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劳动者周末 > 正文

专题

2014-12-06 作者: 来源:劳动午报



  维修工杨奉元
  两年来已为企业节省近100万元
  □本报首席记者 阎义 文/摄
  金泰集团北京奥之旅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的杨奉元顺手拿起机油桶,桶内还残留少许的机油。为了能让这些剩余机油不被浪费,杨奉元研究出了节油器,两年间为企业节省了近100万元,并且推行到了其他兄弟企业。
  记者看到,节油器采用全不锈钢材质,具有全自动和密封性。节油器就是将机油桶倒扣在节油器的槽内,使得桶内的机油流到槽内。槽内有一个漏油口,油口处有一个外接管道,管道安装着一个阀门。机油顺着漏油口管道流到槽口外,这里有一个空油桶正等待机油,机油就流进了空油桶。杨奉元说:“一个节油器的槽内可以放16个机油桶。目前我们有两个适应不同型号机油桶的节油器。有了这个节油器后,一名工人只需把机油桶放进节油器的槽内,20分钟后即可回收完成一次,操作简单。并且保证油品的质量不受任何污染。”
  他对记者说:“我们为了回收残留少许的机油,发明制造了机油节油器,近两年来已为企业节省近100万元。这些如果照这样的效果发展,10年将为500多万元纯利润。”
 
  电话局创新工作室
  小小芯片创造利润400余万元
  □本报记者 王卓 文/摄
  在创新工作室内,四名职工在拿着废旧的零部件,讨论着上周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最近,针对井盖下地下光缆过密,容易让施工人员辨认不清的问题,创新工作室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刘越介绍说:“在井盖下,密密麻麻的将近有100多根线,对于线路的辨认,是下井职工最为头疼的。尽管在每根线路上都有编号,但带有编号的指示牌长时间在井下,大部分指示牌已经受潮,因此,上面的编号很难辨认。”
  在五棵松电话局的工作人员跟创新工作室反映了该问题之后,创新工作室的负责人刘越和他的另外三名职工们开始了紧张的试验和多次创新。
  首先刘越提出建议,“能不能将超市的电子条形码用于电缆上,让每一条电缆都有自己的身份,只要用仪器轻轻扫一下电缆,那么电缆上的所有信息便会全部显示在仪器内,大大减少了井下工人的作业难度。”对于刘越的提法,其余三名创新工作室的职工们也表示了支持,但这所谓的“电子身份证”用何种方式体现。
  针对这个问题,工作室的胡月雷师傅跑了很多家厂商,同时也用很多种材料进行试验。“刚开始我们选用了二维码,将二维码贴在电缆上,但是经过试验之后,二维码容易折断,里面的信息不容易被保存,另外安装二维码的价格也有些高,成本高达十几块钱;在经过试验和成本核算之后,我们选择了frid小芯片,这个小芯片不仅利于保存、技术也较为成熟,而且价格还低廉,芯片外加胶布才只不过几元钱。这比之前的指示牌和二维码实惠得多。”
  在刘越和他的创新工作室的创新发明之下,这小小的芯片就为企业共创造了400多万元的利润。刘越说:“每发明出一样东西,在我的心里就等于帮着企业卖出了10张电话卡了。”
 
  研发团队成员杨苏南
  搞研发自豪 做样机拼了
  □本报记者 陈曦 文/摄
  “我们公司研发生产的电动汽车充电桩销量很好,每个月都能卖出上千套。”说起企业热卖的产品,北京基业达电气有限公司策划部负责人王凯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但为了这个项目能够顺利完成,职工确实是拼了。
  项目确定之后,基业达新能源事业部的研发团队就一直在跟踪电动汽车充电桩相关的技术演化,做技术储备。但是项目真的开始运作了,他们还是遇到了很大的难题。
  今年夏天,他们的研发工作接近尾声。国家有相关规定,电气类新研发的产品必须到国家电网指定的实验室考核,各项指标通过了,才能批量生产。但当时,北京的几个实验室都已经排满了。最快也要到3个月以后才能测试。最后,他们选择向南京的一个实验室申请。没想到,很快有了回信,南京的实验室让他们送去实验。可是,他们预留的时间不够,样机还没有做出来。
  “为了这个项目,以前,我们就经常加班。这次,我们所有人更是拼了。” 杨苏南说,“每天晚上,都要工作到半夜。就这样赶工一个星期,我们终于完成了两台样机。”最后,我们的样品顺利通过了。
  不久前,基业达研发生产的电动汽车充电桩走向了市场。“我们把之前积累的经验,都运用到了充电桩上,怎么能不受到市场欢迎呢?” 杨苏南说,“现在,政府也出台了政策。今后,新建及改建的居住区内,不低于18%的停车位将配建充电桩。无论对于企业,还是我们这些职工来说,这都是一个好消息。”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