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当北京的百姓享受着踏青的乐趣时 有这样一些职工洒下了他们的汗水
春光不负有心人
探访园林职工的春天故事
□本报记者集体采写
4月的北京,春意盎然。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北京市公园也迎来了踏青赏花高峰。本报记者从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了解到,清明节期间,有190多万人次走进北京市公园踏青赏花,比节前预测增加了10多万人次。其中,北京植物园也迎来了今年踏青赏花的首个游人高峰,三天共接待游客近22万人次,游人数比去年增加了24%。天坛公园、北海公园、世界公园、玉渊潭公园、动物园等公园都是人流如织,公园成为欢乐的海洋。
但在这片欢乐的海洋中,还有一群默默工作的职工,当人们在美景如画的公园里放松心情畅游的时候,当人们在清爽的公园里享受优质服务的时候……人们可能不曾注意到公园职工的辛勤劳动和付出。本期讲述的就是这些默默无闻的职工,倾听他们“妆点春天”的背后故事。
【春之说】
北京植物园热带展览温室导游
胡晓丽
春游高峰日一天接待几千名学生
□本报记者 金海鸥/文 白霖/摄
四月的雨连绵一夜,第二日并未见消退。在这样的日子,记者来到北京植物园。正值桃花节,空气中满含着花香和泥土的气息,别有一番“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的韵味。如果撑一把伞,漫步其中,其间悠然静谧自不必说。然而,在北京植物园热带植物展览温室,雨日的宁静却被瞬间打破。
在热带植物展览温室,一眼望去,几乎全是穿着学生服的孩子们。他们或坐着休息,或站着聊天,还有的跟着导游参观,欢乐活泼的声音就像这春日的雨点一般密密麻麻地盖了过来,笼罩整个温室。在这样的嘈杂声中,记者看到了身穿导游服、面带微笑的胡晓丽,她正在为几位散客进行讲解。“这是瓶子树,又叫纺锤树,它的树干里有很多海绵组织,根系发达,一到雨季会储存很多水分。”“我们面前的这棵是糖胶树,它是口香糖原料的主要来源。”
介绍完每个展览区比较有特色的植物后,胡晓丽终于有时间和记者边走边聊。“现在是北京植物园桃花节,来参观的游客明显增多。而且正赶上学生春游的参观高峰,平均每天接待四五个学生团。”(下转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