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劳动者周末 > 正文

专题

2015-07-04 作者: 来源:

  这里的女人总拣重活儿干
  ——记北京二七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备料车间天车班司机
  □本报记者 杨琳琳/文 彭程/摄
  走进北京二七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二七装备公司)备料车间,职工们正在紧张地忙碌着,有的切割、有的电焊,都是男职工,“二七厂有名的空姐在哪呢?”记者正疑惑的时候。空中传来机器“隆……隆……隆”的声音。
  抬头看,空中架有一个个索道,一个小房子在索道上灵活地运动着,它们吊着物件,然后将物件准确地放在指定位置。二七装备公司宣传部的杨忠华告诉记者:“这就是天车,而驾驶它们的则是一群活泼可爱的女人,她们是天车班。由于她们整天在空中工作,所以被亲切地称为‘空姐’。”
  轻活交给男人
  重活留给女人
  说到女人,人们第一印象就是娇弱、拈轻怕重,但对于天车班的“空姐”来说,这里就像女儿国,只要男人搬不动的物件,都要交给这群女人。这些娇小的女人,操纵天车,将一个个小到几百斤,大到几吨的工件轻松地吊起,准确地放在机床上等位置。这些天车最大的一次能吊16吨,最小的也能吊起5吨的工件,堪称大力水手,而这群女人就是这大力水手的大脑。
  早上8点,天车班的17名女职工们便准时出现在车间,麻利地爬上仅容一个人通过的钢梯,钻进还不到2平方米的天车,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备料车间天车班成立于2007年,现有女职工17人,肩负着备料车间生产物料的吊运工作,“我们车间是生产的第一步,所以我们一定要保证按时完成任务,否则将会影响整个生产环节。”天车班职工隗晓庆说。隗晓庆已经在这里干了16年了,是这里的“老空姐”,每一道工序她都轻车熟路。
  记得刚开始工作的时候,隗晓庆心里有些犯嘀咕:一个女人能制服这些大机器吗?慢慢地,隗晓庆便摸准了这些家伙的“脾气”。“开始的时候,为了把吊起的工件放在指定位置,我不得不进进退退的来回移动天车的位置。”现在,隗晓庆基本上和天车融为一体了。“天车已经成了我身体的一部分,挂钩就像我自己的手臂。我能很好的利用惯性,停在适当的位置,吊臂能准确地将工件安全地放在切割床上。”隗晓庆笑着说。
  冬天高处不胜寒
  夏天高处不胜热 
  对二七装备公司的这群空姐来说,满脸的汗水是她们唯一的装饰。
  今年的北京,从5月中旬开始,就开始“发烧”了,气温直线上升。这对天车之上的空姐来说更是火上浇油。空姐们在空中工作,而在她们的脚下则进行着切割、电焊等工作,于是热气全聚集到了空中,外界温度本来就高,现在就更高了。
  中午吃过午饭,空姐们一坐上天车,没多大功夫,一颗颗汗珠子便爬满了额头。“为了保证我们的安全,天车都是四面密封着,空间又小,还不到2平方米,里面有三个控制器,是我们操纵天车的按钮,这样一来,留给我们的空间就更少了。坐在里面又闷又热。”
  夏天热,到了冬天可能会暖和。但是事实却不是这样,冬天的天车就会变得格外的冷,为了进出货物方便,车间的大门经常都是全开的。“此时悬挂在空中的一个天车则更像一个冰箱,一点也没想象中的那么暖和。”
  正常工作中每天她们有8个小时的时间待在空中,“只有下了班,才能接接地气儿。有时候,走在路上自己的腿踩着地总感觉软绵绵的。”
 
  我们这儿有位“神吊女侠”
  ——记中铁二十二局集团松陶铁路工程项目部龙门吊司机 陶建英 
  □本报记者 曹海英 通讯员 乔英杰 汪洋 文/摄
  “生来如同璀璨的夏日之花,不凋不败,妖冶如火,承受心跳的负荷和呼吸的累赘,乐此不疲。”从见到她的那一刻起,泰戈尔《飞鸟集》中的这句诗便再次震撼了我的心灵。
  她叫陶建英,是中铁二十二局集团松陶铁路工程项目部扶余制梁场龙门吊司机女工班班长。一身蓝色工装,手里拎着大大的水杯,红色的绝缘橡胶手套慵懒地趴在她的肩上,随着她的脚步一颠一颠地打着“拍子”。她是女人中的“爷们儿”,也是男人中的“大丈夫”。她被梁场的同事们亲切地称为“神吊女侠”。
  空中走出2万多米
  做龙门吊司机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铁路T梁,重达140吨。吊起这个庞然大物,一般的梁场都是用两台80吨的龙门吊来共同完成,移动过程中,龙门吊司机不仅需要精神高度集中,眼与手之间,遥遥相望的两名司机之间还必须达到高精度密切配合,因为稍有不慎,就会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在这种环境下,一天下来,经常是手脚麻木,眼睛酸涩。许多男人退步了,而她却执拗的选择了这个职业。
  夏季骄阳似火,在不足2平方米的狭小铁皮驾驶室内,温度超过40摄氏度,但她得忍着,而且一干就是一上午。陶建英不敢喝太多水,担心上厕所太多。因为爬下去再爬上来,至少要耽误10几分钟。
  冬季寒风刺骨,狭小的铁皮屋如同冰窖一样冻得瑟瑟发抖,她同样也得忍着。就这样,在两年多时间累计700多个日夜里,她每天在地面与空中的驾驶室之间至少要爬上爬下4次,累计2万多米的高度,比攀登2个珠穆朗玛峰还多出几千米。
  雨夜为龙门吊修“铁鞋”
  2012年8月的一天晚上,突然狂风大作,暴雨倾盆。已经躺在床上准备休息的陶建英突然产生了一种十分不安的感觉。来不及细想,她随手抓起一件雨衣披在身上,拿起手电就冲进了雨里。当她一路踉踉跄跄的跑到制梁区现场时,只见一台龙门吊正在狂怒的暴风雨中如一个醉汉一样剧烈地晃动着,仿佛随时都会倒在地上。她急忙三步并作两步地跑了过去,发现龙门吊的“铁鞋”在大风的作用下已经松动异常。她顾不上擦一把头上的冷汗,更顾不上雨水模糊了双眼,急忙飞一样地冲进附近的工具间拿来了修理工具,又拼尽浑身力气搬来了一个大大的混凝土试块,接着她不顾龙门吊随时倒下的危险,立即开始紧固“铁鞋”。
  一分钟过去了,两分钟过去了,她顾不上把被风吹到脑后的雨衣帽子重新戴好,任凭狂风和暴雨无情地冲击着她的身体,直到铁鞋被紧紧地拴住,龙门吊也停止了摆动,她才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这时,她才感觉到了手指上传来的阵阵剧痛,低下头一看,小拇指的指肚上一个大大的口子正在向外不停地冒着鲜血,鲜血混合着地上的雨水形成了一条“血线”已经流出了好远。
  “幸亏没有出事,一旦出事,几十万元的设备毁了不说,工作也会随之受到重大影响”。第二天,当场领导和工友们知道了她的雨夜壮举之后,纷纷向她伸出了大拇指。
  这一年,陶建英所在龙门吊司机女工班被评为中铁二十二局集团“优秀班组”,并荣获2014年度全局唯一一个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三八红旗集体称号。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