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摘
■他两次辅佐贺龙
■他辅佐刘伯承长达十几年
■他被陈毅称为“我们的好诸葛”
开国上将李达:辅佐过五位元帅的传奇参谋长
李达上将是一位传奇将军。他在出任参谋长的40多年中,曾经辅佐过贺龙、刘伯承、陈毅、彭德怀和徐向前五位共和国元帅,是解放军军史上辅佐元帅最多的参谋长。
李达出生于1905年,陕西眉县人。1931年12月国民革命军第26路军发动宁都起义,加入红军。那时,李达任这个军74旅旅部副官。加入红军后,李达担负第1师参谋长,从此开始了他富有传奇色彩的参谋长生涯。1932年11月,划入红8军序列,李达任军参谋长。1933年6月,红8军被改编为红军第17师,并入红6军团,李达任参谋长。1935年11月,李达随红6军团开始长征。
李达辅佐过的第一位共和国元帅是贺龙。1936年7月,红6军团与红2军团、红32军组编为红二方面军,贺龙任总指挥,李达任参谋长。李达开始与贺龙并肩战斗。新中国成立后,贺龙任西南军区司令员,李达任副司令兼参谋长。后来李达又兼任云南军区司令员,引导西南地区歼灭国民党残存武装和匪贼,在争取和平解放西藏中也做了大量工作。
1937年2月,刘伯承任中国工农红军援西军司令,李达接替左权出任参谋长,从此开始了与刘伯承长达十几年的合作。抗日战争时期,刘伯承任八路军129师师长,副师长是徐向前,李达先任参谋处处长、后升任师参谋长。徐向前是李达辅佐过的第三位元帅。1945年8月,刘伯承任晋冀鲁豫军区司令,李达任参谋长。1947年他协助刘邓进军大别山,成为解放战斗的一个伟大转折。李达有一个过人之处,就是记忆力惊人,地图上的山川河流要隘关口等等,全部了然于胸,还能像背书一样背出来,这作为参谋长是异常重要的。为此邓小平赞叹地说:“李达就是一幅活地图,他这一手了不起”。
1948年5月,刘伯承任华夏军区司令,陈毅任副司令兼任华东军区司令,李达任参谋长。陈毅也成为李达辅佐过的第四位元帅。陈毅称李达为“我们的好诸葛”。1949年2月,华夏野战军改编为第二野战军,刘伯承任司令员,李达任参谋长。
1953年,李达出任志愿军参谋长,辅佐彭德怀为抗美援朝战斗胜利建立了功劳。
回国后李达历任国防部副部长,解放军练习总监部副部长兼计划部、监察部部长,副总参谋长,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顾问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93年7月12日,这位担负参谋长时间最长、曾辅佐过共和国五位元帅的传奇上将,在北京病逝,享年88岁。
摘自新华网
■海鸥助英国毁德军潜艇
■鸡助多国部队搞侦察
■海豚助美国越战攻击水下间谍
外国战争中动物来助战
战争本是发生在人类之间,却无端地将动物拉进来“助战”,这样的战例属国外最多。
海鸥助英国毁德军潜艇
二战初期,英国一位名叫托马斯的潜水艇长,无意中发现海面上漂浮着潜艇里扔出来的剩饭菜,一大群海鸥正在争相觅食。于是,只要潜艇巡航,托马斯便命令士兵不断向海面上施放食物,每次扔放食物,总有大批海鸥在潜艇的海面上争抢食物。时间一长,即使不施放食物,海鸥发现海水中有潜艇的黑影在移动,也会在海面上尾随盘旋,等待食物。
一个多月后,德国潜艇向英国潜艇挑战。托马斯命令:“海面上发现有海鸥集结,就可断定那儿有德国潜艇,应立即攻击!”这样,海鸥成了英军的“反潜雷达”。英军在海鸥的帮助下,击沉了数十艘德军潜艇。
鸡助多国部队搞侦察
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虽然装备了大量高科技现代化的化学探测和报警器材,但还是借鉴鸡对有害气体比人和其它小动物敏感的特性,征集了大量活鸡“充军”。它们的主要任务是充当“防化侦察兵”。试验证明,鸡对速杀性神经毒剂的敏感性比人灵敏得多。当小鸡中毒死时,士兵可迅速采取防护措施,以免遭毒剂的伤害。这样的举措可有效地帮助化学探测和报警器材及时准确地发出“化学袭击警报”,并校准现代仪器可能出现的误报。
海豚助美越战攻水下间谍
海洋里的智慧动物海豚,有着特别发达的定向、定位和感觉器官。美国一直在训练海豚从事军事活动。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海军组成了一支海豚特遣分队,在越南海湾进行秘密军事行动。在驯兽人员的指挥下,海豚在指定海域进行水下搜索工作,一旦发现武装的水下人员,海豚就立即向驯兽员发出信号。这种宽吻海豚的吻部绑上刀子,吻突上还装上一个带有注射针和麻醉液的瓶子。当海豚发现水下间谍时,就拼命游过去,用刀和针进攻,使对方晕迷,再将他推到水面上。摘自人民网
这是凭票购买
生活用品的年代
粮票、油票、肉票、糖票、布票、工业券,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似乎是天方夜谭。其实,在上世纪90年代前,这是北京人的必需品,这是北京人正在抢购猪肉。
土乒乓球台上
也许诞生世界冠军
上世纪80年代,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里,家里如果能有台电视机已经算得上小资。而学生的课余生活更是单调,即便这样,他们在土乒乓球桌上打起球来还争得面红耳赤。乒乓球世界冠军也许是从这里诞生的。
北京工读互助团
实行半工半读
1919年3月,北京工读互助团正式成立。该团由李大钊、蔡元培等17人联合发起并募集经费。目的是组织工读互助团帮助北京的青年实行半工半读,达到教育和职业合一的理想。
莫斯科保卫战
苏军伤亡70多万
1941年莫斯科保卫战前线,苏联已经岌岌可危,但祖国的严寒帮助了保卫者们。会战结束,德国中央集团军群的攻势被瓦解,损失兵力50多万(9万人被俘),苏军伤亡70多万,还有众多民兵和平民无法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