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2015-08-01
作者:
来源:
张月民
曾在北京军区炮兵旅
现在鹰城商务酒店
把部队严于律己作风
带到酒店
本报首席记者 阎义 文/摄
2007年,张月民从河北邯郸卫县入伍。张月民说:“那年,我当兵时,我们那里只有两名留在了北京军区,我是其中的一位。我在北京军区炮兵旅电子对抗班当测试兵,营房在房山。”
当兵两年,张月民两次参加到荒漠的野外拉练。张月民说:“我们也算是野战部队,经常到野外训练。而每次训练我们都是先头部队,到当地进行测试。”第一年,张月民到野外拉练,是坐着车从北京出发经过四川,再进入宁夏的荒漠。最痛苦的是高原反应,日照强烈,浑身脱了一层皮,还出现浮肿现象。张月民回到营房之后,一个半月才能逐渐恢复正常。第二年张月民到野外拉练,还是与第一年出现的状况一样。张月民身体恢复正常后,被提拔为副班长,2009年复员回到家乡。
张月民回到家乡不久,就来到了北京。经介绍,2010年7月1日,张月民来到鹰城商务酒店,先是当前台服务员、领班,后来当客房经理、副总经理。张月民对记者说:“从部队到酒店工作,我最大的感受是,我把部队严于律己、严明纪律的作风带到了酒店,不论是我当服务员时,还是当领班、客房经理和副总经理都是这样。”也正是张月民的严于律己,很快从众多的服务员中脱颖而出,成为领班。
当了小领导后,张月民还是坚持着这个作风。张月民说:“当小领导更要严于律己,这样才能说服别人。”他做法也赢得了同事的信服。同事们说,他给我们做出表率,我们没有理由不好好干。
前年,张月民被提拔为副总经理。总经理外出办事之后,张月民就是一把手。他感慨地说:“与在部队相比,酒店的管理工作管理更难。部队在布置工作时,只有‘去还是不去’,‘行还是不行’,‘是还是不是’。在酒店工作时,就要用商量的口吻。以前,酒店的纪律比较涣散。我上任以后注重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首先要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然后才能要求员工来遵守制度。一年多来,有明显的好转。”
作为酒店经常要面对的是来自四面八方的旅客,什么样的旅客都会有。张月民说:“对待旅客时要服务好。对一些不讲道理的旅客,要有耐心。”
有一次,一位旅客住了一星期之后要退房。他在退房时提出了很多无理的要求。张月民从严于律己的角度出发,叮嘱职工要稳定、耐心。他自己更是沉着冷静,对这位客户提出的问题一一解答,使这位客户最终按规定交了房费。张月民说:“如果你不律己,就会使问题复杂,这正中这位客户的下怀。”
谷伟学
曾在武警北京市总队
现在市林业绿化局执法监察大队
在地方延续
部队敢拼敢打作风
本报记者 石海芹 文
从一名贺兰山深处的战士报道员到武警北京市总队从事新闻宣传工作,从一名从军26年的上校正团职警官到北京市林业宣传中心副主任,再到北京市行政执法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分管执法宣传工作,谷伟学发挥着军人敢拼敢打的作风。
1980年11月,谷伟学入伍来到兰州军区某守备部队,翌年到内蒙古乌海市执行国防施工任务,官兵们吃的是干粮、喝的是涝坝水,住的是地窝子,工作艰苦不说危险系数又很大,但官兵们勇于牺牲、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感动了谷伟学,萌发了他写写身边战友故事的念头。从此他一边施工,一边写作,晚上部队熄灯后就蹲在路灯下看书写作。为了一篇新闻“六要素”不全的“豆腐块”简讯,他拦拖拉机、搭毛驴车,骑自行车跑几十公里采访送稿和拜访编辑。很快稿件见诸报端,农场里出了这么一个“小秀才”,引起了师政治部领导的重视,才露尖尖角的谷伟学被调到师政治部当上了报道员。从此,谷伟学和新闻宣传结下了不解之缘。乃至1985年从“国防绿”换成了“橄榄绿”,也是因为自己的这一技之长,被组建不久的武警宁夏总队领导看中。1995年底,谷伟学调入北京武警部队,负责天安门国旗护卫队、共和国礼炮部队和钓鱼台宣传工作近10年。
2005年底,谷伟学告别了26年的军旅生涯,转业到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工作。面对新环境、新岗位、新挑战,谷伟学始终把自己当成是共和国绿化林业战线上的一名刚刚起步的新兵,继续着自己的绿色之梦。他延续部队上敢拼敢打的作风,组织策划了几项大型的新闻采访活动,在抓园林绿化宣传报道组织工作的同时,撰写新闻报道,在各类媒体刊稿10多篇。
谷伟学来到北京生态文明一线,不论在单位宣传中心,还是执法监察大队,领导班子成员的分工不约而同都是分管宣传教育工作。今年1月28日,他和同事们会同房山区园林绿化局、河北省涿州市农业局的执法人员对京港澳高速公里北京与河北交界段非法贩卖野生动物行为开展了一次联合执法。联合执法人员对沿路售卖野生动物的违法行为人在确保人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了有效的清理;同时还对商贩和当地村民进行了富有正能量的执法宣传。
从“国防绿”到“橄榄绿”,再到今天从事“美丽北京”生态保护事业,谷伟学心中深藏着那个绿色的“结”。他以自己的军人精神和职业道德,被园林绿化广大干部群众称赞。饮水思源,谷伟学忘不了培养他的部队,他说,“是军(警)营良好的氛围和自己不懈的努力铺就了今天的‘绿色’之路。”
刘呈航
曾在北京卫戍区某部
现在市燃气二分公司
打靶的平心静气劲儿
用于为客户服务
本报记者 李一然 文/摄
“我刚当兵练习打靶时,老着急。班长发现后告诉我,练枪也是练心,只有平心静气,才能在射击中打出好成绩。我按照班长的话去做,结果第一次打靶,5发子弹我打了48环,优秀。我现在的工作主要是为客户服务,我觉得这和打靶很相似,遇到困难只有平心静气,冷静思考来寻求突破。”刘呈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忆起了当年打靶时的情景,并告诉记者,十二年的军旅生涯,已在他心中铸就了永不褪色的军魂。
刘呈航是辽宁东港人。1997年,刘呈航高中毕业报名参军,在北京卫戍区,主要任务是保卫国家机关和中央首长的安全。岗位就在三尺哨台,因此练军姿,就成了刘呈航入伍后的家常便饭。刘呈航能吃苦,练军姿,他不怕。可练习打靶时,因求胜心切,结果难免有些急躁。多亏班长及时帮助,刘呈航进步很快。当兵12年,刘呈航在部队入了党,立过三等功,获得过优秀士兵称号。
2010年,刘呈航结束了12年的军旅生涯,成为市燃气二分公司客服二所的员工。刘呈航开始在客服二所当电工,因为他在部队军、地两用技能培训班学过电工,并取得了电工资质。由于工作需要,刘呈航先后被单位安排在后勤、办公室、安全组、巡检专员、与当地社区、办事处对接等岗位。
谈到自己的工作,刘呈航说有时真难,但仍要平心静气,不断努力,不达目的绝不罢休。
燃气二分公司客服二所辖区内有很多使用燃气的居民用户。房子属于私搭乱建,家家使用的都是管道天然气。然而所有入户的管道,都不是燃气专业人员所做的。有的人家装修时,将燃气表和截门包封在了储物柜里,一旦漏气,不易发现。有的人家连接灶具的塑料软管,居然高于灶台,而且紧贴灶台,十分危险。巡检人员要求用户整改,发了通知书,可居民置之不理,巡检人员束手无策。
燃气无小事。为绝对保证用户人身、财产安全,在找用户无效果的情况下,刘呈航开始找这片平房所在的办事处,请求他们帮助协调解决。跑办事处一趟不行,就跑两趟;再不行就跑五趟、十趟,而且每次刘呈航尽管心急如焚,但表面仍平心静气。最终,在刘呈航不断的协调下,这片平房的燃气管线因安全隐患太多,已无法修复,只得寿终正寝,停止使用。而这里的居民,则开始用刘呈航协调来的液化气罐烧水做饭。
由于刘呈航复员后,继续保持军人本色,工作成绩突出,先后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职工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