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摘
抗战时期中国空军“纸片轰炸”日本
■世界航空作战史上绝无仅有的“纸片轰炸”
■投下上百万份传单和照明弹
■徐焕升是先于美军杜立特少将驾战机炸日本本土的第一人
1938年5月20日清晨,日本长崎、福冈的居民发现街道上、屋顶上到处是传单。好奇心使市民们争相捡起诵读。日本本土,怎么会有中国的传单出现?日本法西斯当局派出大批军警、特务挨家挨户收缴传单。原来,这是中国空军实施“人道远征”空袭日本的非常行动。它成为世界航空作战史上绝无仅有的一次“纸片轰炸”。
当时,中国空军中的有志之士,为振奋中国人民的斗志,决定冒险实施“人道轰炸”:远征日本本土散发传单,进行宣传、示威性的“人道主义”袭击,以警告日本当局并使日本人民认清日本军国主义的法西斯本质。
经过几个月的空战损耗,中国飞机所剩无几。经过逐架筛选,只有部署在四川的两架“马丁”B-10B型美制轰炸机能胜任这一非同寻常的使命。一架是第14中队的,驾驶员为第14中队中队长徐焕升。另一架是第19中队的,驾驶员为第19中队副中队长佟彦博。两架轰炸机上另各有乘员3名。
5月19日下午15时23分,两架“马丁”从汉口机场起飞,降落在浙江宁波栎社机场。精选出来的场务人员飞快地为“马丁”加油,并把成捆成捆的“纸弹”(传单)装进弹舱。
当晚23时48分,两架“马丁”由宁波沿着舟山群岛南端,避开日军防空警报系统向东直飞。当他们飞临东海上空时,忽然,正在海上游弋的5艘日舰探照灯齐明,接着,高射炮、机枪弹直射天空。日舰听到飞机的轰鸣声,以为中国空军来偷袭,机械地做出了反应。两架“马丁”不予理会,沿着既定的航线,沉着前进。
凌晨2时40分,领航员透过云缝,看到了沿九州海岸的万家灯火。看来日本人毫无戒备。飞机越过海岸线,向九州插入。当他们发现城市的灯光就在脚下,徐焕升和他的战友们不禁高喊起来:“到啦!看见灯光啦!”“准备投弹!”徐焕升果断地发出了命令。转眼间,弹舱拉开,第一批传单雪片般缓缓飘向大地。
这一夜,两架“马丁”经久留米、佐贺,抵达长崎,随后又飞往福冈市等地,散下了上百万份传单,在有的城市他们还投下了照明弹。
20日8时48分,佟彦博驾驶的1404号机率先在江西玉山机场安全降落。9时24分,徐焕升也驾驶1403号机顺利地落在南昌机场。两架“马丁”经加油后再次起飞,11时13分,在武汉上空会合,一并安全降落在汉口机场。
6年后,美国《生活》杂志称参加“纸片轰炸”的徐焕升是“先于美军杜立特少将驾战机炸日本本土的第一人”。摘自《人民政协报》
前苏联传奇美女狙击手
25岁毙敌309人
1942年底,前苏联红军第25步兵师中尉,25岁的柳德米拉跻身苏德战场最致命的狙击手之列,被她击毙的敌军至少有309名。当时,德国人甚至架起大喇叭喊话:“柳德米拉,到我们这边来吧。我们会给你吃不完的巧克力,提拔你当官。”发现收买不成,敌军又百般恐吓,称要把她“撕成309块碎片”。她也是射杀人数超过300人的25名著名狙击手中唯一一名女性。
1916年6月12日,柳德米拉出生在乌克兰贝里亚·特沙科夫的一个小村庄。她没有想到,有一天自己会举起枪来杀人。她中学毕业后,找到工作。同时,她常参加一家射击俱乐部的活动。沉稳坚韧的性格、聪慧和刻苦使她很快成长为神枪手。
1941年6月22日,德国入侵苏联时,24岁的柳德米拉是基辅国立大学历史系的学生。她和许多同学参加了红军。招兵官员认为她可以做一个优秀的后勤人员或者战地护士。但她表示希望拿起步枪到前线直接打击敌人,要做真正的战士。招兵军官问她:“你知道怎么拿枪吗?”她熟练地摆出瞄准架势,自信地说,自己是神枪手。军官仍试图劝说她做战地护士。但被她拒绝了。最终,她参加红军,到25步兵师做步枪射手。
1941年8月,第25步兵师奉命保卫位于巴亚耶夫卡附近极具价值的山头。柳德米拉接到命令,要执行她的第一次狙击任务。枪响了,瞄准镜中顿时出现血花飞溅的瞬间。她获得的第一个战果。第二个目标又出现了,此刻的柳德米拉没有丝毫犹豫。敌人瞬间毙命。柳德米拉获得了她的头2个战果。她真正的狙击生涯由此开始了。柳德米拉和一个侦察兵一道活动,武器是1支带P.E.4瞄准具的莫辛-那甘 1891/307.62毫米狙击步枪。这种5发弹仓的步枪的初速是2800英尺/秒,有效射程超过600码,是当时最好的狙击步枪之一。在敖德萨作战的2 个半月里,柳德米拉一共打死了187个敌人。
1942年6月,柳德米拉被德军迫击炮弹炸伤。斯大林得知后,下令柳德米拉乘潜艇撤离塞瓦斯托波尔。不到一年毙敌309人,这数字震惊苏联,也震惊了世界。后来,她在苏联海军供职,并晋升少将。
摘自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