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劳动者周末 > 正文

文摘

2015-09-19 作者: 来源:

  为什么
  陈奕迅被誉为歌神
  为什么陈奕迅被誉为歌神?最直接明了、简单扼要的原因,一句话足矣:时势造英雄。
  当然又不仅仅于此。
  陈奕迅是幸运的。他参加新秀歌唱比赛出道,拿到冠军,签约唱片公司,那是1995年。他正好处在香港娱乐事业下滑的当口,侥幸赶上了最后一班车。
  很不幸,他的运气很快用完。出的第一张唱片卖得马马虎虎,香港遭遇金融风暴,娱乐行业受到重挫,签约的华星唱片高层又开始人事变动,老板嫌他外形条件不佳,把他放逐到台湾,去做国语唱片。
  唱国语歌没问题。但问题在于,台湾市场更残酷,台湾还说地方语言。
  后面陈奕迅还灰暗过若干次,这只是刚刚开始。
  语言不通,文化隔膜,举目无亲。陈奕迅在台湾,连出门逛街都成问题,只能窝在宿舍里。其实他不是没出路,他英文非常出色,在英国留学读的是建筑师,也拿到了声乐的文凭,他的父亲还是英国政府的高级公务员。他完全可以做一名出色的建筑师,说不定日后维港旁边的会展中心就是他的作品。
  但他选择了唱歌。他不会普通话,就苦练普通话,练到从第一张国语专辑起就基本没有什么口音,再到如今流畅说国语,可以称得上是香港艺人里普通话最好的之一;他的唱片公司太商业化,让他不能做自己想做的音乐,所以即便在他如日中天的时候突然雪藏他,录好专辑不让出,演唱会不让开,断绝他一切唱歌的念头,胁迫他续签,他也能隐忍煎熬,熬过漫长的500天,重新再来,为的就是要唱自己想唱的歌,做自己想做的音乐;他不明白歌词的意思,就专门请教词人,甚至于可以花上十年的时间去亲身体验一首歌的意境,以致于让作词人后来都感叹,陈奕迅在这十年里,每隔一段时间,就告诉我对这首歌的新领悟……
  那个作词人是词神林夕,那首歌,是《我的快乐时代》。
  离时代远远,没人间烟火,毫无代价唱最幸福的歌。
  他的音准极佳,音域宽广,音色醇厚,天生就是唱歌的料,老天爷赏饭吃。但很快,他对唱歌的理解,就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炫技。技巧固然很重要,但技巧本身只是一种手段。能不能打动听众,不是靠技巧,而是靠歌词的内容,旋律的优美,以及最重要的——歌手演绎。
  《十年》《好久不见》《红玫瑰》,旋律中慢板,音域也不宽,普通人都能唱。越是这样的歌,越难唱。《好久不见》(粤语版《不如不见》)这样的歌,多少个选秀节目里,成了参赛者的噩梦。
  陈奕迅自己的形容是——拿到这首歌,第一时间的反应,感觉这是属于张国荣的歌。他于是开始幻想,如果哥哥还在世,他会如何演绎这首歌。于是他开始重复的听张国荣的歌曲,尤其是类似于《好久不见》的歌,特别是同是作曲人陈小霞所写的,《最冷一天》。
  他让张国荣洗脑了很久,直至自己能带入哥哥的精神世界,然后用他的方式,去演绎《好久不见》……
  得了多少奖,唱了多少歌,开了多少次演唱会……这都不是陈奕迅成为歌神的真正原因。
  真正的原因是,他知道,如何送给芸芸众生,叫几百万人流泪过的歌。
  所以,他是这个年代的歌神。
  摘自今日头条
 
  一个小女孩
  捡到了富商的钱包
  30年前,美国华盛顿一个商人的妻子,在一个冬天的晚上,不慎把一个皮包丢在一家医院里。商人焦急万分,连夜去找。因为皮包内不仅有10万美金,还有一份十分机密的市场信息。
  当商人赶到那家医院时,他一眼就看到,清冷的医院走廊里,靠墙蹲着一个冻得瑟瑟发抖的瘦弱女孩,在她怀中紧紧抱着的正是妻子丢的那个皮包。这个叫希亚达的女孩,是来这家医院陪病重的妈妈治病的。相依为命的娘儿俩家里很穷,卖了所有能卖的东西,凑来的钱还是仅够一个晚上的医疗费,没有钱明天就得被赶出医院。晚上,无能为力的希亚达在医院走廊里徘徊。突然,一个从楼上下来的妇人经过走廊时,腋下的一个皮包掉在地上,可是她竟毫无知觉。
  希亚达回到病房,当她打开那个皮包时,娘俩都被里面的钞票惊呆了。那一刻,她们心里明白,用这些钱可能治好妈妈的病。妈妈却让希亚达把皮包送回走廊去,等丢皮包的人回来领取。
  虽然商人尽了最大努力,希亚达的妈妈还是抛下孤苦伶仃的女儿。
      后来商人就领养这个小女孩,不久商人就成了大富翁。希亚达读完大学就协助富翁料理商务。到富翁晚年时,他的很多想法都会征求希亚达的意见。
  富翁临危之际,留下这样的一份遗嘱:“在我认识希亚达母女之前,我就已经很有钱了。可是当我站在贫病交加却拾巨款而不昧的母女面前,我发现她们最富有。我收养希亚达既不为知恩图报,也不是出于同情,而是请了一个做人的楷模。
  有她在我的身边,生意场上我会时刻铭记,该怎么赚钱。这就是我后来的业绩兴旺发达的根本原因。我死后,我的亿万资产全部留给希亚达继承。”
  富翁在国外的儿子回来时,仔细看完父亲的遗嘱,立刻毫不犹豫地在财产继承协议书上签了字:“我同意希亚达继承父亲的全部资产。只请求希亚达能做我的夫人。”
  希亚达看完富翁儿子的签字,略一沉思,也提笔签了字:“我接受前辈留下的全部财产──包括他的儿子。”
摘自《特别关注》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