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劳动者周末 > 正文

编读

2015-06-27 作者: 来源:

  ■我要问编辑
  热线电话:010-61004804
  咨询邮箱:ldzm2013@126.com
 
  我读聋哑职工读出了人生
  海淀区读者赵玲:记得周末报里有一期是讲述大宝日化工作环境的长篇报道,我读了非常感动,里面的聋哑职工虽然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可他们对待工作却十分认真。这篇报道我看了好几遍,它不仅让我读到了精彩的“故事”,还读出了我们的“人生”。
  编辑:《劳动者周末》的每一期专题都是我们认真讨论的结果。《无声的世界,有声的喝彩》是我们编辑部精心策划的选题,通过对大宝日用品化工厂中聋哑职工的专访,不仅向读者展示了他们工作岗位上的敬业态度和风采,也使我们的记者在采访中受到了教育。
 
  我拍什么主题好
  大兴区读者林利静:我想要参加“北京市职工手机摄影大赛”,不知道拍摄什么主题好?
  编辑:现在投稿中拍摄风景的太多,所以选中率低。小编鼓励您多拍摄社会新闻、职场瞬间、家庭生活和人物肖像类别的照片。有希望被选中刊发。
 
  近日有好电影吗
  北京铁路局读者张彤:编辑您好,我非常喜欢看《劳动者周末》的影视推荐栏目,最近有什么好看的电影吗?
  编辑:您有需求,小编来回答。近期有很多好看的电影,《侏罗纪世界》、《哆啦A梦:伴我同行》等现在都正在热映啦。小编推荐您看《哆啦A梦:伴我同行》,因为它怀念了我们最纯粹的童年。
 
  编读版与我更近了
  建工集团读者马增奇:从《劳动者周末》创刊我就一直在看,觉得很好看、也特别接地气,尤其是开设了“编读”版后,觉得它离我们更近了,有我们与报纸的互动。看的出来编辑非常用心。
  编辑:感谢您对《劳动者周末》的支持。我们之所以在今年不定期推出“编读”版,意在加强通讯员、读者与我们之间的相互交流与互动。其实这块版的形式并不新鲜,许多年以来在报刊业就有此类专版。但今天这个时代已将编读关系提升到了“全媒体”的概念。每位读者既是读者也是自媒体人的现实,将有力地为传统媒体增加新的活力。所以希望您不仅仅读报,不仅仅帮助我们挑毛病找问题,更需要您能够给我们提供您身边发生的事情,我们希望把这块版办成交流感情、互相帮助和传递信息的园地。
 
  通讯员征稿
  自《劳动者周末》创办以来,得到了本报通讯员的大力支持,衷心感谢各位通讯员的辛苦付出。现开办“我是通讯员”栏目,欢迎广大通讯员分享你与《劳动者周末》的采写故事,给大家提供一个总结、思考、探索、讨论的平台。
  与《劳动者周末》携手追寻:新闻不止,探索不止。
  投稿邮箱:ldzm2013@126.com
  编辑部
 
  我与《劳动者周末》的  情缘
  □通讯员  赵欣
  北京首华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我与《劳动者周末》的相识,要从参加劳动午报社举办的通讯员培训班说起,通过培训老师对劳动者周末报的内容和题材的介绍,使我第一次了解到这份报纸并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每逢周末我都会到报刊亭购买一份《劳动者周末》看,渐渐地,我成为了它的忠实读者,也增加了与《劳动者周末》之间的互动。作为公司负责宣传工作的我,公司开展的多种形式的活动,我总是举起手中的相机,穿梭于活动中的各个环节,用相机记录下职工们的每一个精彩瞬间,抓拍到他们开心、喜悦、幸福、专注的神情,再配上生动的文字信息,将工作中每一次的难忘瞬间投稿给《劳动者周末》,传递生活和工作中的正能量,表达出职工们热爱生活,热爱工作岗位的那份情愫。
  记忆最深是今年春节特刊那期,我有幸被《劳动者周末》选中,以职工读者的身份向北京全市职工拜年,并刊登在报纸上。每次看到自己的信息和照片刊登出来,我都感到特别的自豪与喜悦,也更加激发出我对写作及摄影的喜爱。最近我还组织职工参与了《劳动者周末》举办的“2015年北京市职工手机摄影大赛”。我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为《劳动者周末》提供更多更好的信息素材,也预祝《劳动者周末》越办越好。
 
  ■嗨!《周末》
  诚意感谢读者朋友对《劳动午报·劳动者周末》的厚爱。欢迎来信畅谈阅读后的感受和对报纸的意见或建议,并附上你的详细联络方式。读者的每封来信我们都会用心阅读。
  《劳动午报·劳动者周末》电子邮件:ldzm2013@126.com
  注意:来信请注明姓名、单位、地址和联系电话。
 
  《劳动者周末》
  与我喜相逢
  中铁二十局  乔英杰
  周末读《劳动者周末》是一件十分惬意的事情。在众多的报纸里面,虽不能说《劳动者周末》就是我的最爱,但她所带给我的那种轻松、怡然的感受确实与众不同:她独有的“落落大方”让人感觉十分自然舒服,在内容选材与定位取向上十分准确地与《劳动午报》日常版紧密呼应。日常版指导劳动者的日常工作,而她负责让劳动者放松精神和愉悦身心,所以话题都是休闲的、有韵味的,更是劳动者在劳动之余所喜闻乐见的。
  尤其是在周末,品着淡淡的茶香,翻看着《劳动者周末》,你会发现她就像夏日里一缕微风,不知不觉间,你便体味到了那种怡然与美好。
 
  愿《劳动者周末》
  常伴我左右
  燃气集团 张婷
  每逢周末,我最开心的事就是又能看到它——《劳动者周末》。正值父亲节,周末报也应景的开设“接过父亲的班”。看着照片中一对对子承父业的父子、母女,我的鼻头不禁一阵酸楚,我与父亲也恰巧是这样一对子承父业的父女。1969年就进入燃气集团工作的父亲如今已经退休了,对于继承他事业的我,他总是教导我要细心、有责任心。小时候的我并不理解父亲的工作,直到我进入燃气集团后,才明白父亲一直肩负的责任。
  翻看着《劳动者周末》,父亲往日的谆谆教导萦绕在耳边,令我思绪万千。每一期的周末报都让我十分感动,许多人和事就好像在自己身边。现在,周末报已经成为我的良师益友,真愿它常伴我左右。
 
  用感恩之心
  善待他人
  北京建工博海有限公司  龚跃
  今天在《劳动者周末》上看到一篇名为《滴水之恩,长河相报》的文章,文中主人公杨宏高的故事深深地感动了我,他在人生逆境时收到了他人伸出的援手,帮助他渡过了人生最惨淡的时光,而他从此后牢记于心。他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当上法官后,19年如一日的帮助身边每一个他力所能及能帮助的人。他说:“这也算是我把当年恩人们待我的善良留了下来,传给了更多跟我一样身处逆境的人。”生活在感恩世界里的他是幸福的,他用这份感恩之心帮助了很多身处逆境中的人,传递了社会正能量。就是这份感恩回报社会的深情感动了我,使我明白施恩不图报,但好人一定会有好报。一个好的社会风气就是在人们心与心的交流之中,在每个家庭把这些好品德传承的过程中形成。我将以他为榜样,用感恩之心善待他人,帮助他人,为社会的风清正气传递一份正能量。
  每期《劳动者周末》我都会看,坚持读它已经成为了我的习惯,有时来不及读报我就在网上看电子版,我很喜欢这种传递正能量的文章,因为它能够让我们的思想和生活更加快乐!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