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劳动者周末 > 正文

文摘

2015-08-15 作者: 来源:

  赵一曼毅然抛下襁褓中的幼子,奔赴东北抗日前线。
  左权字里行间饱含对妻子的关爱、对女儿的牵挂。
  吉鸿昌告诉妻子自己的死是为时代而牺牲。
  抗战烈士的家书
  读出以死殉国的毅然决然
  一封家书,一段历史。重读这些书信,依然能读到那时的硝烟和苦难、战士的思念和牵挂,更能读到热血青年以死殉国的毅然决然。
  赵一曼牺牲前曾留遗书
  21年后才被发现
  宁儿:
  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远没有再见的机会了。
  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摘录)
  “九一八”事变后,赵一曼被党组织派往东北进行抗战工作。赵一曼毅然抛下了还在襁褓中的幼子,奔赴东北抗日前线。她深知此一别,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见。临行前,母子二人留下了一张仅存的合影。
  1936年,赵一曼在与日军作战身负重伤,被俘牺牲。在牺牲前,赵一曼给儿子写下了这封遗书。但在唯一能留下的遗嘱中,赵一曼也没有泄露自己的真实姓名。而这份存在日军审讯档案中的遗嘱,直到1957年才被发现。
  左权战场叱咤风云
  书信展铁汉柔情
  志兰:
  希特勒“春季攻势”作战已爆发,这将影响日寇行动及我国国内局势,国内局势将如何变迁不久或可明朗化了。
  我担心着你及北北,你入学后望能好好的恢复身体,有暇时多去看看太北,小孩子极须(需)人照顾的。
  ……
  想来太北长得更高了,懂得很多事了,她在保育院情形如何?你是否能经常去看她?来信时希多报道太北的一切。在闲游与独坐中,有时总仿佛有你及北北与我在一块玩着、谈着,特别是北北非常调皮,一时在地下、一时爬着(到)妈妈怀里,又由妈妈怀里转到爸爸怀里来闹个不休,真是快乐。可惜三人分在三起,假如在一块真痛快极了。
  ……
  志兰!亲爱的:别时容易见时难,分离二十一个月了,何日相聚?念、念、念、念!叔仁
  五月二十二日晚(摘录)
  1942年5月25日,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在山西辽县麻田附近指挥部队掩护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机关突围转移时,血洒十字岭,时年37岁。
  从1940年11月到1942年5月牺牲的前三日,左权给妻子刘志兰写了十多封信。这些信不但谈论战争及形势、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暴行。字里行间饱含着他对妻子的关爱、对不满两岁女儿的牵挂,体现了这位抗战将领的铁汉柔情。
  吉鸿昌写给妻子的信
  红霞吾妻鉴:
  夫今死矣,是为时代而牺牲。人终有死,我死您也不必过伤悲,因还有儿女得您照应,家中余产不可分给别人,留作教养子女等用,我笔嘱矣,小儿还是在天津托喻先生照料上学,以成有用之才也。家中继母已托二、三、四弟照应教(孝)敬,你不必回家可也。
  摘自《法制晚报》
 
  中国首个机械化师
  出征缅甸所向披靡
  在抗战的烽火中,1938年1月15日,中国组建了第一支机械化部队——第200师,该师由原来的装甲兵团扩编而成,部队的基础性装备就是前苏联援助的T-26坦克。
  1937年中国抗战爆发后,由于西方国家中止对华武器供应,中国不得不寻求前苏联帮助。直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前苏联都是中国最重要的武器提供者,而在前苏联援华物资中,T-26坦克属于最早交付的装备,数量为83辆,这批坦克大多配属给中国第一个机械化师——第200师。
  1938年5月,刚成立的第200师抽调两个战车营参加兰封会战,围攻日军第6师团。战斗中,一个装备T-26的战车排参与攻击,一举攻克小王庄等地,歼敌一部。1939年,第200师扩编为第5军,不久参加了昆仑关战役,军属战车团的T-26坦克在前线大展身手。12月18日,战车第1团第1、2营配合荣誉第1师向昆仑关日军展开猛攻,日军负隅顽抗,并出动5架飞机轰炸,但没能阻止中国坦克的推进。在19日的战斗中,中国战车再次发挥威力,会同步兵奋勇冲杀,终将昆仑关东北侧653高地上的日军歼灭。
  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横扫东南亚。中国组建远征军出征缅甸,第5军再次成为主力。战车团的T-26一同出击。为节省宝贵的时间,所有坦克均用汽车载运,由于汽车数量紧张,加之战局瞬息万变,T-26没能赶上远征军的第一次缅甸战役。
  1944年1月,原第5军的装甲部队改编为第48师,全部坦克编入第142团,但这个坦克团从未成建制使用过,而是拆分成营、连甚至排,配属给步兵单位,充当伴随火力支援武器。1944年8月初,为解衡阳之围,第142团第3营奉命派遣装备6辆T-26的一个加强排东进湖南,途中遭到日军炮击,被迫撤退。11月16日,日军进至广西龙江渡口,中国军队因主力部队远在他地,只得将独立第8工兵团、炮兵第14团第8连、第142团战车第2营一部等拼凑到龙江西岸布防,至少有6辆T-26坦克进入掩体,对强渡之敌进行火力奇袭,这也是有关T-26坦克抗战经历的最后记载。
  摘自新华网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