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劳动者周末 > 正文

文摘

2015-04-11 作者: 来源:劳动午报

  中国火箭第一单国际生意
  把美国卫星送上天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长征”系列火箭技术日臻成熟。而火箭发射服务的国内市场十分有限,因此,中国的火箭事业要争取到必需的资金,打开国际市场,参与世界竞争是出路之一。外交部与航天工业部及下属单位长城工业公司对美国和澳大利亚做了大量工作。最终,澳大利亚的一家公司成为长城公司的第一个客户。但它订购的是美国休斯公司的卫星,拟请长城公司发射升天。因涉及自身利益,澳大利亚政府爽快地答应力促此事,剩下的问题就是打通美国这一关,只要美国同意由中国火箭发射这颗卫星,这件事就有望成功。
  1986年8月,外交部副外长朱启祯约见美国驻华大使洛德,要求美国政府准予发放卫星出口许可证。洛德表示,美国政府对此将“予以积极考虑”。在外交辞令上,“积极考虑”是非常肯定的用语。但西方一些公司为了垄断发射市场,向美国政府进行游说和施压,致使美国政府的“积极考虑”久久不能落实。
  1988年7月,钱其琛外长向舒尔茨国务卿提出要求美方积极和公正地对待中国为澳大利亚提供发射服务的合作项目。 8月1日,航天工业部部长林宗棠会见洛德大使,要求美国政府批准休斯公司申请的卫星出口许可证,并希望美方协助做好有关国家政府的工作。洛德同意将林部长的要求报告美国政府,并表示希望从长城工业公司了解更多情况,以利美方做决定时参考。8月12日,外交部部长助理刘华秋再次会见洛德大使,就中国公司为澳大利亚发射卫星事提交一份照会,希望美方对此事作出积极答复。
  同时,中国驻美大使韩叙也在华盛顿展开游说工作,针对美方存在的各种误解,向美国防部、商务部及一些知名国会议员以及有关卫星公司的负责人广泛致函,以大量事实说明:中国的卫星发射服务情况。
  中方各部门向美方做了解释、说明工作后,美方的立场开始松动。9 月9 日,里根总统签署了批准美制卫星由中国火箭发射的文件。10月17日,中美代表团开始会谈。双方在一个问题上僵持不下,各不相让。即此后六年内中国可为外国客户发射多少颗商业卫星。美方坚持最多七颗,我方则要求适当增加。
  12月16日最后一天的会议上,美方团长建议休会一刻钟,全体人员进入另一间会议室,与等在那里的一群公司老板举行紧急会谈。过了大半个小时,美方代表终于出来,宣布同意中方提出六年发射九颗卫星的方案。1992年8月,中国“长征”火箭成功发射“澳星”B1。自此,中国终于打开了商业卫星发射服务的国际市场。
  摘自《文史博览》
 
  李光耀被剩女问题难倒
  李光耀是“新加坡经济奇迹”的缔造者,但也有不少遗憾,其中大龄女性婚姻问题颇伤他脑筋。
  随着新加坡经济腾飞,涌现出大批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现代女性,但由此带来一系列对新加坡传统社会的冲击。1980年,人口普查数据分析报告显示:当时的大学毕业生中有一半左右是女性,其中近2/3都小姑独处,因为这批受过教育的女性找不到受过同等教育的男性愿意娶她们为妻。
  李光耀主张“人才是新加坡的第一战略资源”,而“一个人性格习性的塑造,近80%是先天遗传的,大约20%则取决于后天的栽培。”1983年8月,李光耀表示:“新加坡的男性大学毕业生若要他们的下一代有所作为,就不应该愚昧地坚持选择教育程度和天资较低的女性为妻。”这次后来被称为“婚嫁大辩论”的讲话引起了极大回响。批评者指责他的“人口优生论”和精英主义。就连执政党的选票也受到影响,1983年,李光耀为首的人民行动党在次年的选举中得票率一度下降了12%。
  面对外界批评李光耀不为所动。为鼓励高学历男女成家,规定生育第三个孩子的有大学毕业生身份的母亲,可以为自己的子女自由择校。令李光耀始料不及的是,连大学毕业的母亲也提出抗议,甚至不愿接受这种优先权。李光耀最终决定取消该政策。
  李光耀影响下的新加坡政府一直坚定执行着鼓励大龄女性成家的政策。住房也成为新加坡政府强有力的政策杠杆。新加坡还成立了官方红娘组织社交发展署和社交俱乐部。这两个组织根据未婚男女是否拥有大学学历,分别帮助有高学历女性和没有高学历的女性征婚,以避免高学历女性群体征婚时处于劣势。
  多种宣传方法与政策引导的结果,确实对于单身大龄女性的减少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仍然未能根本上扭转这一问题。1990年卸任新加坡总理时,李光耀曾感慨自己没有很好地解决大龄女性的婚姻问题。
  有人认为,李光耀的女儿李玮玲至今未婚,她的婚姻问题也是李光耀对大龄女性婚姻耿耿于怀的原因。不过李玮玲本人很释然,对自己的选择并不后悔。摘自人民网
 
  巴勒斯坦一宠物店
  鹦鹉喝咖啡
  在巴勒斯坦加沙,宠物店主人称:自家凤头鹦鹉每天要喝三杯咖啡或者茶,并且已经上瘾。鹦鹉可以抓住杯子喝咖啡,而且有时候两只鹦鹉会抢着喝咖啡。
  京都大学学生
  着奇装异服现身
  京都大学是日本排名第二的大学,自由的学风造就了许多人才。在该校举办的毕业典礼上,学生们纷纷着奇装异服现身,吸引他人眼球。
  美国一居民
  建巨大“雪屋”
  居住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麦克卡夫一家利用家中前院的大量积雪凿建了一座6英尺多高的巨大“雪屋”,拥有四个房间,并且还进行了简单的装潢。
  印度家长变身蜘蛛人
  帮子女考试作弊
  印度比哈尔邦一所考试中心出现令人咋舌一幕。许多学生家长爬上4层高楼的外墙,扒在窗边,把小抄夹在纸飞机内扔给坐在教室里参加中考的子女,公然帮他们作弊,激起印度国内对现行考试制度和学生压力的反思。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