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米的高空 绝缘设备保护着我
2014-07-26
作者:本报记者 王卓/文 陈艺/摄
来源:劳动午报
还不到早上八点,位于公益西桥的京电集团带电作业公司的职工王钊就已经来到了公司,检查、清点着电力工程车上的每一个装备。今天,他要和三名同事一起到石景山区国广公寓进行接引流线的工作。尽管这样的工作王钊已经周而复始的工作了近3年,但出于对工作的认真,他每次在出车前,都会坚持检查和清点设备,这早已成为他多年工作的习惯。
“到了夏天,天气比较热,居民的用电量就会增加,因此为了能够尽早解决好居民的用电问题,我们的上班时间也会随之提前,为的就是早点能够到达工程现场。”王钊介绍着他的工作。
上午九点半,王钊和同事们到达了石景山区国广公寓,今天的工作较为简单,专业人士称之为“接引流线”,其实就是把电线杆子上下两条线接在一起,让电流能够顺利的“流动”起来,以至于能够提高居民的用电数量。
根据王钊介绍说:“带电作业,顾名思义就是电线上的电并不被停掉,这种工作既不影响周围居民用电,我们的工作效率同时也能够增加。但是对于带电作业的职工要求特别高。在进入带电作业公司之前,必须要有3年的配电线路工作经验,并在公司内部还要培训将近40个学时,必须通过理论和实操的考试,经领导的审核同意后,才能够上车操作,因此带电作业的职工们都有极强的工作能力。”
在王钊穿戴好各种绝缘设备之后,他和他的同事被电力工程车举到了将近4层楼的高度,在通着电的电线旁边进行着接引流线的工作。同行的同事一边昂着头关注着王钊,一边说道:“这种接引流线的工作较为常规,对于经常在一线工作的职工来讲,并没有很高的难度,只要穿戴好绝缘设备,正常安全操作基本没有问题。”
不一会,王钊的工作完成了,从近4层楼高的高空下来后,他并没有表现出很紧张,他说道:“对于这些,我早就已经习惯了,基本上不会有问题。”王钊能够有如今的成绩,和他多年来的经验分不开,在他刚刚参加工作时,遇到的一次小事故让他至今难忘。
那也是一次高空作业,当王钊和一位同事被托举到10多米左右的高度时候,电力工程车的油压突然不足了,在高空的王钊和另一名同事突然出现了倾斜的现象。当这种情况出现之后,王钊虽然有些慌张,但他通过之前学习的技术动作和要领,通过对车辆的控制,顺利的保持了在空中的平衡,完成了那次电力抢修。对于在高空作业的感受,王钊说道:“刚开始有些害怕,但通过练习和每天的工作,在高空作业的时候,就不害怕了,因为我知道,只要我做好我自己的工作,检查好车辆,穿戴好绝缘设备,我的生命安全将能够得到很好地保障。”
上午的工作在11:30结束了,脱下密不透风的绝缘服之后,王钊满头是汗,在休息了一会之后,王钊便与同事赶往了下一个工作地点。午饭对于他们来说只不过是一个汉堡,一杯水而已。