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劳动者周末 > 正文

专题

2015-08-15 作者: 来源:

  同样的暑期多彩的生活
  ——本报记者探访职工和职工子女的暑期生活
  □ 本报首席记者  阎义  边磊  记者  李一然  黄葵  王路曼   石海芹   马骏  孙艳  余翠平
  每年都有暑期,每年的暑期又都烙上时代的印记。经过各个时代的人们,留下了哪些自己暑期生活的记忆?职工的记忆中,有的帮助服装厂加工服装挣得新学年的学费;有的在贫困山区大别山度过最后一个暑期;有的在美国研究课题获得了成功等等。现在的学生与他们的父辈相比显得轻松,或者到海边游玩、或者到地道里寻访“红色足迹”、或者到夏令营里收获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或者在家里写老师留给的各科作业。无论怎样,他们的生活不一样,收获的东西也不一样。
 
  【职工篇】
  现在留给职工的暑期已经少得可怜,更多的是对暑期的美好记忆、深深地留恋和无限的渴望。但是,在有限的美好记忆里,留给后代的是享用不尽的精神资产。
 
  寇红艳
  北京益农缘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
  到苗圃打工挣39元钱
  给自己和弟妹交学费
  我现在经营着一家农业专业合作社。在合作社里养殖着上千只鸡,种植着几十种药物蔬菜、上千棵苹果树和其它树木。可是,在30多年前,我就与种植树木结了缘。那时的结缘是迫不得已,为了挣学费。
  也算是机缘巧合吧!那是在1978年,我当时上初三。由于我们家里孩子多,只有父亲一人工作,全家九口人都指着我爸爸的工资生活。那时我就想自食其力,到暑期打工挣钱交学费。当时初中每学期的学费是五元。家里孩子的学费只靠我爸爸的工资,已经完全承受不了。
  那年放暑假,我经一个姐姐介绍到一家苗圃打工。当时一天的工资是1.3元。我非常珍惜这份工作,任劳任怨的努力干好每一件事。苗圃的工作非常繁重,经常背着树苗到山顶上栽种。我背着装有一百棵树苗的背篓,挎着装有水瓶的书包,在炎热的夏季,顺着羊肠小道往山上走着。遇见大石头、险路都要爬着过去。有时候还要侧着、倒着走。因为背上有沉重的装有树苗的背篓。累的时候坐在石头上擦着止不住的汗水。有的时候累的真想放弃不干了,打退堂鼓。当想到自己是在挣学费,是能帮助家里承担着负担,承担着一份责任,帮助弟弟、妹妹上学,买学习用品,给身体不好的妈妈买点营养品。所以,我一直坚持把树苗背上山,种在了山顶和山腰上。
  就这样,日出上山种树,日落拖着疲惫的身体下山回家,整整一个月的打工,我挣到了39元钱。39元钱相当于那时一级正式工每月的工资。当拿到这笔钱后,我高兴得不得了,这是我辛勤劳动的成果。我也认识到了劳动创造财富的真理。我拿到这笔钱不但给自己交了学费,还给弟弟、妹妹交了学费,买了很多学习用品,给妹妹买了她喜欢的粉色发卡,剩余的钱全部交给了妈妈,让妈妈贴补家里。
  从那时起,在我心里埋下了勤劳致富的种子,结出了自食其力的果实。因此,当我面临下岗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砸了自己在首钢公司的铁饭碗,走自谋生路的艰苦之路,我成功了。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