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劳动者周末 > 正文

特刊

2015-04-25 作者: 来源:劳动午报

  当代榜样声音
  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
  汽车装调工首席技师
  赵郁:我有责任带动更多企业员工
  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
  □本报记者 马超 周世杰 通讯员 安思芃 文/摄
 
  北京奔驰MARI总装车间分会主席 宋弘涛:
  别人在玩的时候,
  他还在学习
  我和赵郁一起工作有24年了,平常和他接触比较多。他能从最普通的一名员工成长为全国劳模,我觉得最大的不同在于,别人在玩的时候,他还在学习。
  我认为企业发展与员工命运密切相关,如何有机结合?赵郁就是最好的案例。赵郁把他的理想、理念和成绩、工作效果紧密的结合了起来,他获得的成果可以用“震撼”两个字来说。 相关企业人员参观完赵郁创新工作室后都特别震撼:“没想到居然有这么好,赵郁就是汽车行业蓝领工人的一个标杆。”
 
  赵郁创新工作室工程师白喆:
  在培养人方面
  他总是一丝不苟
  他在培养人才方面,印证了这句话。去年5月我进入赵郁创新工作室,之前我在MARI车间合装工段当工程师。我认为,赵师傅是一个汽车装调高手,能够解决外国专家解决不了的问题。什么难题,只要赵师傅一出马,马上手到擒来。这些,足以说明赵师傅的技艺精湛,钻一行成为专家。此外,我还听说他对车间技师团队的成长起到了促进作用。他带的徒弟,也常常在市里举办的技能大赛上获奖,赵师傅带出了一堆肯干的青年。
 
  北京奔驰MARI总装车间完成线段长 隋京伟:
  没有“郁哥”
  就没有现在的我
  隋京伟和赵郁认识有20年了。“1995年,在一次学习中我认识了赵郁,那时赵郁就小有名气,技术很好。”
  针对赵郁说“我有责任带动更多的企业员工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用集体的智慧为企业解难题、创效益、办大事”这句话,我认为,这是赵郁的真实写照。赵郁的“学习、感恩”精神对他影响很大。
  赵郁平时对待工作认真,待人诚恳和气,大家都亲切称他为‘郁哥’。虽然我们知道他现在是市总工会副主席,但我们觉得他并没有高高在上,而是一直和我们在一起。 
  因为他像兄长一样帮助我们、批评我们、教导我们,通过他的引导,我在他身上学习到了很多,对我帮助很大,让我的技术有了很大提高。原来我工作不是特别认真,在‘郁哥’的影响下,我改变了原来的态度,现在工作也特别有干劲。
 
  北京基业达电气有限公司
  研发工程师
  刘军: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企业研发、生产出更多受欢迎的产品。
  □本报记者 陈曦/文  陈艺/摄
 
  采购部经理 孟庆明:
  产品遇到小麻烦时,
  我们需要1小时解决,
  他只需1分钟
  刘军的这句话说明他时刻考虑着工作。刘军是一个非常喜欢琢磨事情的人。我们经常一起探讨问题。我发现,因为他是学美术出身,所以他非常有想象力。我们的产品在遇到小麻烦的时候,我们需要1个小时才能解决的问题,可能他1分钟就解决了。而且他给出的都是最简单、有效的办法。
  我印象很深刻的是,之前,我们有一款产品感觉很呆板,我们想改变,但是不知道该怎么改。后来刘军说,那款产品的柜门,折边是直角的,如果变成斜角,会更好看。后来,我们尝试了一下,确实看起来美观了,也舒服了。虽然只是一个很细小的改动,但是却说明他的视角和思维非常独特。那款产品后来销售出去以后,客户们也都反应不错。
  其实,他的这种性格特点,非常适合在我们这样的公司工作。喜欢琢磨事情,才能研发出好的产品,产品跟上形势、引领了潮流,才能卖得好,我们才能受益。
 
  工会主席 徐相阳:
  他擅长规划,
  我们旅游时他规划路线
  我和刘军已经一起工作十一年了。刘军是我们工会委员会的宣传委员。平时我们召开会议、举办活动,他总会背着相机拍摄资料,或者拍下同事们美好的瞬间,他自己却很少能上镜。
  其实,在我们私企里,从事工会工作大都是兼职,需要占用很多个人的休息时间。前一阵,我们参与了“安康杯”优秀班组的评选,推荐了质检班组和成套班组两个班组,上级工会通知我们要交经验材料。当时要的比较紧急,刘军二话没说,下班之后加班写了出来,及时交上了材料。
  去年,我们在中秋节的时候,举办了一场联欢活动,300多名员工欢聚一堂,共度佳节。这场联欢会就是刘军一手操办的。当天的气氛特别热烈。
 
  生产部企业资源计划
  经理 白小亮:
  在老大哥的带动下,
  我写了入党申请书
  他是我的同事,但是更像是我的老大哥。我的老家在黑龙江,刚来公司上班的时候,环境比较陌生,很多同事也不认识,有点不太适应,他就总找我聊天,问我有什么困难,积极帮我解决。
  刘军是党员,我觉得他也是一个很有奉献精神的人。在他的带动下,我也写了入党申请书。像我们现在的很多年轻人,如果做一件事情,会先想,这对我有什么好处,但是刘军的行为告诉我,这跟物质没有关系,完全是精神层面的。
  2012年,我转正了,成为了党员,现在也开始介绍别的同事,成为入党积极分子。我挺自豪的。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