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2015-08-29
作者:
来源:
李芹圃
曾任河北振华县大队政治指导员
空军第四航校原顾问
地道挖到城门楼底下炸飞鬼子
□本报首席记者 阎义
我当时在河北省振华县大队,亲自参加了这个县对日伪军的战斗。
记得在1938年4月,八路军所属18集团军抗日挺进纵队在肖华司令员率领下,到达冀鲁边区后,把各部人民武装和抗日救国军组编成31支游击支队,后又改编为第八团。1941年春,八团与另一支部队合并成立五师教导第六旅。第六旅第十六团在团长杨承德的领导下,建立了新的游击根据地。当时,第十六团的二营五连在沧县黑许家、楚村一带伏击沧县敌伪军扫荡队,消灭了敌人,装备了自己,被称为“铁帽子五连”。1941年夏天,铁帽子五连与宁津县游击大队攻打孟集敌伪据点。我们第一次使用炸药,就炸塌了孟集敌伪据点,东南角的碉楼,歼灭了伪军一个班,缴获轻机枪一挺。这场战斗吓走了魏家庵、杜集、张学武家等据点的敌人。
1942年下半年,我党将冀鲁边区划编成为一、三分区。一、三分区划编后,实行党的一元化领导,并将主力改为地区队,坚持群众性的游击战争。以“铁帽子五连”为主力,在沧县、南皮、盐山、乐陵、宁津一带打游击。1944年,我军由隐蔽逐渐转向正面攻势,在战术上采取围点打援的方式。当年春天,一分区八连打垮了沧县、圣佛寺、孙庆屯的敌伪军五百多。该次战斗震撼了敌伪军的狗胆。从此,人们称这个连为“钢八连”。三分区基干武装七连、八连在韩复李家伏击小马家敌伪军,打死日军十余名,俘虏日军一名,缴获电台一部。
1945年,我军发动春夏攻势,乐陵、宁津两个县城的敌伪军吓破了胆,逃离这两个县城。一分区基干武装配合各县游击队,准备攻克吴桥县城。先是围困半个月,攻坚器材及兵力准备妥当之后,在西城门门楼底下,放了近两千斤炸药,其中土药占三分之二。通过西关挖地道,巧妙地挖通了西城门外的过水桥,把城门楼子底下挖了一个大坑,很艰苦地把土运出来,然后再把炸药装进去。当时条件已成熟,各项准备工作都已就绪,指挥部就下达了总攻城的任务。命令一发出,铁帽子五连从西城门突破,待炸药响了后,地动房摇,城门楼子四飞,砖土未及落地,铁帽子五连即登上城墙,直顺大街向东发展。八连沿城墙向南面发展,警卫连沿城墙向北门发展。经过3个多小时的战斗,全歼该城伪军,俘获伪军司令尤美玉等500多人,缴获轻机枪27挺,小炮10余门,步枪370多支,汽车3辆,战马30多匹。
张靖
曾任河北省高阳县刘家连城村民兵队长
北京市公安局五处延庆监狱离休干部
跟着共产党就是为了打小鬼子
□本报记者 李一然 通讯员 王恒来 贾永立 文/摄
卢沟桥事变不久,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入了河北省高阳县。当时,家住高阳县刘家连城村的张靖虽然只有8岁,却见证了日本侵略者对当地百姓的烧杀掠夺。
张靖说,日军坏事做尽,每个村都有被无辜杀害的村民。一天,一队日本兵来到刘家连城村,当着乡亲们的面用刺刀杀害了两名村民。“没有原因,根本就不把中国人当人看。” 张靖气愤地说。看到日军杀人,一颗抗日救国的种子在年幼的张靖心里萌发。
张靖回忆说,那时整个县里没有国民党政府的一兵一卒,只有中国共产党的政府,共产党来了以后,民兵队、妇女队、青年抗日先锋队都成立起来了,带领大家反抗日军的侵略。
“可乡亲们有时并不领共产党的情。”日军进驻当地后,恶行并没有收敛。张靖说,有一次,日军召集村民代表开会,把村民集中在一起不给吃不给喝。足足关了7天,几十名村民代表被饿死。
“其实,村民代表去开会的路上,共产党的干部就在半路上劝阻大家不要去,可没人听。甚至有汉奸告密,对党的组织进行破坏。更让人不能理解的是,会有那么多汉奸!” 说到此处,张靖痛心疾首。
通过这些事,张靖看得出来,共产党是真的对乡亲们好,应该跟着共产党干革命,不到15岁的张靖便主动加入民兵队,立下了“一定要把党交给的任务完成好,再也不能让小鬼子祸害乡亲们”的誓言。
“民兵队每天都安排值班,如果发现鬼子来了,就组织乡亲们逃跑。有武器的民兵就负责阻击鬼子”。张靖所说的武器就是几支“边区造”和“独撅”。“独撅”类似掰折填弹的猎枪。但“独撅”和“边区造”的设计精度和射程都不理想。
抗战胜利后,张靖在高阳县三益公司当起了学徒。
谢士明
曾任冀鲁豫第十一分区宣传队宣传员
空军高射炮兵第7师原政治部副主任
当担架队员冒着子弹抬伤员
□ 本报首席记者 阎义
1939年,我的家乡河南省清丰县是八路军的根据地,是八路军某部的驻扎地,县大队的所在地,冀鲁豫专区政府的所在地。我们村距离县城20多里,县中队在这里驻扎。所以,当时,我们所在的环境还是比较安全的。
那时,我9岁已经上学了,学校是共产党办的,接受的教育也是共产主义教育。那时,日本鬼子千方百计地想溜进根据地刺探我们的情报,进行破坏活动。我是儿童团团长,放学之后,负责放哨、站岗、查路条。我们经常是站在高高的大树上,隐蔽在树丛,观察日本鬼子的动静,盘查进根据地的人员。如果没有我们部队开的路条,我们就会把这个人带到村公所,进一步盘查。我在查路条的时候经常遇到没有路条的人,把他们带到村公所后,我的任务就算完成。我们还真的查到了几个日本鬼子暗探,受到了八路军首长的表扬。
1941年,日本鬼子对根据地进行扫荡。我们看到了日本鬼子开始对根据地进行扫荡后,及时报警。县中队在村子的北面对日本鬼子进行伏击,使日本鬼子损失惨重。日本鬼子怀恨在心,发动了第二次扫荡。这次扫荡更加疯狂,人数超过县中队人数的几倍。为了保存实力,县中队被迫转移。日本鬼子占领了根据地,进行了惨无人道的烧杀抢掠。乡亲们没有粮食只能挖野菜吃。我们的学校被日本鬼子烧了,只能停课。县中队知道我没事,让我跟他们走,当通讯员。我11岁的时候就加入了游击队。当通讯员仅半个月,我还没穿军装,区长对我说:“这么小别当通讯员了,到县里抗日高小学习吧!”区长保送我到刚成立不久的抗日高小学习了。抗日高小的学生只有五六个人,后来又进来了十多个人。过了半年,边区成立了抗联大第五分校,我又到了第五分校。
在第五分校时,我们的学习也不稳定,经常是走到哪里,学习到哪里。走到哪里,我们做宣传、写标语到哪里。有一次,边区召开群英大会,地区的劳动模范、军队的战斗英雄都参加了这次会议。我被派到群英大会当服务人员。由于我服务热情周到,受到了冀鲁豫第十一分区领导的关注。这位领导找到我们校长,提出把我调到第十一分区。校长同意了。这样我被调到第十一分区宣传队,正式参军。
虽说宣传队主要是搞宣传、写标语,进行鼓动工作,但遇到战斗时,我又是担架队的队员了。我冲到最前沿,抬伤员,子弹就从我的身边飞过,也顾不上这些危险。我的勇敢行为也受到了分区领导的表扬。我先后参加了1945年5月的山东丰县战斗,7月的河南东明、长恒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