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2015-09-12
作者:
来源:
蔡瑞文
北师大密云实验中学教师
教育是用生命
影响生命的过程
□本报记者 王路曼
每次见到蔡瑞文,都能从她那里收获很多正能量的情绪。说起自己的育人理念,蔡瑞文说,“教师的工作,就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她不断告诫自己,要给予学生积极正面的影响,希望学生们都能像她一样成为积极、乐观又豁达的人,拥有更加美好和幸福的人生。
蔡瑞文是北京师范大学密云实验中学的一名英语老师,从1991年毕业走上三尺讲台,她这一站就是20多年,“教师工作是个‘良心活’,很多事情是很难用等价交换进行衡量的。”蔡瑞文笑着说,但她很享受教师这份工作,从第一次走上讲台,她就爱上了这里。
“良心活”,这样的形容很贴切,作为非班主任的任课老师,蔡瑞文完全可以选择上完课就走人的工作态度,“在学生的成长问题上花功夫,是很耗精力的一件事情。”蔡瑞文说,但她对教育事业的理解,让她成为了一名善于给予学生积极影响的人,“这才是为人师表的意义。”
蔡瑞文为人自信、乐观、积极、豁达,这样的性格让这个漂亮的女教师看起来更加温柔可亲,学生们都评价她为“最温柔”的老师。蔡瑞文告诉记者,她现在教的两个班都是毕业班,共计60多名学生。“高中时代是对学生影响极为深远的三年,而老师的表率有可能影响一个孩子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取向。”蔡瑞文说,多年来,她学习和沉淀了很多心理学的知识,而把这些方法和技巧运用在教学工作中,让她和学生们都极为受用。
“我自信自己的教学,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成长和进步的空间。”蔡瑞文告诉记者,对于很多对自己英语成绩不自信的学生来说,她从来不会一味地苛责或惩罚他们,而会用积极的眼观,关注学生的闪光点,然后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技能,从而提高英语成绩。
学生小辉(化名)是蔡瑞文曾经教的一名学生,高考的目标是考取北京某艺术院校,虽然专业课成绩都已经通过了,但英语成绩的不理想,让他一直闷闷不乐。“人的情绪会直接影响他的自信心和对待生活的态度。”蔡瑞文告诉记者,除了在教学上给予小辉关注外,为了让小辉重新找回自信,她还常常利用课间时间,找小辉聊天,从心理学的角度,引导学生转变消极的态度,用乐观的心态对待成绩和考试。
“因为我就是这样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人,我也希望自己的能量能照耀身边的人。”蔡瑞文笑着告诉记者,正能量的传递,让她每天都觉得自己过得很有意义。
“蔡老师就是我们的‘正能量’女神。”在学生眼中,这个时刻都保持微笑,自信豁达的老师,就是他们的榜样。
沈家源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教师
他总是能
给我们带来感动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五年级十二班 梁子衡
我们班是多么地幸运,能有一位学校里为数不多的男老师来做我们的班主任,他就是我们亲爱的沈家源老师!在和沈老师共处的两年里,他不仅是我们这个大家庭的大家长,更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分子,并且总是能给我们带来感动。
在沈老师刚开始当我们班主任的时候,我们发现沈老师的言语和动作间总是透露出一丝焦虑与疲惫。当我们前去询问时,沈老师只是淡淡的说:“嗯,家里有些事,你们不用担心,好好上你们的课吧!”就这样,沈老师带着日渐憔悴的面容,在整个学期都坚持细心地给我们授课、批改功课、管理班级。直到学期末,我和同学们才偶然从别的老师口中得知,沈老师的父亲得了重病,但是因为放不下我们这些孩子,沈老师仍然坚持来学校上课。一有空余时间,便去照顾病父。沈老师同时肩负这两项重担,但却从未向任何人表达过自己的苦和累。我们班里的同学都大为感动,也感受到了沈老师作为一个男子汉,对学生和家人深沉的爱,以及他的勇气和担当。
与沈老师相处了一段时间后,我们更是发现,沈老师是一位非常有个性和特色的老师。首先在学习管理上,他既能坚持原则,又不失灵活。比如说要求我们今日事今日毕,但也会在我们学习状态不佳的时候,将语文课改为自习课或活动课,让我们自由活动。其次,在日常生活中,沈老师是一位开朗、阳光、细心的老师。每个学期沈老师都坚持用镜头记录下我们学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然后在学期末制成一部精彩的视频纪录片,带着我们一起回顾共同成长的历程。同时,老师也非常喜欢参加我们的娱乐活动,畅聊各种男孩子感兴趣的话题。
也许并未用言语直接表达过,但老师爱着我们每一个同学;也许有时过于严厉,但老师尽到了为人师表的责任;也许我们并不是完美的孩子,但,沈老师,您的学生都爱着您!
张艾
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学教师
老师的“严”饱含着“爱”
□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学初三(2)班 牛巍龙
每个人都会对自己所走过的学生时代,留下磨灭不了的记忆。我的初中班主任张老师,同样也会永远保留在我的记忆中。
张艾老师是北京市第161中学的英语教师,也是我的班主任。两年前,我刚刚踏入中学的校门,来到一个全新陌生的环境中。适应新学校的规则、环境需要一段时间,张老师对我们新生没有放松要求,而是更加严格的“约束”我们。
记得初二年级下学期的一天,学校为了提升同学的体能,放学后在校园内组织体育大锻炼,老师们也是在临放学时突然接到通知的。那天是星期五,大家都想着回家过周末,一部分同学一下课就离开了学校。其中我们班有些同学急着走没有听到通知,有的是和家长约好家里有事着急走,所以都没能参加锻炼。离开学校的这些同学,当天晚上家里都接到了张老师的电话。询问了没参加锻炼的原因后,张老师要求每人周一向她做书面说明。星期一放学后,这些同学被张老师集体“召见”。同学们想着,会受到一顿严厉的“训斥”。然而,张老师却语重心长地、慢慢地和我们谈了起来。她说,这次锻炼是要记入平时成绩的,她很不希望她的学生因为这种情况被扣分,所以希望我们以后能准时参加这种活动,下课后不要先急着离开教室。接着她又和我们谈到了中考体育改革:“现在中考体育分值占的比重大了,而许多学习好的孩子就因为体育拉了后腿,没能上自己心目中的学校,所以咱们不能在体育上吃亏。以后这样的锻炼即使你不愿参与,老师也得拽着你去锻炼,因为老师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孩子!”张老师的话深深地打动了我们的心,在场的同学都陷入了沉思。
事后我从家长的口中得知,张老师的儿子比我们大一年级,当时正在紧张地“备战”今年的中考。张老师也有自己的家,也是一个妈妈,也有家务和工作的压力,可她一直都在为我们班40多名同学的学习生活操心忙碌,为两个班同学的英语学习刻苦备课。每天,老师们都是早到校,放学后都要处理各种事物,晚上要批改作业、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