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2015-07-04
作者:
来源:
米开朗基罗式的劳作
【天顶女画工】
她是一名画家,但她的桌台并没有一般人想象中的那么平。她的画笔都是在房顶、房檐上作画。别人都是低头画画,而她却需要系着安全带、仰着头作画,传承着中国的传统文化——雕梁画栋。
系着安全带工作的彩画师
——记园林绿化集团古建公司彩画师 王光宾
□本报记者 杨琳琳
说起命悬一线,人们总是会联想到吊在空中擦拭玻璃外墙的“蜘蛛侠”,很难想到古建筑彩画师也需要腰里系着安全带工作。“由于我们画的彩画一般都是在外檐上架大木和室内吊顶的部位,所以我们平时都是站在脚手架上工作的。”北京城建园林绿化集团园林古建工程有限公司彩画师王光宾笑着告诉记者。
你游览过园博园的北京园吗?这座包含宫廷园的优雅、山水园的富丽大气、山地园的含蓄内敛的仿古庭院,融汇了皇家园林的精华,彰显着皇家园林富丽典雅的气质,总是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在北京园的走廊、殿座的梁、枋、檩上随处可见的彩绘就是在她的技术指导下完成的。这位土生土长的北京姑娘让原汁原味儿的京味儿充满了北京园。
有次我真的害怕了
王光宾是1982年来到古建公司的,在这33年中已经由一个喜欢古代仕女图的小丫头成长为一名彩画专业人士。多年的工作习惯,早已让王光宾适应了空中工作。站在脚手架上的她感觉如履平地,但是在这么多次的施工过程中,她并不是没有害怕过。
记得一次,王光宾接到一个临时通知:现场要求先在外檐做出一间彩画小样来看效果。王光宾立刻安排人员,但是此时其他人都在另外的项目上脱不开身,只有王光宾和另一位女同事在。于是王光宾立刻带着女同事赶往现场。由于工程还没有正式开工,所以前期的脚手架还没有搭设起来,现场只好搭一些临时性的架子。
“按照以前,都是先搭脚手架。脚手架搭的特别平坦,甚至连缝隙都没有,踩上去特别的安全。每次领导都会亲自检查一遍,之后我们才上架子。但是那次真的有点害怕。”她缓缓的说道。开始干的活,还相对低一点,王光宾就让她的小同事先干。后来高的地方,她担心小同事出危险就自己出马了。现在说起当时的场景王光宾还心有余悸地说:“我既要看着脚下,也要盯着手中的画笔,双手连扶的地方都没有。”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尽管只是做一小段的样品,但是这个工程似乎比很多大工程都难的多,就连时间似乎都放慢了脚步。活儿终于干完了。直到她的双脚落在地上的时候,她的一颗悬着的心才放到肚子里。
我一辈子都学不够
王光宾是一个好学的人,在3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她从没有放弃过对彩画的追求。在她心里,是一个彩画的世界,这个世界尽管没有空间但内容却非常浩瀚,“我一辈子都学不完。”“我特别喜欢传统画作中的仕女图。上学的时候,没事就临摹小人书里的图画。所以毕业后,我就来到古建公司当了一名传统彩画工作的工人。”这一干,王光宾就干了一辈子。
刚刚参加工作的王光宾,虚心向同事们学习。同事、书本、老师,实际是王光宾手中的三件宝,这让她成长很快。2009年,王光宾拜古建筑彩画泰斗——王仲杰为师,其艺术造诣又上了台阶。她就这样一步一步,慢慢成为了彩画业内都认可的专业技术人才。听到记者称她为“大师”,王光宾笑了,说:“我就是干了一件我喜欢的事情。自己喜欢的事,总是想努力让它变的更加完美。”
直到现在,王光宾依然会在没事的时候到古玩城淘点建筑绘画类的书。除此之外,中国的传统文化也要研究。“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在古代彩画中也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哪要画龙,哪要画凤;主殿的彩画内容要比配殿的彩画内容要高,这些都要在彩画中凸显出来,不能错。所以,想要做一个合格的彩画师,就要对中国传统的文化理解的非常透彻。只有这样才能全面的体现中国传统文化。这么多年的学习,越来越觉得彩画工作的博大精深,我一辈都学不够。”
荡在空中的险与美
【天幕女飞人】
身体轻盈的女性在演绎杂技的过程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也让她们面临着一定的危险,以惊、险、奇著称的杂技女演员在表演的过程中往往让台下的观众跟着捏一把冷汗。
在空中绽放的惊艳
——记中国杂技团演员 赵丽雯
□本报记者 杨琳琳
一个人,站在舞台中间,这时候第二个人两步便跨到了那人的肩头,俩人刚站好,第三个人也麻溜的爬上了第二人的肩头。就这样,三个人一个踩着另一个人的肩膀,站成一列,这时,“噌”的一下黑影飞过,一位 小姑娘就稳稳站在了第三个人的肩膀上,场下立刻传来了一阵欢呼声……
站在最上面的是赵丽雯,她站在用人搭成的人梯上表演节目,一个惊险的动作,看的场下的观众禁不住响起一阵阵掌声。
一惊:展现空中动作的惊险
赵丽雯是这个舞台上年龄最小的演员,尽管只有十几岁,但是她练习杂技已经将近十年了,来到中国杂技团也已经五年了。因她体型娇小,根据杂技节目的特点,她自然的成了顶碗节目中不可或缺的所谓的“尖”。这样的体型能让抛接动作更加的省力,在空中“飞”起来,也比较优美。现在对赵丽雯来说,这已经是“小菜一碟”了。
流汗是每天必有的。“倒立,顶碗,除此之外,手支撑着,还要做各种动作。”一套动作做下来,十几分钟就过去了。“等到休息的时候,汗就流下来了。冬天都要出一身汗,更别说夏天了,练完功,汗流的就更多了。双手也特别的有劲。”话音刚落,穿着黑色T恤衫的赵丽雯,便把半袖推到肩上,握紧拳头,在她的大手臂上露出一小块肌肉,然后自己便眨起眼睛笑了。
2014年的11月份,年轻的赵丽雯随杂技团到希腊演出。一到希腊,演员们就进入到适应性训练中。“国外有太多的东西需要我们去适应。新的环境、新的剧场等等,长时间不练,动作也会生疏。所以,只要没有演出,就是我们训练的时间。”但是这次在训练过程中,赵丽雯发现“不对劲”。
杂技表演的过程中,对演员之间的默契要求的非常高。之前表演的过程中,赵丽雯总能落到指定的位置,被大哥哥稳稳的接住,但是这次却有点不对劲:不是有点用力过猛,就是用力不够。练功的时候一连试了好几次都不行,赵丽雯心中很是着急。
就在这时候,其他演员也都帮她想办法。最后在经过大家讨论,反复一次次的实验,终于知道了原来是小丽雯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最近长得有点过快了,再按照原来的力度就不行了。
现在,经常抛赵丽雯的那几位演员已经习惯了赵丽雯的成长变化。“每天,他们一掂就知道我有多少斤了。就会告诉我‘小不点,今天又长了一斤啊’。”说完,赵丽雯便咯咯地笑了起来。这个正处于发育阶段的孩子,最近两年已经长了20多斤,她自己也适应了自己的生长节奏,哪怕偶尔长得比较快也能察觉出来。
一艳:秀出空中杂技的艳丽
说起日常的练功,“我现在还小,飞的高度也比较低。有很多东西需要我向哥哥姐姐们学习。有的姐姐练习‘高拐’的动作,看着她们在空中摇摆,特别羡慕。”
其中,最让赵丽雯喜欢的是《揽梦擎天——摇摆高拐》。这个节目曾获得2011年法国明日国际马戏节的最高奖项“法兰西共和国总统奖”和第二届中国杂技节“金菊奖”的金奖。表演中,节节攀升的倒立支架,演员需十字支撑摇摆,或转肩顶摇摆,或脚尖支撑劈腿,惊险刺激。“听说曾有一位法国导演观看后感动地流泪。”赵丽雯说。
中国杂技团作为中国杂技的风向标,无论在艺术创作和市场开发上都走在业内前列。这个杂技界的共和国长子,迄今为止足迹已经遍布了世界124个国家和地区,获得国内外重要赛场的金牌数达到了60枚。他们始终坚持追求卓越,力塑经典的理念,创作出了大量的符合现在观众欣赏需求的节目,不断改变着人们对传统杂技的传统印象,让杂技成为艺术百花园里一朵惊艳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