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劳动者周末 > 正文

特刊

2015-04-25 作者: 来源:劳动午报

  上世纪七十年代劳模声音
  心有一团火
  温暖顾客心
  “一抓准”张秉贵
  1955年,新建的北京百货大楼开张营业。36岁的张秉贵凭着丰富的经商经验、精湛的技术、热情的服务,感动了万千的人。张秉贵在普普通通的售货员岗位上,练就了一抓准、一口清的技艺,并凭借着一团火的服务精神,成为新中国商业领域的一面旗帜,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至今,他的雕像,依然矗立在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前,供来来往往的人们瞻仰。
 
  【今日的反响】
  本报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
 
  北京市皮鞋厂 白琳
  像张秉贵那样
  用“一团火”温暖客户
  张秉贵的“一抓准”、“一口清”技艺和“一团火”的服务精神,成为新中国商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我是搞销售的,面对着的客户就要有“一团火”的服务精神,做好本职工作。我们在搞销售时,要像张秉贵那样胸中有“一团火”,温暖客户的心,树立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要注意研究客户的不同爱好和购买动机,揣摩他们的心理。
  本报首席记者  阎义文/摄
 
  丰台区职工服务中心 刘瑾
  接待来访职工
  也要有“一团火”精神
  张秉贵是新中国商业战线上的标兵,最著名的是“一团火”的服务精神,温暖了广大顾客的心。作为为职工服务的单位,也应该有对职工“一团火”的服务精神。在接待职工时,要认真解答政策、法律咨询,认真接待每一位来信来访职工,做好来信、来访记录,积极协调相关部门调查,及时处理解决信访问题,力争做到事事有人管,件件有回音。对于困难职工要采取“一帮一,手拉手结对子”帮扶。
  本报首席记者 阎义 文/摄
 
  首钢集团国际工程公司 刘向泽
  他的绝活激励我
  苦练自己基本功
  张秉贵在平凡的售货员岗位上练就了令人称奇的“一抓准”“一口清”的绝活。这是他在平凡的岗位苦练的基本功。作为年轻人,我也应该在本职工作中苦练自己的基本功。用“自强开放、务实创新、诚信敬业”的首钢精神,积极参加职工培训,提高自己的技术和技能,投入到青年新世纪成才计划和青年创新创效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将自己的才能应用到企业的发展中。
  本报首席记者 阎义 文/摄
 
  瑞维通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马金辉
  干工作就是要
  技术过得硬
  张秉贵有一身过硬的本领,因此,深受广大顾客尊敬和爱戴。我们公司是铁道兵为班底,打硬仗是强项,但需要有过硬的本领。我要学习张秉贵,掌握过硬的本领。我们开展阶段性的劳动竞赛,在完成任务的前提下,把工作做在公司进度的前面,变被动为主动,思想上也产生了“要我工作”到“我要工作”的巨大转变。这样的劳动竞赛,在提高效益的同时,促使了我练就过硬的本领。
  本报首席记者 阎义 文/摄
 
  孙安琪(右)
  将自己的专业
  做到炉火纯青
  知道张秉贵是因为妈妈,说他“一团火”的精神,妈妈就以此教育我,开始我没有什么感受。但当我工作后,我的感触就深了,能够将自己的专业做到炉火纯青,并富有激情是不易的,我们现在的年轻人确实应该学习劳动模范的劳动精神。
  本报记者 高铭/文 白霖/摄
 
  田树林(左)
  看到张秉贵
  让我想起一起奋斗的年代
  我原来是一名房山的煤矿工人,家住在顺义,下班的时候总是从百货大楼前走,对他的事情知道的门儿清。现在很少有人再练成这种本领了。我现在已经退休了,在电视上看到介绍张秉贵的纪录片后,很感动。让我想起了以前我们的工作时代。
  本报记者 杨琳琳/文 通讯员 袁雪敬/摄
 
  馨翼教育职工 孙瀚竺(左)
  以后我要带着心中的火
  温暖我的学生
  我知道张秉贵是从老人的嘴里知道的,年轻的时候不理解,现在参加工作了就能理解作为一名服务人员的心情了,尤其是对人热情。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需要经常跟孩子打交道,他让我明白心揣一团火才能跟孩子打成一片,成为孩子的好导师。
  本报记者 杨琳琳/文 通讯员 袁雪敬/摄
 
  朱晓东
  他的这团火
  给我充满了正能量
  说实话平时我的工作压力挺大的,偶尔会有自怨自艾的负面情绪产生,看了张秉贵的故事之后,他的这团“火”一下子让我心中豁达了很多,扫除了心中的邪恶念头,给我充满了正能量。我是一名普通的职工,但是这个岗位并不小,我可以有所为。
  本报记者 杨琳琳 文/摄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