才恢复了正常。岂料到了枣庄时,交通再次拥堵起来。原来有一辆小车和一辆货车相撞,造成一死一伤的交通事故。枣庄出动了几十位交警维持现场交通秩序,并让所有车辆停止行驶。为了往家赶,刘总编拿出记者证给交警,希望警方给予便利,一位交警看了证件后,特意准许行驶。
  不料当车行驶到淮安境内时,他们的小车把一只横穿马路的狗压死了,而狗的主人就在眼前,气急败坏地大吼道:“你压死了我的狗,你不能走!”狗的主人一再声明,他养了这只狗有好多年了,对它很有感情……当他们提出经济赔偿时,狗的主人狮子大张口要1千元,陈和刘商量一下,还价100元息事宁人。可没想到,当淮安老乡知道,陈家忠是北京一家中央级期刊主编、记者的时候,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说:“既然你们是记者,又是江苏老乡,这狗就不用你们赔偿了,钱也不要了!就当交个朋友。”经过几番退让,那个淮安老乡说啥都不要钱,陈家忠打开后备箱,搬出2盒月饼及4瓶给那个老乡,老乡很高兴的接受了礼物,并找来一个口袋把死狗装上,嘱托陈家忠带回宿迁炖着吃。
  一路奔波,就为了一顿中秋团圆饭。
 
  封存在中秋节里的思念
  □马振涛(北京公交集团职工)
  翻开厚厚的工作笔记,映入眼帘的就是这张17年前保修三厂通讯员的合影。拍摄时间是1998年中秋节,地点就在离单位不远的陶然亭公园。
  记得刚开始接触新闻通讯撰写时,我简直就是一头雾水,找不到下笔的思路。是王刚哥带着我一趟趟的下车间班组,与生产一线的职工谈心采写,是屈秀云大姐带着我一次次的组合文章架构,是陈秀云老师不厌其烦地帮我深究每篇新闻导语和摄影角度。一篇短短的400字新闻稿,竟然要磨合近20遍。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我的第一篇题为《师恩如山》的征文获得了集团公司一等奖,终于我的第一篇题为《公交保修三厂提前备战冬运》的图片新闻在《劳动午报》和《首都建设报》、《北京日报》上刊发,渐渐地我的身影频繁出现在公司对外宣传报道的颁奖台上,也能不时的在外报优秀通讯员的行列里露上一小脸。
  每到中秋节,打发完一整天迎来送往的喧闹,当夜深人静明月高悬的时候我总是一个人打开台灯,静静地坐在藤椅里,拿出这本厚厚的工作笔记,仔细翻看这张17年前通讯员的全家福,这已经成了一种习惯。也许已经到了怀念的年纪,就必定要怀念历历在目的那些年、那些事、那些人。是的,人世间有太多情,而少了真情,再多的情也不算情!中秋仿佛就是这样一个多思的季节。
  光阴之所以美好,只因为它承载了一些最美好的东西,以永久的形式妥帖珍藏……老朋友们,中秋节快乐!
 
  燃气二分公司职工  周婷婷
  中秋节
  澳洲房东请她吃烤肉
  □本报记者 李一然 
  从小到大,每年中秋节,周婷婷自然会吃些好吃的,但随着时光的流逝,中秋节都吃过什么,她已越来越模糊。但唯有4年前在澳洲过中秋节,笙圃请她吃的一次烤肉,周婷婷仍记忆犹新。
  周婷婷和笙圃认识4年多了,在澳洲读书时,她是房客,笙圃是房东。廖笙圃是台湾人,第一次见面她对周说“hi,我笙圃,取自“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的意思。”后来她告诉周说,她故意隐瞒她姓什么,因为小时候老有人取笑她的姓氏。
  那会儿周婷婷刚在澳洲读研究生没多久,学业压力也大,经常晚上去学校自习到挺晚才回家。布里斯班的九十月份正值春天,已经回暖,夜里也是凉风习习。那天,本来就没有过中秋的打算,结果,夜里回家的社区路上,看到几个中东男人铺了地毯坐在草坪旁边的人行道上。地毯上摆着银色的茶具,各自举着茶杯谈笑风生,月光反射在银白锃亮的茶杯上,略微有点晃眼。在那一瞬间,周婷婷脑中闪现出个念头,难道要主动加入他们的赏月计划,以解相思之苦吗?然后她快速穿过他们的人群。
  开门回到家后,一股异香窜入鼻中,周婷婷一路小跑穿过客厅,到后院定睛一看,笙圃居然在烤肉,喝着红酒。周问,“你大晚上的吃什么烤肉啊,你这样街坊邻里怎么睡得着啊,也太香了吧。”笙圃在躺椅上悠悠地转过头来,咽下口中的红酒,意味深长地说,“我在想家。”当时周走向烤炉,摊上肉片,熟练地刷起酱来,然后轻轻地对笙圃说,“嗯,我也想家。你知道吗,今天是我们的中秋节。”笙圃看着周说,“我知道中秋节啊,不然我烤肉干嘛?我们台湾人中秋节是一定要烤肉的呀。”虽然周婷婷不明白烤肉和中秋节之中关联的种种含义,但是她还是在这个中秋节之夜,和笙圃一起吃了顿香喷喷的烤肉。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盼团圆,或思念未归的亲人,吃什么,做什么都不重要,只要心中记挂着便好。回国之后,虽然北京过中秋没有烤肉这么一说,但周婷婷总会想起远在澳洲的笙圃。这不,又要中秋节了,想必笙圃又要在洒满月光的后院,将烤肉的炉子支起来了。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