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2015-06-27
作者:
来源:
【社会中我们是盏灯】
党员像一盏灯,把党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哪里有难事时,她会照亮哪里。点起了一盏灯,照亮了一大片。她是“救助灯”、“应急灯”“警示灯”,更是“责任灯”。这盏灯引领着社会向善向好发展,密切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是群众心中永远不灭的那盏明灯。
魏 雨
《昌平报》总编辑
今天我帮助了方大爷
2012年7月19日 星期四 晴
今天,我接到过一个读者方大爷的感谢电话。这让我有一个深刻体会:只要每一个党员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做一个党员该做的,人间就能变得美满。
方大爷家住在崔村镇,之前他跟我反映在怀昌路上有个三角型的路口,路口一侧紧挨着运河,由于缺乏指示标识,经常发生交通事故。
我立刻来到了方大爷的修车铺,他家的修车铺就在怀昌路边上,他带着我仔细察看现场的路况。那个地方的路确实设计的不太合理,一条小路一直沿着运河向西,但是到了该路段的时候,却突然向右方拐。夜晚照明不好的情况下,极其容易还继续前行,造成交通事故。
当报道刊登后第二天,昌平公路分局的工作人员就联系我询问相关的情况。今天方大爷说交通引导标识已经装上了,还是夜光的,我悬着的一颗心放下了。
姜宝民
丰台区供电局
党员服务队
难忘那一双双渴望眼神
2015年5月7日 星期四 晴
今天我和党员服务队的队员们再次来到丰台区青塔蔚园残疾人职业康复站,为康复站内的学员们讲了与电力安全相关的用电常识。
我准备的课件很简单,主要以他们看懂为前提,比如告诉他们不要在手机充电时接打电话、不能把插座都插满电,康复站内及家里的日常用电注意事项等等。在讲解中,他们也会回应我,冲我点点头,与我进行简单的交流。虽然他们不善表达,但是只要给他们讲解清楚,他们就会做到,尽管有时要给他们讲解清楚一件事情,需要几遍甚至几十遍。但当我看到洋溢在他们脸上开怀的笑容时,我就觉得值了。
我看到课堂上那一双双渴望关怀的眼睛,其实残疾不特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命价值,残疾人也不例外,他们或许比我们不幸,但我们始终是同根同枝的兄弟姐妹,他们不应被我们轻视、慢待,甚至避而远之。
史德平
铜牛集团
物业管理公司
自己虽然脏换来洁净心
2013年3月24日 星期天 大雨
今年,我到单位大院参加乒乓球比赛。吃过午饭,天公不作美,淅淅沥沥下起了雨。
在大院里,一股腥臭味夹杂在雨水里扑面袭来,我一阵眩晕,强屏住呼吸往里走,这时见到满地都是粪便,有几个人正在忙碌着,走近一看,是当班师傅们在通下水道呢。普通群众都在干,我是党员更应该抢在前干了。我二话没说,脱掉雨衣,直接也参与到战斗中。
奋战了半个多小时,问题没解决,我们又搬来了疏通机,有人放疏通铁簧,有人疏通,忙的不亦乐乎,粪便溅到脚上,身上,脸上到处都是,但没有一个人叫脏,没有一个人抱怨,我们坚信“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污水、粪便慢慢的消退,随着“哗哗”的水声响起,管道被疏通开了,大家又忙着清扫路面,自己虽然“脏”了,但换来的是洁净的心灵。
王 俊
清华池修脚技师
新党员的我应模范带头
2015年1月11日 星期日 寒冷
今天是我成为正式党员后的第一次到社区义务为居民修脚的日子。在这之前,我每次都参加单位组织的义务为居民修脚的活动。而这次是别有一番意义的。我应该更加卖力、热情、仔细地为居民修脚。
我来到一位腿脚不利落,生活不能自理的孤寡老人家。看到老人一双脚,估计指甲很长时间没有铰了,似乎很长时间没有洗了,一股脚臭扑鼻而来。这是我当修脚工以来看到的最糟糕的情况。我没有在乎这些,帮助老人洗脚,再做开水泡脚,把脚泡到松软后,指甲也比较软了,我才慢慢地、仔细地给老人修脚,修完脚再给老人扶到床上。
看到老人的状况,我想,还有多少这样的老人需要帮助呢?作为新党员我要多参加这样的活动,帮助老人幸福地度过晚年。
史美丽
房山鸿顺园社区
调解委员会主任
身为党员要让群众信赖
2015年5月25日 星期一 晴
今天,我代表社区和居民与一家通讯公司达成了拆除通讯站的协议,对保护居民的生命安全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这件事的起因是,这家公司在距离居民楼20米的地方建了一座通讯站。居民对此很不满,将这件事告诉了我。我感觉,居民找到我,是对我的信任。作为人民调解员,更是作为党员,面对居民的生命安全将要受到伤害时,我应该挺身而出,帮助居民找这家公司拆除通讯站。了解情况后,我找到这家公司提出居民的要求拆除通讯站。经过两次协商这家公司同意在一个月内拆除通讯站。
这起居民与企业的纠纷得到了非常圆满的解决。我感觉,不论是个人,还是某个企业,首先要想到是不是侵害了大多数人的利益,群众的利益,这也体现了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家公司最终的选择表明了知道自己的社会责任。
刘济瑞
住总第一开发公司
经理办公室副主任
我这80后的8天8夜
2014年5月16日 星期五 阴
今天接受了新的任务——以公司参加青海玉树援建为主题,写一个新闻故事。当我翻开了资料,开始熟悉这段历史和那些可爱的人。
他们的故事里, “宏大叙事”不多,我不禁想起了2012年8月,自己参加过的“7·21”大暴雨过后的丰台王佐镇援建。炎热的夏季,8天8夜昼夜不停的施工,完成了1000套安置房的建设。我想起了一位50多岁老党员,在工地旁边的小树林,接过儿子送来的换洗衣服,就轻轻的说了句:“工程完工我再回家,你们回去吧!”然后就赶回了工地。我又想起和自己同龄的80后党员,他们像小老虎般精力旺盛,天天在工地上奔波,嗓子喊哑了,皮肤晒得黝黑,在烈日下一站就是一天。
现在的共产党员,没有枪林弹雨的危险。可在社会和人民需要我们的时候,总要有人去奉献,去坚守,显出党员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