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防空洞看护员高忠良
北京唯一的守洞人20多年如一日
一个人,一束光行走在黑暗的山洞中,二十多年始终如一日,这就是高忠良这么多年干的事情。
在石景山区一个不起眼的山脚下,有几间简单的平房,一扇锈迹斑斑的绿色铁皮大门将这个小院与外面的世界隔绝了起来,谁也不会知道这扇门背后一个人的故事。这里就是高忠良居住的地方。高忠良是首钢的一名职工,来到这儿看守人民防空洞已经20多年了。
现在高忠良对防空洞已经很熟悉了,就算不带手电筒也能走出迷宫一样的防空洞。“那您第一次自己巡视山洞的时候,应该就没有这份从容了吧。”话音刚落,高忠良就哈哈地笑着说:“一会儿你自己到里面走一圈就知道那种感觉了。”
“来给你手电筒,你在前面走着。”高忠良把防空洞的门都一一打开,然后就递给记者一把小手电筒。记者看着这把小手电筒心中不由的嘀咕:“这么小的手电筒,就只能照亮巴掌大的一块地方,有大点的手电筒吗?”“没有,我平常用的都是这种,就是这手电筒的一束光给了我往前走的勇气。”刚才在洞外记者还一副很胆大的样子,现在士气就减了一半,只好硬着头皮往里走……
置身于黑暗之中,只有一束光亮,但光依旧消失在黑暗里。记者拿着手电筒,一步一步往前走,此时的脚步声被无限放大,成了打扰这份黑暗的唯一一份嘈杂,让人不觉的放慢了脚步,小心翼翼的走着,但是脚步的声音依旧在山洞里回响着,像是从洞的另一面也有人走过来。忽然,记者发现有呼吸声,于是不禁屏气凝神,试过几次之后才明白原来是自己的呼吸声……
“这里是防空洞,光一吨重的门就有三个,平时关上连空气都进不来更别说老鼠了。”高忠良指着一道门说。尽管说这一吨重的门上安着转轴,但是要想关上这扇门,高忠良也要使出很大的劲儿。
高忠良在这里已经工作了20多年,他早已成了这里的主人,每一平方米上都有高忠良的足迹。“这个防空洞里面的房间都是相通的,总共有2000多平方米,平时打扫起来就更麻烦了,打扫一遍就要花上一个星期。”
维护一个2000多平方米的山洞对于一个人来说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如果遇上特殊情况,一个人的孤军奋战就更加艰难了。“7·21那次的暴雨真的很危险。”高忠良回忆起那次暴雨,“那天晚上我起了三次。”
现在,除了小手电,高忠良另外多了兴趣:吹笛子和雕刻。在防空洞里走累了,高忠良就拿出随身携带的笛子吹上一曲。“来,我给你在山洞里吹一曲,跟别的地儿都不一样。”说完山洞便响起了悠扬的笛声……
巡线员张建军
22年里,人不离线,线不离人
张建军是北京联通管线中心京张线路局南口分局驻延庆巡房点的一名巡线员。自1993年开始负责京太西(京呼银兰)一级长途干线光缆,延庆到河北省界的线路维护工作以来,20年来,他沿着这条27.1公里长、公司目前唯一的一条没有备用路由的长途一级干线,已经走过了30余万公里的路程。在艰苦的工作环境和恶劣的工作条件下,凭借着高度的责任感和娴熟的工作技能,尽己所能,一丝不苟、兢兢业业,无私奉献,保持了连续200多个月线路无障碍的维护纪录。对于取得的这些成绩,张建军说:“没啥,这是我应该做的,干一行就要把这行干好。”
近年来,随着首都城镇化建设的突飞猛进,市政工程遍地开花,很多工程建设都涉及到地下缆线,严重地威胁着通信网络运行安全。面对各种各样的工程配合,他采取了自己独创的“三盯”办法,即:盯紧、盯死、盯到底。为了防止意外,他有时候干脆搬到工地上住,24小时的全天候配合施工单位工作。挖掘机开到哪儿,他就跟到哪儿,每到一处施工单位,就会和工作人员介绍线路,并说:“麻烦您当心点儿,可千万别碰到我们的线啊,拜托您啦”。就这一句话,他说了成千上万遍。20年来,仅各种工程配合驻守在线路上就有600多次,不分白天黑夜,寒冬酷暑,无论是工作日还是节假日,只要是工作需要,他就日夜巡视在线路上。在工作中他对自己提出了很苛刻的要求:“人不离线,线不离人,这是作为一名看线员应该做的。”
2009年,他配合林业局植树,历时三个月。他每天早上7点30分准时到工地,晚上17点回家。由于全是野外,他只能从家里带些饭,但饭到了中午也会变得冰凉,根本没法吃。因此,张建军长时间吃饭不规律,同时吃不到热饭,让他的胃出现了问题。除此之外,多年的不间断重复工作和长期的精神高度紧张,每到夜深人静,人们安睡的时候,他甭管多累、多困,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医生说:“这病是精神过于紧张给压的,得换个工作了。”对此妻子又是埋怨、又是心疼、又是有些无奈,多次劝说还是没能让张建军离开岗位。
2009年5月的一天,他带孩子去松山玩。走到张山营村西,发现270-271号标石间有人正在挖树坑。他立即上前制止。村民态度蛮横地说:“这块地是我的,我想挖就挖,你管不着。线路跟我家地里走,也没给我钱,你管得事还挺多。”为了制止施工,保护线路的安全,张建军打电话让妻子把孩子接回家,自己却留在现场细致耐心的宣传和讲解线路的重要性。经过艰苦地做工作,村民终于同意离开线路两侧各一米种树。为了更好的做好工作,他和村民边挖树坑、种树,边交流感情。他认真负责的态度感动了村民。后来的挖树坑、种树、一直都在安全的范围之内。正是他放弃了假日与家人欢聚的时刻才换来了线路的安全畅通。
这些年,张建军每天早出晚归在线路上忙碌。张建军不知放弃了多少休息日。妻子说:“他到家就像是一个住店的”。但在张建军睡觉之前,都会到孩子的房间看看孩子。张建军说:“欠她们娘俩儿的太多了,亏欠长辈的也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