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上世纪90年代:《世上只有妈妈好》
创作于1990年,至今已有25年
上世纪90年代,我国鲜有优秀的儿童歌曲出现。随着电视进入普通家庭,影视作品如外来动画片主题曲、台湾校园歌曲等成为孩子们追捧的儿歌。1990年6月,台湾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开始在大陆试映。电影中,《世上只有妈妈好》的主题曲一时也唱遍大江南北。《我是一条小青龙》《健康歌》也是这时期深受孩子喜欢的儿童歌曲。
我人生中的第一首歌
至今妈妈仍视我为一块宝
——访北京城建八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宣传干事乔彬
□本报记者 杨琳琳 文/摄
在乔彬的印象里,好多第一次是属于《世上只有妈妈好》的:学会的第一首儿歌,去电影院看的第一部电影……电影里乔彬印象最深的就是小强和妈妈一起欢乐的童年。现在回想起自己的童年,乔彬忍不住笑着说:“那时候的我从来不把自己当做女孩子,穿鞋对我来说都是一种束缚,什么爬高上梯,这些全是小意思。用现在的话来说,童年的我是个女汉子。”
乔彬的老家在河南宁陵县,离家不远的地方有一条河——西沙河。“这可是我小时候的水上乐园,我的童年时光洒在了这条河上。小的时候乔彬和小伙伴们最喜欢玩的就是过家家。
夏季,河边的青蛙呱呱地叫着,惹得这群孩子总是想抓一只。偶尔有一只青蛙不幸“被捕”了,后果很严重。“被我们这些孩子逮到的青蛙就成为其中一个小伙伴生病的孩子,会带着青蛙到我们医院看病,我们会学着大夫的样子给青蛙进行望、闻、听、切,还会给青蛙开药方。当然,输液是这个小家伙的最终归属。一根管子,一头连着装满水的吊水瓶,另一头插在青蛙的肚子里。现在想想有些残忍,小的时候不懂事,也不知道害怕。”
除了捉弄青蛙,挖蚯蚓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在乔彬所住的大院里有一位爱用蚯蚓当鱼饵钓鱼的叔叔。这爱玩的小伙伴就找到了自己的生意——成了这位叔叔的“打工仔”。带上小铲子,拿上瓶子,顺着墙根仔细的找,“其实挖蚯蚓也是一项技术活,需要超强的判断力,要清楚的知道哪里有蚯蚓,还要迅速的判断蚯蚓窝和蚂蚁窝的区别。挖出来的蚯蚓被我们小心翼翼的装进瓶子里,攒够十只就能从叔叔那里换一块大白兔奶糖。”
农忙时节,乔彬总逃不掉被家人逮去干农活。但俗话说:“玩是孩子的天性。”不管干什么都能干出无限乐趣。“我的农活相对于我的哥哥姐姐们来说简直就是享受:看守已经收割的麦子。不是怕人偷,而是驱赶麻雀。”尽管被束缚在这里很无聊,但是麦场却随着这群天真活泼的孩子的加入变得异常热闹。一个个麦垛像一个蒙古包,每人占领一个麦垛,在麦垛中掏出一个大洞来当做自己的家。“在麦垛里这群小伙伴最爱玩的就是‘娶亲’,学着大人的样子迎亲。花轿是必不可少的。几个伙伴把手紧紧的盘在一起就是花轿,被选中的新娘会头上插一朵花,在‘众人’的努力下把新娘抬起来,‘轿夫们’嘴里还不停地唱着‘妹妹坐船头,哥哥岸上走……”
遇上刮大风,乔彬脸上便乐开了花,之后换来的是屁股开花。原来他们在家里拿根毛线绳绑着塑料袋,制成“风筝”,想尽各种办法挣脱父母的阻拦,到院子里比赛,看谁的塑料袋飞得高。为了拿个第一名,乔彬会悄悄的拿走妈妈整整一个毛线球。
这首歌
成了我和妈妈之间的纽带
——访北京环卫集团第二分公司东城清运中心车队司机潘涛
□本报记者 杨琳琳 文/摄
“当然听过这首歌,小的时候我妈没事就给我唱。我觉得是怕我讨厌她,因为小的时候她老揍我。”说完潘涛便眯起了小眼睛呵呵地笑了起来。
潘涛是北京环卫集团第二分公司东城清运中心车队司机,是一名80后职工。在潘涛进入童年生活的时候正好赶上《世上只有妈妈好》流行,潘涛的妈妈就经常给潘涛唱,“可能这首歌能唱出妈妈的心情。”潘涛说。
潘涛小的时候,由于父母是双职工,平时工作特别忙,所以一到休息日,潘涛就成了父母的“小尾巴”。潘涛的父亲就是清运车队的一名司机,整天跟垃圾打交道。对潘涛来说,在休息日跟着父亲去垃圾场“参观”是个很新奇的经历。“小时候喜欢让爸爸在休息的时候骑车带着我去单位玩,想看看他和同事都在干什么。我记得那时候他们的工作条件特别苦。”
在潘涛的记忆里,父亲常常开着垃圾车来到垃圾场的深处,偌大一片全是垃圾,“到处飞的都是苍蝇,驾驶室的密封效果不好,有的车窗根本关不上,苍蝇被吸进鼻孔是常有的事。”现在,潘涛来到了父亲曾经工作过的岗位,更加能体会到当年父亲的辛苦。“现在跟原来不一样了,驾驶室不仅密封的效果好,还安有空调,冬天不怕冷,夏天不怕热。整个装垃圾的车厢封闭的都特别好。而且我们每天都至少清洗一遍车。一会儿带你去看看我的垃圾车,干净着呢。”
“我的童年不一定天天吃饭,但天天都挨打。”现在刚过三十岁的潘涛,说话幽默调皮,可想而知,小的时候多淘气、调皮。“小时候,爸妈把我锁在家里,不让我出去,我就趴在窗户前看小伙伴们玩耍,看一会儿,实在忍不住了,我就抄起板凳,把玻璃做的窗户给砸了,回来肯定少不了挨顿打。”现在说起当年的事情,潘涛忍不住又眯起了眼睛,“别人的爸妈常常是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我的爸妈都是统一战线,我常常挨的都是双打。”
每年新年临近的时候,父亲所在单位的环卫职工都会举行联欢晚会。记得有一年,看完联欢会的节目后,主持人跟现场的观众进行互动。“主持人说‘今年是牛年,有属牛的吗?’我就噌的一下把手举起来了。谁知道就我一个人举手,然后主持人就把我请到台上,问我‘知道为什么把你请到台上吗?’那时还是太小,‘我比爸爸牛。’一句话脱口而出。直到现在,叔叔大爷还记得呢,见了我总要调侃几句。”
潘涛的童年有乱飞的苍蝇,也有每天必备的挨打,还时不时的需要到墙根跪板砖,但是现在回想起来,潘涛的脸上却始终挂着微笑。因为他明白父母严厉外表之下的舐犊情深,而当他自己也成为了一名环卫工人,感受到设施设备和工作环境的巨大改善,他才明白那个年代的父母、那个年代的环卫工人是多么的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