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摘
2015-07-04
作者:
来源:
抗日战争中的邮票谍报战
■左权壮烈牺牲在方寸之间
■军统除掉一个日本特务小组
■新四军利用邮票齿孔做文章
■美中情局伪造邮票动摇侵华日军
有谁会料到,邮票作为邮资的凭证竟会引起各国谍报机关的青睐,成为传递秘密情报和策反敌方阵营的有力武器。 邮票谍报战参与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抗日战场上,邮票谍报战也相对激烈。
1939年底,国民党军在广西南宁准备反击盘踞昆仑关的日军。为防范日本特务刺探情报,军统加强队邮件检查和电话监听等保密措施。一个偶然的机会,军统南宁站特工在临近前线的苏圩邮局发现一个奇怪现象,有位中年男人每天要向沦陷区广州投寄信件,而且每封信上面贴的邮票都有所不同。通过秘密搜查并没在信中找到机密内容。军统于是与桂林行营取得联系,将邮票种类数量与兵力布置情况对照,很快找到了内在的规律。比如4分面值的孙中山邮票代表驻扎4个步兵团,2分面值的帆船邮票代表驻扎2个炮兵团,1分面值的烈士邮票代表驻扎1个战车团。军统据此开展行动,除掉了一个日本特务小组。
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冈村宁次指令北平日伪特务要千方百计策反根据地个别意志不坚定的军政人员。没多久,日伪特务在偏城县发现了合适目标。当地有位老人经常收到在八路军总部当参谋的儿子的家书,部队每次转移,儿子都会写信回家。日伪特务便以重金利诱邮局投递员,要其抄下每封信上邮票的邮戳地址。通过分析,日军掌握了八路军总部的转移路线和规律,并能较为准确地推测出下一个转移地点。1942年5月,万余日伪军根据邮票谍报和无线电定位,突然合围八路军总部,中共中央北方局的临时暂住地。尽管总部机关和大部分首长历经周折终于脱险,但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壮烈牺牲,是抗战期间八路军遭受的最大损失。
新四军南通地下交通站的情报员则更为隐秘地使用邮票传递情报。表面看,情报员每天只是给乡下邮寄当天的报纸,但实际上是利用邮票齿孔做文章,记载日伪军的活动信息,比如一个日军中队出城,邮票下沿的齿孔就少一个,两个伪军中队出城就少两个,邮票左沿的齿孔就少两个,而一个日军大队出城,邮票上沿的齿孔就少一个,以此类推。日本特高科尽管也曾经怀疑过这些邮件,但一直苦于无法找到证据,只得作罢。
1942年,日本发行了纪念海军将领东乡平八郎的5分面值邮票,主要供侵华日军官兵使用。1945年初,美国战略情报局(中央情报局前身)大批伪造了这种邮票并投放中国战场,用于向日军官兵和家属邮寄反战信件,动摇侵华日军的战争决心。但遗憾的是,1944年4月1日,侵华日军将普通平信的邮资费率从5分提高到7分,同年6月15日,日本又发行了面值为7分的东乡平八郎邮票。因此只需看一眼邮票面值,美国的反战信件很容易就被甄别出来。摘自新华网
■玛雅水晶头颅是欧洲造,出售给收藏家。
■安提凯希拉装置确是考古发现,与史前无关。
■“晶洞”并非50万年前,而是一家美国公司制造。
考古界的惊人发现中
也曾有惊天骗局
为更深入地了解人类发展历史,现代人根据古代人类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物质资料,来探究人类在古代社会的历史进程,因而涌现出许多轰动世界的考古发现。但在这些惊人发现中,众多以假乱真的“伪证”也曾令人类陷入深深的迷惘之中。
玛雅水晶头颅曾是考古界轰动一时的神奇发现。1927年,探险家米切尔·海吉斯在中美洲鲁班埃顿古城发现了玛雅水晶头颅。这个水晶头颅精致洁净,是在非常了解人体骨骼构造和光学原理基础上雕刻而成,在形状与构造上几乎完全等同于人的头颅。
2008年,由英美两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使用电子显微技术和X射线结晶技术对大英博物馆和美国史密森尼博物馆内珍藏的水晶头骨进行了检测,头骨表面的详细分析显示在眼眶、牙齿和头盖骨附近有极细微旋转划痕,很明显这种切割打磨技术源自一种叫做“旋转轮”的珠宝加工设备。研究人员推断这些水晶头骨是在欧洲加工制造,然后以古玛雅阿芝台人的神秘遗物出售给收藏家。
安提凯希拉装置是已知最早包含有复杂的齿轮系统装置,它于1901年在一艘失事的船上被发现的,是史前产物。据说,来自英、希、美的科学家利用高清晰的X线断层扫描技术和82个黄铜碎片复制了它的一个模型,随后人们把它称作是已知的第一台计算器。这的确是考古发现,反映了古希腊较高的科技水平,但它也如人们所言是古希腊作品,与史前无关。
1961年,三名矿物爱好者在美国加州奥兰查附近找到一颗“晶洞”。切开后,里面镶嵌着一个类似内燃机上用的老式火花塞。这便是大名鼎鼎的“科索人造物品”。有地质学家称,形成这枚晶洞至少需要50万年。50万年前,是谁制造了这样一件闪耀着现代科技光芒的物品?这的确是智慧生命的杰作。不过,它的制造者正是人类自己。这是美国冠军公司于1920年生产的火花塞。而包裹它的并非晶洞。
摘自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