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劳动者周末 > 正文

专题

2015-07-25 作者: 来源:

  护卫校园安全
  要打起十二分精神
  校园保安,因为护卫对象是相对弱小的学生这一特殊群体,责任格外重大,工作起来要打起十二分精神。
  教育中队成立后
  外侵校园案件没了
  “抢钱啦!抢钱啦!”2013年3月6日17时,驻守北京市第62中学的4名保安员正在学校门口上岗值勤,一名学生突然慌慌张张地跑回学校,说有两名社会青年在抢劫女生,向保安员求救。事情发生在校外,管还是不管?
  得知学生被抢,保安员没有丝毫犹豫冲了出去。班长孙日森一边向校领导汇报,一边安排一人值班,自己带领姬伟、王松炎两名队员跑步赶到事发现场。看到有人追来,两名社会青年仓皇逃窜,保安员紧追不舍,边追边喊。一名巡防人员听见喊声后帮忙拦截,保安员迅速上前将二人摁倒在地,送至陶然亭派出所处理。
  2010年以来,部分省市连续发生校园伤害事件,宣武分公司为此制定了严格的工作方案,加强早高峰时段重点有序疏导、校园周边环境治安防范等工作,每个校门配备两名保安员上岗值勤。
  公司还为校门前值勤的保安员配备整套防护设备,他们工作时身穿防刺衣,头戴警用钢盔,手戴防刺手套,腰间别着警棍和辣椒喷雾剂,提高了自身的防范能力和遇到突发事件的有效处置能力。
  目前,教育中队已由初建的182名保安员增加到320名,保安班由54个发展到80个,覆盖辖区内所有中小学和幼儿园,校外人员侵入辖区校园内的治安刑事案件多年不再发生,受到各级领导和家长的好评。
  打车40里
  赶来守护倒塌围墙
  门头沟保安分公司共为全区69所中小学和幼儿园派驻保安员347名,通过加强门卫控制,落实上下学高峰站岗守护机制,加强校园及周边巡逻巡视等措施,为校园安全保驾护航。
  公司严格校园保安的选拔标准、装备配置和勤务标准;同时将派驻校园的保安员全部轮训一遍,提高他们的政治、法律意识和防卫能力;保安管理干部还深入中小学、幼儿园保安服务驻勤点检查,及时发现问题。
  2011年11月2日,坡头中学书记专程来到公司,将一封感谢信交到经理手上。原来,10月26日下午,一辆小货车将坡头中学西院围墙撞塌,形成一个10米长大缺口,直接影响校园安全。
  驻校保安班长李素全第一个来到现场,查看后马上向校领导报告,协助学校善后。他打电话通知在家休息的保安员孙显元、贺梁岗、梁广富、史广海,4人立即回校参加值班巡逻。孙显元家离学校20余公里,没有公交车,自己花了40元打车赶回。
  紧急抢修需要三天,在李素全的带领下,保安员每天吃住在学校,轮流守卫在围墙倒塌处,即使夜深人静也没有丝毫放松,直到围墙全部修好。他们的事迹成了师生学习的鲜活教材。
  高校保安员
  校园环境中提升自我
  在守卫校园安全的同时,不少保安受到校园文化氛围的熏陶,继续学习,走出了自己的成才路。文安分公司总经理助理、驻北京大学保安大队大队长王桂明就是他们的杰出代表。
  王桂明初中毕业,1989年退伍后进入北大当保卫队员。1992年1月,北京高校文安保安公司成立,第一批职业保安21人进驻北大,他申请转到了保安队。他凭借自己的努力,一步步从队员奋斗当上队长。
  在北大浓厚的学术氛围带动下,学历不高的王桂明萌发继续学习的心愿。白天工作繁忙,他就见缝插针,利用一切空闲时间读书。2010年王桂明被评为“北京市先进工作者”,2011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他不仅自己学,还鼓励队员提高文化水平。在他的引导下,保安大队办起计算机班、英语班和各种培训讲座,订购了成人高考辅导资料和报纸杂志,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
  自1994年以来,北大保安队有400余名管理干部和队员考上大学,20多名管理骨干输送到清华、人大等十多所高校担任保安队长职务,有的队员成为讲师,有的当上小老板。
  文安分公司主要负责为本市高校、科研院所等文保单位提供保安服务。借助高校优越的学习条件,公司大力提倡保安员自学成材,并为求学提供优惠条件。近年来,近千名保安员和管理干部自学获得大专、本科学历,1300余人获得各类技术证书。河南小伙张团政2012年大学毕业后当上人大保安。他利用业余时间坚持自学,一年后考上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研究生。
 
  北京南站派出所安检大队
  守护着站区和旅客的安全
  北京南站,是被誉为“亚洲第一站”的中国最大客运特等站,这个站开口、通道多,安检任务很重。由300名左右的90后安检员组成了北京南站派出所安检大队,他们每天在各个入口,守护着站区和旅客的安。
  每天早上5点半,北京南站都会准时发出第一班动车。而在此之前的一个小时,站内的东、南、西、北四条安检通道的13台安检仪,就已准备就绪,迎接即将到来的人群。
  可别小看了安检工作,它的每一个岗位都有严格的操作规范。比如大家所熟悉的人身手检,就是手持检测仪对旅客的身体进行检查,防止旅客带违禁物品。安检员一般用20多秒的时间依次按照左右、上下、前后的顺序对旅客全身进行排查,不能漏掉任何违禁品。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南站的手检遵照“夏氏十八式”严格规范化。“夏氏十八式”是北京站民警夏冉根据工作经验独创的手检法,通过对头部、肩部、肘部、腰部、腿部等十八个重点部位进行手检,简单易操作并且不会漏掉检查部位。目前这个手检方法已经在南站全面推广,大大提高了安检效率。同时,在图像检查区,安检员要一秒不停地盯着电脑上的行李扫描图像,要从抽象的图像中一眼就能看出违禁品,也需要一定的功底。
  粗略估计,平均每天每个安检员需要单独手检的人数达到上万人,抬手、弯腰、起身,三个动作周而复始,平均每天机检的行李件数达到十多万件。每个岗位上的安检员,每分钟、每小时、每天、每个月都在重复着一样的工作,不仅辛苦还很枯燥。但是这些90后们在工作中表现的相当“靠谱”,完全没有任何懈怠,而是超标准、秩序井然地守护在安检岗位,他们中很多安检员参与过重大安保任务,有的还立功获奖。 
  下午5点多,七八个安检员换班休息,他们做好交接工作后没有分散离开,而是排起整齐的队伍,迈着标准的方步回宿舍。如此纪律严明,对于这些安检员来说并不是压力,而是长期规范化管理让他们养成的好习惯。
  从新入职时的岗前培训、每天的业务总结、定期的业务培训,南站安检大队养成了业务切磋、提高的良好氛围,正是严格的培训系统保障了南站安检的高度规范化。
  安检员的第一要务就是要站好安全检查岗位,不能有一次漏检。同时,作为一个服务窗口,安检员也在为旅客尽心服务着,安检时纪律严明的他们也有一颗关爱之心。比如,每天南站客流巨大,问路的旅客特别多,安检员就义务承担起答复的任务。在南站办公室,挂着很多锦旗,其中不少就是给安检员送的,最多的就是拾金不昧。原来,每天都有旅客会遗落包裹在安检区,安检员每次都会帮旅客收好,等待旅客回来认领。今年6月,有一位去天津的旅客把包落了,在安检员打开包裹找旅客信息时发现,里面除了各种重要证件外,还有4万元现金。此时安检员小心地收好包,第二天旅客回来取时,发现一分钱没少。旅客特别感动送来了锦旗。
  像这样的事每天都在南站发生,可爱的90后安检员们带给旅客很多温暖。
  当然,这种温暖同样存在于这个集体中。刘阳队长告诉记者,安检员中大部分都是外地人,大家平时工作、生活都在一起,又都是同龄人,因此工作之余关系都特别好。刘阳记得,上次队里的小周在休息时间摔伤了腿,队里专门安排了人照顾他,直到他家人来把他接走。在大家看来,安检楼就是他们在北京的家,每个队员都是家里人,一起工作,一起生活,这个集体是最温暖的。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