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劳动者周末 > 正文

专题

2015-03-14 作者: 来源:劳动午报

  职工们很珍惜这份工作
  已经把工厂当成了自己的家
  “大宝”就是家。尽管他们处于一个无声的世界,但大家的心里却非常温暖。比手划脚是他们平时交流的方式,他们积极、乐观,自信和自尊。他们非常热爱自己这份工作,热爱工厂,他们很朴素地认为这里的一切是他们生存和能过上幸福生活的必然保证。
  二车间灌装班 班长
  王春园:感谢企业带我第一次坐飞机
  王春园是厂里的老职工,从事着灌装车间的检查工作。王大姐在去年还被企业评选为职工标兵,为了表彰和奖励这些标兵,企业特意带他们去大连的兄弟单位进行交流,让这些职工们看了海,坐上了飞机。王大姐比划着:“这是我长这么大,第一次坐飞机,我特别开心。”
  尽管王大姐的手语,记者理解得不准确,但从她的表情中,可以看出她激动的心情。眼睛瞪得大大的,不停的点头,另外还发出了激动的嗷嗷声。要知道,一名聋哑职工能够坐上飞机,体验到坐飞机的快乐,是多么的不容易。
  王大姐比划着说:“我当时就坐在靠窗户的地方,感觉我们在云层里飞行,特别的激动。”王大姐从来不会隐藏感情,激动地告诉记者。对于那次坐飞机和看海的经历,她比划说:“我这辈子都忘不了。天是那么的高,海水是那么的一望无际。”
  在厂子里对外宣传的橱窗内,就摆放着那次去大连的照片,那是王大姐在海边游玩的合照,王大姐的同事介绍,每次与王大姐经过橱窗的时候,她都要向别人介绍那次去大连的经历,很多人也许都听了好几遍,但王大姐还是乐此不疲地向别人介绍着。
  除此之外,王大姐还感谢单位的班车。王大姐家住得远,上下班大约要2个多小时,而且对于他们来讲,无法听到报站经常让他们错过了车站,而厂里的班车解决了他们的实际困难。给他们提供了方便。虽然班车停靠的站点并不是每一名职工家,但站点的设置都是由职工参与出来的,基本上距离职工家只有一站的公交车程。
  王大姐下车的地点,只需要再坐一站地的车就能到家,避免了她在路上因为换乘而产生的麻烦。王大姐比划着:“班车让我上下班都不发愁了,而且还给我省了好多坐车的钱,特别好!感谢厂里。”
  在今年的年会上,王大姐还和自己的同事们表演了手语节目,王大姐他们选择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将这些话翻译成手语,展现给大家。对于为什么选择这个节目表演给大家,王大姐说:“习近平总书记支持国货的一些做法给了我们职工力量,同时一些政策,让我们的企业得到了实惠,我的手语表演是有感而发的。”
 
  行保部部长  
  柳钟立:
  健全职工要100%
  包容聋哑残障职工
  柳钟立是厂里的行保部的部长,与邱东和王春园不同的是,柳师傅是健全职工,他每天的工作主要负责厂内的安保和设备的安全,几乎每天都要到车间里巡逻。随着与残障职工交流的次数增多,柳师傅的手语水平有所提高,他说:“现在,我跟残障职工用手语交流一点问题都没有。”
  厂里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只要是健全职工和残障职工在工作中遇到了冲突,健全职工必须要向残障职工道歉,并获得残障职工的原谅。柳师傅说:“我们是健全职工,应该有胸怀去让让这些残障职工,让他们感受到自己不是被歧视的对象,这样能带给他们非常舒适的感觉。”
  工作中,每当残障职工与健全职工发生争吵的时候,作为行保部的部长,柳师傅能快速地处理好职工之间的问题。他会让双方把态度放平稳,安安静静的听两方的问题,从而做出精准的判断。柳师傅说:“态度很重要,首先要让残障职工感受到我们的态度,另外,还让他们两方面的职工都有好的态度,因为只有在心平气和的态度之下,问题才能很好地解决。”
  有一次,邱大姐与一名健全职工,在灌装方面的问题发生了一些分歧,当时柳师傅正在灌装车间巡逻,随即将问题解决了。邱大姐当时虽然在气头上,但是也用不太流利的口语说出了三个字“事不大”。当健全职工听到邱大姐的话之后,便不好意思的说出了“对不起”这三个字。不到一会儿的时间,问题就得到了解决。柳师傅说:“残障职工和健全职工都要相互了解和相互理解,只有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一车间灌装班 班长
  邱东:
  我很珍惜这份工作
  邱东是第一车间灌装班的班长,在大宝日化厂工作有20年了,对于工厂有深厚的感情。这些年工厂的起起伏伏,她都经历了。邱大姐说:“厂子现在越来越好了,我非常感谢工厂给我在这工作的机会,我很珍惜它。”
  邱大姐对于工厂的感情流露在她的工作中,近些年,随着邱大姐工作经验的增加和年龄的逐渐增大,灌装车间的很多力气活儿,就留给了年轻同志,而她便负责起了灌装车间的检查工作。“检查是我的重要责任之一,只要出现问题,我便会及时纠正。”邱大姐用手语介绍着自己的工作。“在用胶条将产品分装好之前,我都要抽查箱子内的产品数量是否够数,或者产品的种类是否正确,只有在我检查无误的情况下,才能推进仓库,等待销售。”
  20年中,邱大姐认真负责,很少出现灌装错误,她从灌装员变换岗位,成为检查员之后,邱大姐更是认真地检查箱子内产品的数量和类型,没有出现过一次错误。对此,邱大姐用手语表示:“企业给我们这么好的条件,我们更要全身心的投入到企业的工作中去,用自己的工作成绩来回报企业和社会。”
  另外,还有一点是让邱大姐非常感谢企业的。邱大姐打着手势说:“企业从来不歧视我们聋哑人,而且还给我们很多的福利政策,让我感觉到了温暖。”
  从食堂的就餐就可见企业对于一线残障职工的关心。因为厂里的职工较多,企业规定,一线职工在11:40便可以用餐,这样用餐时间不仅可以保证一线职工能够有充足的午休时间,同时能让职工们早点填饱肚子,让他们每天的饮食生活更有规律。而对于食堂的饭菜,在厂子工作20年的邱大姐更有发言权:“饭菜比旧厂区的时候强多了,特别可口,而且职工还不花钱。”邱大姐比划完了,还伸出了大拇指,称赞起了食堂的师傅们和后勤保障人员,“鱼香肉丝是我们这儿的拿手菜,做的特别香,不仅肉多,而且还下饭,特别棒。”
  只要有职工过生日,在中午吃饭的时候,食堂的大屏幕上就会写着职工的名字,并为他写下生日的祝福,一碗长寿面也会送到过生日职工的面前。尽管邱大姐在厂子中已经过了20个生日,但她还是喜欢在厂里过生日的那种欢快的气氛。“吃长寿面让我感觉特别舒心,心里也暖洋洋的。”“只有企业好了,我们职工才能好,没有企业,就没有我们职工。”每当记者问一个问题之后,邱大姐都会用手语比划着同样的工作。企业能拥有像邱大姐这样的职工是幸福的,同样,邱大姐也享受着企业带给她的温暖。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