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摘
■她曾任向警予、张太雷的秘书。
■南京解放前夕,她是中共第一位女市委书记。
■她在敌人的心脏里,获取情报、瓦解敌人、策动起义、策应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
策反国民党重庆号巡洋舰
红色女特工陈修良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当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准备横渡长江,解放南京的时候,人们怎么也想不到穿着朴素、一天到晚外出与国民党高官太太一起“打麻将”的张女士,竟然是共产党的南京市委书记! 这位张女士就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位女市委书记、著名的红色女特工陈修良。
南京解放前夕,在白色恐怖笼罩下的国民党反动统治的中心,曾活跃着一支秘密力量,他们战斗在敌人的心脏里,获取情报、瓦解敌人、策动起义、策应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这就是由中共南京市委书记陈修良领导的地下情报组织。
1946年3月,中共华中分局副书记谭震林在淮安召见华中分局城工部南京工作部部长陈修良,宣布当时39岁的莫斯科中山大学毕业生,曾任向警予、张太雷的秘书,担任中共南京市委书记。这是中共历史上第一位被任命的女市委书记。
1946年5月南京市委建立伊始,她就根据华中局的指示,在市委专门设立了以卢伯明为负责人的情报系统;1948年又专门设立了以沙文汉为首的策反系统。这两个系统都由她单线联络,由她直接向上海局报告。换而言之,市委书记亲自领导这两项生死攸关的要害工作。
1947年末,蒋介石策划的重点进攻被粉碎之后,中共的领袖们把目光投向“策动国民党党政军人员起义”这一战略目标上。南京市委负责策反的主帅是陈修良,其中具体组织指挥策反的是李克农直接领导下的大将沙文汉。1948年9月,上海局发布了给南京市委的指示信,要求市委“积极进行策反工作”。南京市委立即建立了一个由沙文汉负责的策反系统,并通知南京各情报人员,凡是在国民党军事机关有起义线索的,一律集中到策反系统。策反系统由市委联系,直接对上海局负责。一个个策反对象被筛选出来。
重庆号巡洋舰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英国在地中海的旗舰。它是国民党海军中装备最精良的军舰,拥有各种先进的炮火装置、无线电通讯设备及精密的航海仪器。重庆号舰长邓兆祥为人正派,在士兵中颇有威信。在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发展的形势下,中共中央上海局以及南京市委等情报策反部门多渠道积极工作。舰上的南京地下党员毕重远于1946年进入国民党舰艇士兵训练班。1948年8月重庆号回国后,南京党组织就派人与他联系,要他团结士兵,相机行事,策动起义。1949年2月17日,重庆号奉命离开上海,在吴淞口外停泊。当获悉敌人要该舰逆江而上,到江阴与海军第二舰队配合,阻止解放军渡江的消息后,舰上的“士兵解放委员会”主要成员决定拒航,把起义地点改在吴淞口。
1949年2月25日凌晨1时,“士兵解放委员会”拘禁了包括邓兆祥在内的所有在舰军官。邓兆祥原有起义思想基础,但不知下层士兵已在酝酿哗变,当他得知这是在中共南京市委、上海地下党领导下进行时,毅然参加起义,下令开航,使军舰顺利驶向解放区。 摘自新华网
■他靠兼职卖蛋糕筹齐了前往希腊雅典路费
■他以13.71米的成绩名列第一届奥运会三级跳远第一
■他以13.97米的成绩获得第二届奥运会三级跳远银牌
被哈佛大学开除的
奥运会冠军
首届现代奥运会曾向当时还是大清王朝的中国发出参赛邀请。因为不知奥运会为何物,老佛爷未予理睬。这段故事常被国人引用,以旁证当时的统治者对外部世界的隔膜与自大。其实,顾拜旦博士奔走努力得以复兴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其举办之初,并没有今日的影响力,许多人对奥运会,既不了解,更不理解,就连哈佛大学也不例外。首届现代奥运会上的一位冠军,美国人詹姆斯·康诺利,就因为参加奥运会丢掉了自己在哈佛大学的学籍。
1896年,首届现代奥运会在希腊首都雅典举行。美国哈佛大学古代语言专业学生康诺利听到消息后跃跃欲试。但校方认为他去参加比赛违反哈佛的学籍管理制度,坚决不同意他去参赛。康诺利没有听从学校的劝告,毅然决定前往雅典,并且靠兼职卖蛋糕筹齐了路费。当年的奥运会三级跳远比赛,共有5个国家7名运动员参加角逐,康诺利以13.71米的成绩位列第一。比赛过程中,康诺利曾脱下身上的红色毛衣和连续做摆腿动作两次,这些做法一度引起了争议。人们在重新研究规则后,认定其并未违规,至此这枚珍贵的金牌才花落美国。
康诺利载誉而归后,哈佛大学以“破坏校规”为名,开除了他的学籍。坚强的康诺利并未因此放弃从事体育训练,四年后他再次远渡重洋来到法国巴黎,参加了旷日持久、堪称“马拉松式”的第二届奥运会,并以13.97米的成绩,获得了三级跳远的银牌。后来康诺利通过努力成为一个颇有名气的记者和作家,并与他的校友、美国第32届总统罗斯福结为挚友。
半个世纪之后,奥运会影响日隆,奥运冠军常常得到英雄般的膜拜,哈佛大学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1949年,哈佛大学找到康诺利,授予这位因被除名而没有从哈佛毕业的校友以名誉博士学位,表彰他对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所做出的卓越贡献。这一年,康诺利已经是80岁的老者了。
摘自《石家庄日报》
上世纪六十年代
推土机吸引农村孩子观看
现在的建筑工地出现推土机再平常不过了,那是机械现代化的象征。可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城市里出现推土机都感觉到新鲜,更何况是在农村了。这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在农村的工作现场,吸引了很多孩子观看。
66岁老者溜冰
摆出一招仙人指路
1946年2月的北平市,一位穿着中国传统服装,身体矍铄的老者正在什刹海露天溜冰场。这位老者溜冰技巧甚是了得。他当时66岁。溜冰场是他的天地,他在上头尽情跳跃、旋转、舞动。这是一招仙人指路。
30年前哥伦比亚火山爆发
造成两万五千人死亡
1985年,哥伦比亚的内华达德鲁兹火山爆发,引发大规模泥石流。摧毁了数个城镇,造成25000人死亡。许多人死于寒冷与坏疽。这是一位名叫奥马伊拉·桑切斯的儿童被困在淤泥与倒塌建筑物中的照片。
上世纪四十年代的“低头族”
“低头族”的出现被认为是近几年来,随着手机智能化的产生而诞生的。其实,早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就已经出现了“低头族”。只是那时候不是看手机,而是看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